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第七屆UIBE國際政治經濟高端論壇成功舉辦
7月4日,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主辦、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家安全與治理研究院承辦的第七屆UIBE國際政治經濟高端論壇在京成功舉辦。圍繞“大變局下的地區衝突與國際安全”的論壇主題,來自國防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吉林大學、南開大學、外交學院、山東大學、雲南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暨南大學、廈門大學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等高校與科研機構的20余位專家學者參會發言。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黨委書記黃寶印致開幕辭,代表會議主辦方向與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少將唐永勝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院長李向陽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孫壯志研究員等三位專家做了主旨報告。開幕式及主旨報告環節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家安全與治理研究院院長、政治學部部長、惠園特聘教授戴長征主持。
黃寶印指出,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相互交織、相互激蕩、相互影響。2022年4月博鰲亞洲論壇期間,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議,主張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提出至今,中國攜手國際社會積極踐行全球安全倡議,為解決地區熱點問題和維護國際安全秩序發揮建設性作用。大變局下的新挑戰引領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踏上新征程,也為學術界賦予了新的責任和使命。期待與會各位專家學者暢所欲言,提出真知灼見,貢獻學術智慧,也衷心感謝各位嘉賓蒞臨會議,誠摯希望各位專家繼續支援貿大的政治學學科發展和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
唐永勝指出,近年來世界局勢發生的深刻變化,不僅體現在力量結構的改變,更重要的是國際關係的性質表現出許多新特點。亞洲地區地緣環境、地緣關係複雜,各種問題矛盾錯綜交織,至今沒有成熟的安全架構。現階段應該把亞洲作為我們鞏固周邊安全的重要戰略依託。
李向陽認為,國際經濟合作的安全化具有週期性。從內生原因看,體現為技術進步、收入分配不平等,而從外生因素來看,則體現在大國競爭帶來的意識形態、新冠疫情、俄烏戰爭等方面。現在全球化進入低谷,安全化進入了一個高峰,中國要正確認識發展和安全的關係,以制度性的開放對衝安全化,進行全球價值鏈重塑。
孫壯志表示,蘇聯解體後歐亞地區的一些衝突,都與蘇聯解體的後遺症相關。現在美國在圍剿俄羅斯的同時也在加速和中國展開激烈競爭,不斷製造新的衝突陷阱,中國應借助中國-中亞合作機制、上海合作組織積極應對,穩妥應對各種變局。
研討環節,各位專家學者圍繞全球安全治理格局、國際安全秩序、中美戰略競爭、東北亞及東南亞安全架構、國際安全的數智分析等話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和充分交流,上下午三場分論壇分別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黨委書記魏玲教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發展合作學院院長王波教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國家安全與治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陳須隆主持。
在分論壇一的研討中,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吳志成教授認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全球安全挑戰上升,可從共同安全觀念、有效安全制度、安全領導能力和安全發展的平衡四個方面著力加以解決。南開大學圖書館館長/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韓召穎教授指出,關鍵核心技術是塑造歷次國際秩序變遷最直接的動力,因此這一輪的大國技術競爭也會對接下來的國際秩序轉型産生深遠影響。北京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國際關係學院王勇教授認為,中美戰略競爭是當下國際大變局的主軸,圍繞中美戰略競爭直接和間接地可能會引發其他地區的衝突。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劉雪蓮教授以三種安全模式為分析視角分享了關於東亞安全結構變遷的思考,中國可繼續推行多邊安全模式,加強中國與東盟的安全合作,強化中國在東盟安全結構方面的影響力。山東大學東北亞學院院長劉昌明教授分析了東北亞地區安全結構的新態勢,指出地區結構的變動是引發地區動蕩的重要誘因,當前東北亞地區結構出現了地緣政治、地緣經濟及地緣認知等三個明顯的變動。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范宏偉教授分析了緬甸軍人政變與安全新態勢,強調緬甸安全態勢的變化給中國以及周邊國家在維護邊境安全,邊境管理、毒品走私等方面都帶來新的挑戰。
在分論壇二的研討中,中國政法大學全球化與全球問題研究所副所長劉貞曄教授認為,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是習總書記做出的一個新判斷,新定位。這個“變”體現在中國之變、美國之變、全球治理平臺之變、地緣政治之變、科技之變等層面。華中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院長胡宗山教授以“多難約束結構與大國競爭哲學”為題進行了分享,認為大國競爭既不是全面侵佔也不是顛覆大國政權而是一種獨立自主之爭。 雲南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區域國別研究院院長盧光盛教授剖析了美國印太戰略的新動向及其影響,認為美國的印太戰略已形成較為完整的對華競爭體系,總體上這些內容在政治、經濟、安全各個領域都有呈現。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院長鞠海龍教授則介紹了對菲律賓南海政策的國際話語大數據分析,分享了自己推進南海領域相關問題國際話語大數據分析的過程及經驗。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劉豐教授認為,當前全球層面的領土安排還比較穩定,所以俄烏衝突不會對整個國際安全秩序形成根本性的挑戰和衝擊。
在分論壇三的研討中,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方長平教授認為,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系統闡述的世界格局觀,與鄧小平同志的世界格局觀有繼承的一面,也有結合時代的發展。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謝韜教授指出,應充分認識世界大勢“從歷史的終結到歷史的回歸”,未來以中國、俄羅斯、印度、土耳其(CRIT)等為代表的核心文明國家將是塑造世界秩序最重要的行為體。清華大學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趙可金教授認為,在理論上應該提出一個中間地帶理論,現階段的中間地帶有全球治理、全球周邊、全球南方等三個主要的方面。外交學院國家安全學院院長郭延軍研究員指出,在未來國際秩序的改革和重組過程中存在三個進程:聯盟化進程、“陣營化”進程、中國和廣大發展中國家共同推動的夥伴化進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國家安全計算實驗室主任董青嶺認為,當前國際政治研究已進入第四範式時代,為此構造了四個平臺,第一個數據監控系統;第二開源計算平臺;第三學術導航,整合了2000多萬數據入口;第四産品矩陣。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趙洋教授認為,運用全球安全觀構建東北亞命運共同體,主要體現在三個路徑:第一,塑造中國同東北亞國家的情感紐帶;第二,構建地區安全機制;第三,中國發揮大國責任提供安全公共産品。
在論壇閉幕式上,戴長征作總結發言,他表示UIBE國際政治經濟高端論壇已經組織了七屆,未來還將繼續辦下去,請學界同仁繼續支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和國家安全研究院的發展,共同推動中國特色政治學和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