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智庫中國>

老齡化背景下加強農村退役老齡軍人語言服務

2024-06-12 15:53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楊睿 湖南工商大學

謝亞軍 湖南工商大學國際商學院副院長、教授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數據,我國總人口141178萬人,仍然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其中,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億,佔18.7%,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1億,佔13.5%。十九大與二十大報告中均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堅持滿足老年人需求和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相結合,努力挖掘人口老齡化給國家發展帶來的活力和機遇,努力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推動老齡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促進積極老齡化國家戰略的實施,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促進老齡人口的健康成長與健康發展。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發佈了《“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報告》《“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開展了“健康中國行動”,衛生健康的工作重心由“疾病治療”向“全民健康”轉變,工作策略從“治已病”向“治未病”轉變,為提升全民健康水準作出了貢獻,也帶動了我國退役老齡軍人健康水準的提升。

一、我國退役老齡軍人現狀

退役老齡軍人是我國老年人口不可或缺的部分,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有退役軍人已有5700多萬,每年遞增幾十萬。而據保守統計數據顯示,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人民解放軍執行重大作戰任務共數十次,參戰軍人、民兵民工等人員不低於350萬人。這其中,仍然健在的在280萬以內。這些參戰老兵、民兵戰友們正在逐漸老去,走向人生盡頭。

他們在年輕時候為國家風餐露宿,刻苦訓練,冬練三九,夏練三暑,出生入死,流血犧牲,給個人身體造成了一定的傷害,部分身體機能受到了損傷,也給個人的語言能力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隨著時間的積累和年齡的老去,當年身體機能損傷的影響越來越大。很多老齡退役軍人,尤其是農村老齡退役軍人,由於農村醫療水準與城市的差距,他們身體受到的損傷恢復更加緩慢,對語言能力受到的影響也因此比城市中退役軍人的影響要大,語言能力下降速度要更快,出現了不能進行有效交流,或者與社會科技發展逐步脫軌的現象,對退役老齡軍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退役老齡軍人身心健康亟需社會更多關注。

這些年,我國也關注到了退役軍人的社會保障問題,陸續出臺了很多規章制度保障退役軍人的權益與可持續發展。2020年11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中第第六十五條提出,國家加強退役軍人服務機構建設,建立健全退役軍人服務體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設立退役軍人服務中心,鄉鎮、街道、農村和城市社區設立退役軍人服務站點,提升退役軍人服務保障能力;第六十六條也指出,退役軍人服務中心、服務站點等退役軍人服務機構應當加強與退役軍人聯繫溝通,做好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扶持、優撫幫扶、走訪慰問、權益維護等服務保障工作。但對退役軍人的語言服務關注度較少。我們在關注老年人生活(如吃飯、穿衣、出行)行事能力的同時,也要關注行事的另一種表現方式——語言。

據調查,退役老齡軍人的語言方面存在諸多困難,主要表現為跨方言交際有困難,與晚輩交流少,與年輕人有代溝,説話時長減少,説話意願降低,數字産品和新媒體使用不夠熟悉,與流行語言文化之間有距離。因此,在對退役老齡軍人的實際服務過程中,應積極關注退役軍人的語言能力。通過構建農村退役老齡軍人語言服務體系,促進退役老齡軍人語言能力的提升,帶動退役老齡軍人身心健康發展。

二、加強農村退役老齡軍人語言服務體系的建議

第一、提高認識,充分認識農村退役老齡軍人語言能力重要性。語言是交際工具,是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的紐帶,只要有人群活動的地方就需要語言,人們用它進行交際,交流思想,以便在認知現實、改造現實的過程中協調相互之間的行為,以取得最佳的效果。人類使用語言不僅是為了傳達資訊,也是為了表達內心的情感,因此,語言也是洞察人們心理健康的窗口。通過語言交流狀況,精神科醫師能夠診斷出患者的精神障礙;利用現代語言大數據,科學家們則可以量化問診醫生的特殊經驗,研發精神障礙早期診斷的智慧産品;語言學研究者可以通過語言狀況揭示精神健康的資訊,還可以探索與之相關的大腦神經機制。

因此,語言能力是影響退役老齡軍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不能忽略退役老齡軍人的語言問題,要充分認識到退役老齡軍人語言問題調研的重要性。

第二、廣泛動員,加強農村退役老齡軍人語言障礙篩查與評估。正常增齡或疾病導致的老年人語言能力變化體現在多個方面,如語言理解上是否存在困難,語言産出時是否頻繁出現表達不流暢,包括開口忘詞、命名困難、表達冗長、重復性話語增多,或持續出現不愛講話等現象。這些現象與老年人生理、心理、認知衰老息息相關,能夠真實反映其身、腦、心健康狀態。因此語言的行事能力和生活行事能力一樣,是老年人能力評估的重要維度,要進行精準摸排與篩查。語言障礙者是指在口語、書面語及其他符號系統的理解和使用上受到損傷或有較大缺陷者,包括聽力障礙、視力障礙、失語症、失寫症、構音障礙、唇腭裂、口吃、、自閉症、語言能力嚴重衰退等疾病的患者。我國有聽障、視障等語言障礙者3600多萬。由於歷史原因,現有老齡退役軍人大多經歷過過戰爭,因此,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飽受語言障礙問題影響。

要進行農村退役老齡軍人語言能力篩查與評估,首先應該重視農村退役老齡軍人語言能力,進一步完善評估指標。在加強農村退役老齡軍人語言能力基礎研究的同時,應當充分發揮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優勢,建立數據共用平臺,構建我國農村退役老齡軍人語言能力常模,逐步建成科學、全面、開放的評估體系。其次,規範評估流程和評估測試過程。目前我國相關部門尚未指定農村退役老齡軍人能力評估權威機構,相關評估工作通常在養老院、照護中心、醫院、非政府組織等機構中完成。評估機構繁雜呼籲評估流程規範化,包括評估所用時長、費用以及農村退役老齡軍人資訊保護等方面。評估測試過程則涉及評估項目的實施順序,對於是否統一規定由易到難,或評估員可根據被評估者的狀態調整順序,都需要通過進一步研究得出科學的結論。這就需要建立專門的老年語言研究機構,通過記錄農村退役老齡軍人語言能力評估中的實際情況(如語料採集),採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在將語言學基礎研究應用於農村退役老齡軍人語言能力檢測的同時,以更科學的方式服務老齡事業的其他方面。

第三、多方聯動,聯闔家庭、學校、企事業單位和學術界等社會各界共同組建農村退役老齡軍人語言服務隊伍。在家庭中,年輕人要多關心農村退役老齡軍人的心理需求,多介紹生活中的逸聞趣事,也要鼓勵農村退役老齡軍人多説話,多交流,有條件的還可以寫寫軍旅生涯回憶錄、部隊生活回憶錄,對農村退役老齡軍人的“嘮叨和囉唆”不要流露出厭煩的情緒;長年生活在外地的兒孫可以借助便捷的現代通信手段主動聯繫老年人,既促使農村退役老齡軍人多説話,使農村退役老齡軍人特別是農村獨居退役老齡軍人的生活不那麼單調乏味,又能推動農村退役老齡軍人熟練使用數字産品,推動老年語言生活高品質發展。各企事業單位和基層社區要落實好國家的老齡事業發展政策,為老年人提供便捷適老的活動場所,積極組織各類老年文體活動,引導農村退役老齡軍人常出戶、廣交友、多嘮嗑,保持身心愉悅。例如,2022年8月1日,退役軍人事務部會同中華慈善總會、中國人壽、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中國退役軍人關愛基金會、中華英烈褒揚事業促進會等單位聯合舉辦的“情暖老兵——為退役軍人排憂解難”專項行動啟動儀式在京召開,專門對困難退役軍人的救助和幫扶,受到了廣大退役軍人的認可。各類學校積極組織學生參與老年語言服務活動, 爭當志願者,參與到老年語言服務各個環節。同時,學術界與部隊要加強對農村退役老齡軍人語言的研究,探究各類農村退役老齡軍人的語言特點以及與之溝通的語言技巧。總之,家庭、學校、企事業單位和學術界對農村退役老齡軍人的共同關愛,是保障農村退役老齡軍人過好語言生活不可缺少的外部條件。

第四、加強指導,推動農村退役老齡軍人語言服務産品研發,帶動退役老齡軍人跨越數字鴻溝,促進交際交流。面對數字時代眼花繚亂的手機應用,由於歷史原因和經濟社會發展等綜合作用結果,不少農村退役老齡軍人陷入深深的數字鴻溝,出行、購物、就醫、交流、獲取資訊等都受到極大限制。應該積極鼓勵相關企業進行人性化、個性化研發,積極推出老人版、大字版的程式或應用,以此促進農村退役老齡軍人與社會發展接軌。通過使用適老數字産品促進農村退役老齡軍人的日常交流、語言學習以及休閒娛樂,使之成為延緩老人衰老的“百寶箱”。消除了數字障礙的老年人,不但生活會更加方便,自信心也會大大增強,而且與年輕人之間的心理距離也更近。比如經常使用朋友圈、視頻聊天的老年人,生活更充實,對年輕人的喜怒哀樂也更熟悉,也讓年輕人更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無形之中就增進了代際之間的情感,更好與社會發展實現了融合。

第五、加強學科融合,共同促進老年語言研究。語言學應與病理學、腦科學、心理學等交叉合作,為語言疾病、心理疾病的防治作出基礎性貢獻;應當突破已有研究範圍和研究範式,開展話語研究和領域語言研究,建立醫患交際數據庫、醫藥術語應用數據庫,研究各種場景中面對各種病患的醫患交際規律,探究兼具科學性與群眾性的醫藥術語命名方式,為提升醫患交際效率、增強應急語言服務能力作出貢獻;應當研究健康言説的科學性與有效性,研究各種健康職業的語言需求,發揮語言在健康教育和健康産業中的作用。滿足健康中國的語言需求,有效助力健康中國行動,語言學也會得到重大發展,提升語言學在學術共同體中的地位,發揮語言學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第六、加強培訓,細化農村退役老齡軍人語言服務內容。為使農村退役老齡軍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保持身心健康,應對該部分人群進行適應社會交際以及社會經濟發展所必須的語言技能進行專項培訓。當前,我國加大了對養老護理員、康復治療師、心理諮詢師等健康人才的培養培訓力度。上述這些專業與人員,都需要較好的話療能力,需要良好的語言素養,以便能有針對性地服務好退役軍人這個特定人群。同時,健康事業和健康産業的發展,離不開人力資源建設。語言是原生性的人力資本,由於語言與健康的關係,健康行業須具備滿足全民健康需求的語言能力,把語言能力納入健康人才培養和培訓計劃中,這個能力既包括語言的識字能力,也包括語言的交際能力,還應該包括語言障礙的康復等。只有細化培訓內容,方能有的放矢,精準服務,促進農村退役老齡軍人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本文為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鄉村振興背景下湖南省農村老年語言服務需求與現狀調查研究”(項目編號202210554017)的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