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智庫中國>

科技“加速跑” 田野煥新機

2024-05-31 15:32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文 | 常欽

通過優化生長期和采收時間,糖分由15%增加到17%,畝産提高約15%——內蒙古通遼市20萬畝甜菜用上自動輔助駕駛拖拉機,效益實實在在。廣袤田疇裏,一台臺收割機奔忙田間,不斷刷新麥收進度——“三夏”農忙,夏收一線成為農業科技裝備的展示場。

拖拉機平整土地、播種機埋下種子、收割機完成收割脫粒……農業走向現代化,離不開農機裝備。當前,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4%,農機作業面積超過73億畝次。我國農業生産已進入機械化主導的新階段,農業機械的需求已由“非剛性”轉變為“離不開、還要好”。這既是産業挑戰,更是發展機遇。

農機給力,種地省力。農業機械化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抓手和基礎支撐,是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關鍵生産要素。沒有農機現代化,就沒有農業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慧化,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配套推廣先進適用科技和高端農機裝備”。這就要求我們堅持問題導向,瞄準現代農業生産需求,全力推進農業機械裝備的高品質發展。

目前,我國經濟作物播種收穫機械應用水準還不高,高端智慧農機等機具裝備與國際先進水準差距還較大,大馬力機械還不夠強,丘陵山區適用的小型機械相對缺乏。這些問題,既有亟待填補的技術空白,也有待供給發力的市場空白。錨定關鍵環節,大力實施農機裝備補短板行動,著力夯基礎、破卡點、提品質、控風險,方能早日補上農機領域突出短板,實現穩鏈強鏈。

每秒喂入量可達15公斤,作業效率高達每天500畝,中國一拖自主研發的大型高效穀物聯合收割機東方紅YT6668,填補了國內大喂入量高端收割機的空白。這樣的龐然大物,全身上下有5000多個零部件,整機電控系統有30多個控制器、上百個感測器。農業機械裝備是農業科技整合和大規模應用的重要載體。要實現“從0到1”的研發突破,邁向“從1到N”的産業化拓展,惟有自主創新,惟有加快推進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依靠科技創新鍛長板,促進産業向“新”而行,才能集聚發展新優勢,穩步提升市場競爭力。

以糧食收穫環節為例,如果三大主糧作物機收損失率平均降低1個百分點,每年全國就可減少120億斤左右的糧食損失。實踐中,一些農機産品可靠性不高、耐用性不強、性能不佳,售後保障存在欠缺,對機收品質産生影響。這啟示我們,要向性能和品質要效益,在研發製造、推廣應用兩端發力。面向實際應用挖潛能,完善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統籌提升産品研發製造水準和售後保障能力,才能加快推動先進農機應用於生産一線,助力實現顆粒歸倉。

農業機械是裝備製造業的重要領域。“落差”就是“勢能”,“差距”就是“空間”,産業急需、農民急用的“短板清單”,就是産業的“潛在訂單”。這個道理對裝備製造業普遍適用。裝備製造業是國家製造業的脊梁。高端裝備製造業,更是集戰略性新興産業和先進製造業于一體。牽住“牛鼻子”、解決“掉鏈子”、突破“卡脖子”,裝備製造業不僅能開拓發展新空間,更將為高品質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裝備一小步,産業一大步。緊盯國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場需求,加大投入、加強研發、加快發展,努力佔領世界裝備製造制高點、掌控技術話語權,為現代化産業體系“強筋健骨”,我國必將成為現代裝備製造業大國和強國。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