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普惠”離不開適老化建設
文 | 楊一帆 上海大學醫學院特聘教授、西南交通大學國際老齡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針對數字技術適老化,我們曾做過一次調研,發現老年人反映比較突出的問題包括4個方面:在功能層面,界面設計不夠友好,數字平臺字號較小、子功能表過於複雜、缺乏明確的操作提示;在內容層面,偏向年輕化,老年人難以在海量資訊中找到感興趣的內容;在使用層面,學習門檻較高,新技術、新設備、新模式更新迭代速度過快,老年人難以跟上;在産業層面,針對老年用戶的服務體系不夠完善,部分企業參與適老化建設動力不足。
推進數字技術適老化建設,國際上有不少可供借鑒的經驗。日本強調製定與實施精細化標準,確保網際網路産品和服務更好適應老年人需求。歐盟各國普遍重視用戶界面的設計調整,使之更符合老年人視覺和操作習慣,包括界面設計的可讀性、操作的簡便性等。美國注重數字生活環境的整體性改造,以便為老年人提供一個更加安全和便利的養老生活環境。南韓則實施覆蓋全國的老齡友好城市計劃,在媒體、社交、購物、旅遊、醫療、保健、教育、養老等常見生活場景開展多領域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與此同時,多國都在嘗試通過立法、政策引導和市場監管等多種手段推動社會各界共同參與適老化建設。
從本質上説,推進數字技術適老化建設,不僅需要解決上述具體的操作性問題,更要從理念層面深化對老年群體在數字時代定位的認識,探討數字技術與社會包容性之間的關係。
從這個角度講,數字技術適老化,不僅是一項舉措、一場行動、一次創新,更是一種文化價值導向的反映。適老化不應只限于技術和産品層面的調整,更需強調老年人在知識傳播和文化傳承中的作用和地位,使他們成為社會文化生活的重要參與者,而不是數字浪潮的旁觀者。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引導年輕一代正確理解和尊重老年人在數字時代的位置,激發他們成為老年人學習數字技術的幫手和夥伴。
面對老年群體在數字資源獲取上的不對等現象,有關部門有必要制定相應政策和標准保障他們的權益。例如,通過立法,要求數字産品推行適老化設計,或為老年人提供特定的數字服務和使用指南。同時,強化宏觀管理的引導作用,指導新媒體産品設計和服務充分考慮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在推動適老化建設中,還應當重視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提供正向激勵,營造良好環境,幫助他們克服對新技術的恐懼,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研究表明,積極的心理狀態和社會鼓勵可以顯著提高老年人學習新技術的動機和能力。要重視建立社會支援體系,比如充分利用公共圖書館、依託社區教育體系建立幫助中心,定期舉辦數字技能培訓班,開展一對一輔導,同時鼓勵家庭成員參與到老年人數字生活中,形成良好的代際互助、老老互助環境。
數字技術的普及程度和品質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水準的重要指標之一。將包括老年人在內的所有群體納入數字領域的服務範疇,這既是科技進步的客觀要求,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應該看到,數字技術適老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從界面設計、內容定制、教育培訓、社會支援、技術創新等多個層面入手。通過跨領域合作,才有可能實現“數字普惠”,讓老年人充分享受到數字生活的便利和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