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學智庫報告:中國經濟有十大紅利可供挖掘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企穩回升態勢顯著,這一現象是否可持續?經濟動能方面如何進一步夯實?二十屆三中全會即將召開,中國經濟還有哪些紅利可挖?5月19日,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舉辦月度數據分析會,圍繞“短期經濟企穩回暖,長期動能亟需夯實”議題,發佈報告。
報告指出,4月固定資産投資完成同比增長4.2%,1-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積同比增長6.3%,進出口貿易總額由負轉正,各種價格指數呈現邊際改善態勢。中國經濟呈現企穩回升態勢。報告同時強調,“投資、消費、凈出口”三駕馬車在拉動經濟增長方面仍面臨羈絆,亟需破除障礙、夯實增長動能。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開會議,決定今年7月在北京召開二十屆三中全會,將重點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會議用“六個必然要求”強調了改革開放的重要性,指出,這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好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必然要求,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的必然要求,是應對重大風險挑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行穩致遠的必然要求,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的必然要求,是解決大黨獨有難題、建設更加堅強有力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必然要求。
再此背景下,報告認為,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國經濟有十大紅利可供挖掘:
一是,向“推進城市化、市民化”要增長紅利。過去城市化是推進整個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能,未來,城市化、市民化依然是推進中國經濟增長、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力量。報告指出, 一方面,中國城市化水準仍有進步空間,按照常住人口中國城市化水準在65%左右,而發達國家普遍在80-90%左右,這意味著中國還有大約20個百分點的增長空間和轉移空間。另一方面,已有的城市化中有相當一部分沒有實現市民化,未來30年,如若每年增長1個百分點,那也是既可觀又持續的高品質發展動能。
二是, 向“城市更新”要增長紅利。由於歷史原因,中國城市建設存在房屋老舊、規劃品質不高、空間利用不合理、居住品質不高等問題,大面積的城市更新將帶來巨量增長空間。
三是,向“破除壟斷壁壘”要增長紅利。當前,下游産品市場已實現相對充分的競爭和供給。但在局部上游依然存在較高準入壁壘,如能逐步放開準入條件,按照現代經濟學的規律進行合理管制可激發巨大增長潛力。
四是,向“突破民生短板”要增長紅利。改革開放增長奇跡使得每人平均收入也實現了倍數增長,消費結構不斷優化提升,但也存在長期制約人民群眾福利的短板。民生供給品質的提升不僅能夠解決民生短板問題,還可構成經濟增長得長期動力。
五是,“向農業工業化”要增長紅利。中國的改革是從農村開始的,但農村改革在之後幾十年中相對比較遲滯,造成了城鄉收入差距不斷擴大。推進農業工業化進程,真正推動鄉村振興,是非常重要的經濟增長空間。
六是, 向“土地的優化配置”要增長紅利。土地在整個經濟增長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目前土地配置市場化水準仍有待提升。
七是,向“金融體制改革”要增長紅利。現代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本市場、金融市場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非常重要。進一步放開金融管制,對降低下游融資成本非常必要。現代金融監管體系中,在新興數字經濟體系下有序推進金融創新,加強合理監管大有可為。
八是,向“新型工業化”要增長紅利。中國是工業化最齊全的國家之一,但在未來工業化中需要多方面的複合,既是技術前沿又有制度支撐,才可邁向新型工業化。
九是,向“科技體制改革”要增長紅利。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科技引領是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要真正把科學技術當做第一生産力來引領新一輪高品質增長。
十是, 向“改革整合推動能力”要增長紅利。數字經濟可更好地改善公共服務、更好地改善營商環境、更好地推動改革開放各項領域制度創新,可激發經濟新動能。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