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智庫中國>

面向新安全格局推進韌性安全城市建設

2024-05-09 16:38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文 | 汪超、宋紀祥,分別係中國礦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應急管理學院〕教授、中國礦業大學應急治理與國家安全研究院研究員

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提出,“打造宜居城市、韌性城市、智慧城市,建立高品質的城市生態系統和安全系統”。隨後,“韌性城市”被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和黨的二十大報告。202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河北考察災後恢復重建工作時,再次強調推進韌性城市建設。202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調研時提出“全面推進韌性安全城市建設”。“韌性安全城市建設”意味著現代城市建設既不片面追求規模經濟效益,也不局限於安全與發展目標的簡單疊加,而是強調運用系統觀念、戰略眼光、底線思維等推進城市安全發展,以安全發展的新範式推動城市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安全的動態平衡,其中蘊含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城市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向新安全格局推進韌性安全城市建設,既彰顯新安全格局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又從國家安全層面為韌性安全城市建設指明方向,為城市安全發展提供新路徑。當前,城市安全風險呈現多樣化、複合化特點,傳統風險與非傳統風險層出不窮,國內風險與國外風險交織疊加,風險的複合化特徵驅動著城市安全風險呈現綜合化特點。城市安全風險的疊加效應不斷彰顯。一些“黑天鵝”“灰犀牛”事件的出現既具有發生學意義的獨立屬性,又具有時空演化的疊加效應、鏈式傳播特點,由此推動著城市安全的內涵範疇突破常態與非常態的時空間隔,表現出複合化的特點。城市安全風險溢出效應所引發的跨域需求不局限于單一屬地、單一部門、單一領域,而是在不斷延展的基礎上突破傳統城市安全風險治理的屬地局限、科層局限、認知局限,要求城市安全風險治理由傳統的碎片化管理向統合性治理轉變。建設韌性安全城市是一項複雜系統工程,應在尊重城市發展和安全風險演化規律的基礎上,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實現城市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安全動態平衡。

堅持黨的絕對領導。黨是我們各項事業的領導核心,堅持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絕對領導,是做好國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則。作為構建新安全格局的必要環節,韌性安全城市建設要把黨的領導貫穿到全過程、全要素之中。要將黨的領導機制充分滲透到韌性安全城市建設當中,以黨的政治領導、組織領導統籌城市安全治理的多元主體關係,在城市安全風險治理過程中起到頂層設計、總體佈局、統籌協調、整體推進作用,以更高品質的安全發展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夯實人民主體地位。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既是中國共産黨執政興國的根本立足點和出發點,也是新安全格局構建的內在要求和本質屬性。因此,需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準則貫穿到韌性安全城市建設當中。韌性安全城市建設始終強調一切為了人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新安全格局涉及多重價值考量,但最核心、最重要的是人民安全,這就決定韌性安全城市建設要將人民的生命健康置於優先位置。韌性安全城市建設始終強調一切依靠人民。中國共産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構建新安全格局要求發揮人民的主體性作用,這就為韌性安全城市建設明確了主體力量。韌性安全城市建設始終強調一切成果由人民共用。將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內嵌于新安全格局,旨在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安全問題,這就明確韌性安全城市建設的最終目標在於為人民群眾營造一個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秉持系統治理思維。新安全格局是系統觀在國家安全領域的具體運用,要求以系統思維統籌治理安全風險。相比傳統意義上的安全範疇,新安全格局對安全的多元化闡釋突破了對既有安全概念的理解,更加強調拓展不同類型安全的認知內涵,統籌不同維度、不同領域、不同向度的國家安全。這種建立在系統觀基礎上的安全理解蘊含著韌性治理思維,為推進韌性安全城市建設提供理念支撐。有鋻於此,推進韌性安全城市建設不局限于單一治理形態、不受制于單一治理結構,而是力圖在風險治理中表現出靈活機動的特點,以不斷回應充滿不確定性的複合式風險。同時,要將情感治理和精細化治理內嵌于風險治理全過程,實現安全與發展的雙輪驅動。

夯實基層治理基礎。新安全格局重視夯實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基層基礎,意味著國家安全建設不僅注重宏偉藍圖的擘畫,更強調將構建新安全格局的具體舉措下沉到基層,要求在充分理解新安全格局的基礎上推進韌性安全城市建設。從治理場域看,新安全格局的基礎場域在基層。基層是國家治理體系的神經末梢,需要將新安全格局的宏觀戰略規劃落實到基層治理場域,以積極回應韌性安全城市建設的需求。從治理制度看,新安全格局的制度根基在基層。構建新安全格局要求健全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制度,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以黨建引領、民主協商為代表的社會治理制度能激活城市基層多元主體關係,夯實新安全格局的制度根基,為韌性安全城市建設注入內在動能。從治理基礎看,新安全格局的治理重心在基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治理資源、民生服務、行政權力的下移能為推進韌性安全城市建設夯實物質基礎和情感基礎。

推動數智技術賦能。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智技術的飛速發展正改變著國家安全治理的方式,必須以數字思維賦能韌性安全城市建設。從運作邏輯看,數智技術所內蘊的數據聯通、萬物互聯、跨越時空等屬性超越傳統治理工具的固化思維,通過風險感知優勢、資訊匯聚能力、資源延展效應重構現代城市應對不確定性風險的能力。從主體塑造看,數智技術溢出性效應所驅動的資訊互通、資源共用以及精準服務,改變傳統風險應對中人民群眾被動式參與的角色定位,強化韌性安全城市建設中的主體性力量。從管理功能看,數智技術所展現的數據互聯優勢能夠打破城市內部安全風險應對的主體邊界、資訊壁壘、部門阻隔等,全面提高城市安全風險綜合防範能力,助力韌性安全城市建設進程。總之,應充分認識數智技術的創新驅動作用,推動數智技術的廣泛應用,為韌性安全城市建設持續注入動能。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