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智庫中國>

以科技創新之進 拓産業創新之路

2024-05-07 16:43

來源:深圳特區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文 | 鄧達奇 深圳市社會科學院政法研究所研究員;段鑄舫 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博士研究生

“要牢牢把握高品質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習近平總書記3月5日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從2023年在地方考察時提出“新質生産力”到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發展新質生産力”,從今年1月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對新質生産力作出系統闡述到3月在全國兩會上強調“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總書記關於發展新質生産力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什麼是新質生産力、為什麼要發展新質生産力、怎樣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新征程上推動高品質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

千帆競渡、百舸爭流。發展新質生産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是深圳向著更高品質發展的必由之路,更是這座城市的應有擔當。

創新是深圳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的核心驅動力

過去10年間,深圳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激活創新發展動力,全社會研發投入由2014年的643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1880.5億元,佔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由4.02%躍升至5.81%。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截至2023年,深圳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47萬家。

創新是深圳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的核心驅動力。深圳應以科技創新之進,拓産業創新之路,最終成高品質發展之效。深圳應引導企業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計劃、重點領域研發規劃,在積體電路、低空經濟等領域開展有組織的重點研發計劃。此外,應繼續深入推進深港科技合作,探索“深圳企業發榜+深港河套揭榜+項目經理挂帥”機制等。

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提前佈局未來産業

産業是生産力的發展載體和實現方式,新質生産力的落地和躍遷需要依靠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的前瞻佈局。未來産業是引領重大技術變革的顛覆性技術所形成的産業,具有戰略性和先導性,代表著前沿科技創新和重點産業的發展方向,是影響全球經濟格局的重要因素。戰略性新興産業是以重大前沿技術突破為核心、以重大發展需求為依據的新興産業,是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新生力量,也是制勝新賽道的重要突破口。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孵化培育未來産業需要構建“産學研用”的前沿技術創新平臺,打造前沿新興産業細分領域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根據新技術、新業態的需求,加快構建前沿産業的新規制,探索和培育前沿産業的新動能和新模式,積極融入全球産業分工體系,進一步提高産業鏈的自主可控水準。要統籌規劃未來産業的孵化計劃,鼓勵各行業頭部企業提前佈局未來産業的前沿領域,在科教資源和産業基礎相對雄厚的地區,佈局未來産業科研實驗室。

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加強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

新質生産力的發展需要科技、教育、人才的良性迴圈,通過體制機制改革打通阻礙迴圈的堵點卡點。高素質勞動者是塑造新質生産力的核心要素,只有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才能夠將科學技術真正轉化為新質生産力。深圳擁有大量以技能人才為代表的新型勞動者,具有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工程師紅利”,但在吸引國際化高層次人才方面還有提升空間。深圳要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水準人才高地建設,不唯地域引進人才,不問出身培養人才,不求所有開發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不遺餘力服務人才。更大力度引進高水準、高層次人才,制定出臺更具針對性的人才引進政策,通過稅收優惠政策和創新創業平臺等,促進學術界的科學家、産業界的企業家等各個領域的人才交流與合作,大力組織科技創新論壇推動創新成果的全球共用。升級創新人才激勵和評價機制,為創新型人才提供更加充足的科研項目經費支援和更先進的實驗室設備,推動創新技術和先進理念的涌現和落地,以勞動者的能力和成績為導向,推動人才評價的規範化和科學化。推進國家智慧財産權保護示範區建設,深化專利、商標、版權、地理標誌、商業秘密等多類型智慧財産權統一管理。通過全方位提升勞動者品質,激發人才的創新活力,推動新質生産力的升級躍遷。

推動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加強創新制度保障

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有助於匹配科技創新的發展與需求,能夠有效加快新質生産力的形成與發展。這就要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創新産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重點領域的政府服務方式,持續推進“我幫企業找市場”“我幫企業找資金”等系列行動。同時,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和柔性執法,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産權和企業家權益。此外,持續強化貿易與産業聯動,提升外貿綜合服務水準,持續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構建與國際接軌的先進管理和標準體系,推動實現商品、資本和人才的跨國便捷流動。構建創新收益分配機制,打造統一的要素資源市場,激發企業家創新創業潛能,培育企業家精神,最大限度地激發市場活力。要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促進各類市場主體蓬勃發展,優化國有經濟佈局和民營企業發展環境,形成更加有效的創新制度保障。

加快數實深度融合,強化數字經濟賦能

數字經濟所形成的顛覆性技術創新構築了新質生産力的新基礎,成為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關鍵。這就要構築數字經濟與實體産業融合的生態體系,是新質生産力發展的關鍵支撐,完善數實融合發展的監管政策體系,結合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推動構建數字化倫理秩序,加快數字平臺系統的創新研發和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創新應用。打造數實融合的全鏈體系,通過“數字穩鏈”“數字補鏈”“數字強鏈”,推動數字經濟與産業鏈的基礎性融合、優化性融合和創新性融合。

綜上,從科技創新到新質生産力,中間關鍵是要形成新産業,那便是推動以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為核心的新經濟的發展。促進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協同互動,提高科技創新效能,才能形成新質生産力。當前,發展新質生産力大潮奔涌,深圳應積極向“新”而行,通過不斷求新求變,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和培育未來産業,不懼挑戰,勇當尖兵。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