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學智庫報告:銀發産業發展要堅持因地制宜
中國提前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與老年人相關的銀發産業越來越受到關注。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成為到本世紀中葉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戰略性、綜合性、指導性文件。
我國銀發産業高品質發展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又該如何應對?為此,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于4月24日舉行CMF宏觀經濟熱點問題研討會,會議聚焦“我國銀發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機遇、挑戰與策略選擇”,多位知名學者參與研討,會上發佈了專題報告。
報告首先介紹了我國銀發經濟所處的發展階段及其特徵。指出,2022年是關鍵一年,這一年人口負增長拐點形成,同時整體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報告強調,我國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中度邁向重度老齡化週期更短,約十年左右,原預測在2035年前後,但從出生率得情況來看,有可能提前兩三年進入重度老齡化。
報告指出,中國發展銀發經濟,必須立足於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這是因為我國人口老齡化面臨的情況與國外不同,這決定了國內消費能力、消費層次也會不同。同時,國內市場需求更加多元化,還存在地區差異化特徵。因此,在準確把握銀發經濟的發展階段後,要進一步優化銀發經濟發展路徑,適時調整政策重心和節奏,首先要科學劃分銀發産業的類型;其次要根據不同的業態特點找準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再次在意見指導基礎上,進一步細化、深化、因地制宜的制定産業扶持相關政策。
報告指出,當前,銀發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支撐性制度仍有待完善。“十四五”時期和今後較長時間,我國將面臨財政增收放緩和銀發經濟資金剛性需求增長的雙重壓力,政策的精準度、針對性尤為必要。
圍繞中國銀發産業發展的路徑優化,報告建議,一是要提高事業發展的品質效能,更好支撐産業發展。堅持規劃引領,引導社會預期的同時,也要堅持深化改革,提高事業發展的品質和效能。二是要精準制定産業組織政策,充分調動多元主體活力。堅持全産業鏈推進和重點領域突破相結合。堅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發展地方特色銀發經濟。三是要精準制定産業發展政策,完善金融支援和科技支撐。發揮金融對促進銀發消費、促進産業融合發展、科技創新、人才等多方面的作用。四是,要促進區域協同發展,推動産業集聚和集群發展。
報告認為,促進中國銀發經濟的高品質發展,核心要處理好銀發經濟與宏觀經濟發展的內在關聯,以及事業和産業協同發展的內在要求。不管是企業也好,還是地方也好,還是要認清自身資源稟賦條件,根據細分領域不同的特徵和內在的規律來把握髮展的機遇和挑戰,找準切入點,明確發展的重點領域和優先時序,培養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的競爭能力,以期實現人人平等、人人共用、活力奔涌的老齡社會。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