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戈:為民企發展營造健康輿論環境
文 | 劉戈 財經評論員
網際網路上近期出現了一波圍繞個別民營企業的爭論。其中一些言論明顯超出理性或合理邊界,相關社交媒體平臺最近就公告稱,對惡意造謠或攻擊詆毀民營企業、企業家的侵權投訴進行了嚴肅處置。
在商界,尤其是消費領域,同行之間的商業競爭經常會蔓延到輿論場,例如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麥當勞與肯德基等。如果相關企業還是出身同一城市,創立和發展過程中又有一些瓜葛,例如伊利與蒙牛、娃哈哈與農夫山泉等,這種競爭往往會更激烈,可能會從産品、市場份額的競爭延伸到人才、社會資源等其他方面,持續時間也足夠長,陳年舊賬和埋藏久遠的磕磕絆絆都很容易被翻騰出來。這種同業競爭有時會産生精彩紛呈的商業案例,包括廣告創意的比拼、商業模式的迭代、管理模式的創新等,有的甚至可以進入商學院的案例庫,但有時也會出現一些拿不上臺面的明爭暗鬥甚或觸犯法律的手段。這種商戰中一個比較典型的現象,就是在輿論場引發口水大戰,其中摻雜著貶低或詆毀對方産品、攻擊對方經營方式等操作。
而目前網上圍繞個別民營企業的輿情雜音中,又明顯出現了“第三方利益群體”。這就是受到相關社交媒體平臺嚴肅處置的一些自媒體賬號或MCN機構。為了提升關注度和粉絲量,他們抓住某個所謂“契機”並以過度解讀等方式對一些企業進行攻擊。雖然也有不少賬號的言論是基於自身感受的自然表達,但仔細分析其他一些賬號的行為就會發現,這種“第三方利益群體”幾乎是以獲取流量為唯一目的,在運營過程中刻意以煽動情緒對立為目的製作節目或發表言論。
這種操作完全脫離傳統商業競爭的範疇,不再局限于企業産品品質、經營方式、管理手段等,而是試圖把輿論引向能夠刺激公眾敏感神經的方面,讓話題“破圈”。為了獲取流量,一些賬號不再滿足於“口誅筆伐”,而是越來越多地用上斷章取義、偷梁換柱甚至惡意關聯或造謠等手段,輔之以各種情緒化的表達,以在網路上引發“共鳴”或形成輿情共振。而在視頻時代,戲劇化的腳本策劃和“情緒飽滿”的表演等所能收割到的效果往往遠超圖文時代,演算法的流行又讓這種內容能夠更精準地“轟炸”特定人群,導致傳播效果疊加,進而引發更多的人加入其中,形成螺旋效應。
客觀而言,産品優質、遵紀守法、創造稅收、穩定就業等才應該是判斷“好企業”的標準。一家企業不管大小,只要能在創造經濟價值和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做出貢獻,就相當了不起。我們千方百計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營商環境,其中不單單涉及政策制定層面,理性正常的輿論環境也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相關企業的評價和監督如果超出商業經營範疇,甚至動輒出現造謠抹黑或輿論攻擊,這會嚴重損害企業和企業家的信心,實際上也會對營商環境造成破壞。
今年兩會期間的相關報告對支援民營經濟發展一如既往地多有提及。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提出“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法治環境”,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提出“用法治增強企業發展信心”。為包括民企在內的各類市場主體創造健康營商環境需要多方的配合與協調,而輿論場通常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這種配合和協調的結果。網路輿情的形成機制十分複雜,有時很難區分哪些是真情實感的表達,哪些是為獲取流量趁風揚沙的行為,但理性和主流輿論的引導和及時糾偏等仍有利於民營企業對營商環境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