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智庫中國>

賈衛列:數字經濟是培育新質生産力的一大核心

2024-03-07 15:08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文 | 賈衛列 湖州師範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院教授、布達佩斯長期可持續發展中心研究員

新質生産力是今年兩會的熱詞之一。通過科技創新推動新質生産力的發展,已經是全社會的共識。近年來,以數字化轉型為標誌的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成為人類文明演進的強大驅動力。毫無疑問,數字經濟正在成為當前發展新質生産力的一大支點,也是新質生産力發展的核心內容之一。

自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促進數字經濟加快成長”後,數字經濟成為我國綠色轉型的重要引擎和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數字經濟是以數據資源為生産資料,以現代資訊網路、智慧演算法和算力平臺為勞動工具,以數字産業化為發展基礎,以産業數字化為應用場景,促進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新經濟形態。

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從2014年的16.2萬億增至2022年的50.2萬億元,數字經濟所佔GDP比重也從25.1%增至41.5%。初步核算,2023年我國數字經濟佔GDP比重將超過44%。中國信通院的報告顯示,2022年一二三産數字經濟的滲透率分別達到10.5%、24.0%、44.7%,預計2023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將達56.1萬億元,2025年有望達到70.8萬億元。可以肯定的是,數字經濟佔我國GDP比重超過50%的現象近幾年就會發生。數字技術日新月異、數實融合持續拓展、數智一體進程加快、數字産業集群崛起,不斷推進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數字經濟將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成為培育新質生産力的核心。

數字經濟是創新經濟,它的主體已不完全在生産者,數字經濟配置的資源更多集中在知識和技術創新上,創新主體的範圍已經多元到全社會;數字經濟是綠色經濟,當代科技的發展日益呈現生態化的特徵,科學的發展和技術的具體應用日益向生態化轉變,資訊技術和數字技術的發展與廣泛應用,在不需要耗費更多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通過資訊增殖推動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數字經濟是智慧經濟,演算法是數字經濟的關鍵要素,通過演算法和人工智慧配置生産、銷售、流通、消費、資本等基礎資源,以智慧製造帶動智慧經濟的發展。

阿基米德曾經説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數字經濟就為我們今天發展新質生産力提供了這麼一個支點。新質生産力是文明進步和我們未來發展的決定性力量,通過促進數字經濟的發展,可以帶動氣候治理、生態保護、經濟發展、政治進步、文化繁榮、科技創新、社會和諧等諸多進步。

在國際層面,要構建開放共贏的數字領域國際合作格局,科學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是全人類的共同成果,不存在國界和地域的不同,每個人都應該成為科技全球化的受益者。通過打造數字經濟的國際規則,以數字化驅動國際貿易主體轉型和貿易方式變革,進一步加強國際科技合作,才能使數字經濟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源。

在政府層面,發展高效協同的數字政務,制定支援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政策,建設公平規範的數字治理生態,優化數字化發展環境,構築自立自強的數字技術創新體系,築牢可信可控的數字安全屏障,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大力推進産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推動數字産業化,實施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推進服務業數字化,建設智慧城市和數字鄉村,培育新業態、新模式,使數字産業的發展給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在企業層面,樹立數字化思維,重視數字資産,加快數字人才的培養,不斷提升員工的數字技能和企業的數據管理能力,使數字化轉型涉及研發設計、生産加工、經營管理、銷售服務等各個領域。不同産業類型的企業要依據各自行業的特點,大力發展智慧農業、智慧工業,推動高端生産性、優勢生産性和生活性服務業的數字化轉型。

在公眾層面,積極參與數字經濟在消費環節的實踐,如適應智慧家居、自動駕駛汽車、線上教育、線上娛樂、線上購物、虛擬現實體驗、遠端工作、健康醫療等生活應用場景,不斷提升自身的數字文化素養,適應普惠便捷的數字社會發展形勢,以數字消費反作用於數字生産。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