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智庫中國>

阿根廷激進經濟改革或難持續

2024-02-08 16:48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到2月10日,米萊就職阿根廷總統就整整兩個月時間了。他上任即誓言通過一系列經濟改革帶領阿根廷走出泥淖,如今實施的經濟改革倒是不少,但是不是能夠如願解決國家的經濟危機,恐怕還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就職伊始,米萊即將其激進改革的主張付諸實踐。一方面,他使用總統權力以及選舉中奠定的民意基礎,迅速頒布一項包括366項條款的“超級緊急法令”,包括廢除租賃法、價格控制法、反壟斷法、土地法,允許國有企業私有化,放鬆對市場的管制,取消進出口限制、價格調控機制等。另一方面,行政機關則專注于進一步推進體制性改革,利用緊急法令對行政部門進行“瘦身”。多個政府部門遭到裁撤,2023年新入職的公務員被解雇。

完成了“破”,也需要“立”,全方位改革法案——“《綜合法案》”已提交到阿根廷議會。然而,由於執政聯盟在議會兩院均處於弱勢地位,眾議院雖然投票通過了法案中關於總統特殊權力的部分,但在對具體條例進行逐章表決時,執政聯盟認為,由於缺乏共識,難以滿足通過的票數,遂撤回進行協商與修改。該法案在眾議院的協商、修改、辯論、投票極可能進入週而复始的階段,這將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漫長的立法過程之外,阿根廷強大的工會團體和社會組織也對政府主導的自由主義改革帶來阻力。在全國總工會的申訴下,阿根廷勞動法院判定緊急法令中的勞工改革違憲,宣佈有關勞工章節無效,相關改革遭到暫停。阿根廷公務員工會將米萊上任後的裁員計劃描述為“侵略”,表示公職人員“執行著不可或缺的任務”。

而且,米萊的經濟改革措施已經對民眾的日常生活造成巨大衝擊,嚴重影響到中低收入民眾的生活。阿根廷當地的最低工資僅為15.6萬比索,在高通脹衝擊下,工薪階層購買力不斷下降。米萊就任以來,阿根廷物價飆升。2023年12月的通脹率達到25.5%,創下1990年以來的最高紀錄。2023年全年累計通脹率更是高達211.4%,居世界之首。據阿根廷國家統計局1月11日發佈的報告,價格漲幅最大的領域是食品飲料,同比上漲251.3%;其次是家用電器,上漲231.7%;住房及水電煤氣服務、服裝鞋帽等上漲幅度亦超過140%。

更嚴峻的問題是,不斷高企的通脹何時能結束,政府心裏似乎也沒底。阿根廷總統府發言人曼努埃爾·阿多爾尼1月時曾表示,該國接下來數月都將面臨高通脹的壓力,直至政府推出的降低通脹措施産生效果。有學者預測,2024年阿根廷將迎來比2023年更加飆漲的通脹和更大的國內生産總值滑坡。

市場失去宏觀調控,物價飆升,影響到阿根廷民眾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以當地盛産的牛肉為例,半年前,1公斤裏脊牛排的價格不超過2000比索,現如今卻漲到4000比索上下,最基本的大米和麵條等食物價格也翻了兩倍有餘。同時,一些生活必需品更是出現驚人漲幅。阿根廷地處南半球,12月以來夏季的悶熱天氣導致蚊蟲滋生,民眾對驅蟲劑産品的需求量持續上升。以阿根廷知名品牌歐護(OFF!)為例,各大型超市時常缺貨,而在小超市中一小瓶驅蚊水已從千余比索漲到9000比索上下。公共交通方面,政府補貼遭到削減,布宜諾斯艾利斯大都市區內的公交車票將漲價255%,從原先的70比索左右升至270比索。此外,民眾住房支出也受到影響。租賃法失效後,租房雙方可自由決定租金價格、付款貨幣和租金漲幅,造成1月份房租出現了21%的漲幅。

不難看出,米萊這場轟轟烈烈的經濟改革遵循自由主義理念,與以往長期執政的中左翼重視宏觀經濟調控的理念存在巨大分歧。而對於正不斷陷入生活窘境的當地普通民眾來説,為重大改革而作出犧牲的意願又能持續多久呢?(作者分別是上海外國語大學巴西研究中心副教授、助理研究員)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