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智庫中國>

加快補齊農村現代物流短板

2023-11-22 16:23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文 | 子鳴

前不久,今年我國第1000億件快件産生,比2022年達到千億件提前了39天,再次展現出我國物流行業的強大韌性與活力。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農村物流雙向流動趨勢有所加快,更多農産品正通過快遞這張網路銷往全國各地。這表明我國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不斷健全,縣鄉市場活力滿滿。

農村物流是現代流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滿足農村群眾生産生活需要、釋放農村消費潛力、促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國持續推進農村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全力打通農産品出村與消費品下鄉的末梢迴圈。同時要看到,我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域間資源、人口分佈不均,有些偏遠地區物流體系建設難度較大,與廣大農村群眾對物流服務需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這需要我們進一步做大做強農村物流,更好滿足老鄉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加快補齊縣鄉村物流設施短板,加強資源整合,建設佈局合理、統籌運作的服務網路。一直以來,端點需求小、運營服務分散等是農村物流的“老大難”問題,影響了運營成本控制與服務效益改善。為此,要秉持集約高效、多站合一、資源共用原則,科學謀劃縣域交通物流設施佈局,加快推進縣、鄉、村三級物流節點建設。健全完善縣域公共配送中心,實現統一採購、倉儲、分揀、運輸、配送。因地制宜分類分級補齊鄉鎮物流場站短板,優化提升現有場站,提高運營效能。突出抓好村級物流站點佈局建設,逐步實現具備條件行政村的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全面覆蓋,釋放“一點多能”的服務效應。

持續推進農産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打通農産品上行“最先一公里”。農産品銷售事關農民群眾的錢袋子,運得出、賣得好是關鍵。要在著力完善農村冷鏈倉儲、運輸、配送網路等方面下功夫,在重點鄉鎮和中心村,支援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家庭農場等適度集中建設農産品産地冷藏保鮮設施,促進鮮活農産品降低損耗、錯峰銷售。在縣域重要流通節點,穩步發展農産品産地冷鏈集配中心,提升分級分揀、加工包裝、倉儲保鮮、電商直播、市場集散等綜合服務能力。要推動冷鏈物流與現代農業、農産品加工、商貿流通融合發展,促進農産品流通提質增效。

加快培育龍頭企業,因地制宜推動服務模式創新。各地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不同,物流服務需求存在較大差異。為此,要儘快打造一批具有統籌網路設施利用和服務運作能力的龍頭物流企業,提高農村物流的組織化程度和供需適配精度,有針對性地開展多樣化服務。對於規模相對集中、需求相對密集的物流需求,可推出定制化、公交化快遞運作線路。在人口規模較大的行政村,可推廣客運班車帶貨模式,降低物流運作成本。

加快農村物流高品質發展,是暢通國民經濟迴圈、促進商品和資源要素有序流動的迫切需要。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將加速建成開放惠民、集約共用、安全高效、雙向暢通的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助力實現農民增收和農村消費提升。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