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智庫中國>

以數字技術推動服務貿易高品質發展

2023-09-07 14:31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文 | 夏傑長 張穎熙 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服務貿易是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業是國際經貿合作的重要領域。全球服務貿易和服務業合作深入發展,為推動經濟全球化、恢復全球經濟活力、增強世界經濟發展韌性注入了強大動力。隨著新一代技術革命的顛覆式發展,數字技術在經濟發展各領域廣泛滲透融合,對全球經貿發展與規則體系構建産生了長遠而深刻的影響。深刻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機遇,以數字技術推動服務貿易高品質發展是我國在新發展格局下建設貿易強國的重要手段,是建設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推動力量。

數字技術賦能服務貿易有助於擴大貿易規模。與傳統貿易相比,服務貿易具有無形性、不可分離性、易複製性等特點,因而會帶來生産和消費的同步性。以大數據、雲計算為代表的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打破了服務供給的時空限制,增強了服務的可貿易性,使原本局限于現場的音樂表演、體育賽事、醫療教育等服務可面向全球開展,進而拓展了服務貿易的空間,促使國際貿易結構中服務貿易的相對份額提升。隨著平臺企業興起,以數據為核心要素的數據服務産品不斷創新,有助於增加服務産品的種類,進一步擴大服務貿易規模。

數字技術賦能服務貿易多鏈融合,有助於提升貿易競爭力。貿易本質上是一種交易活動,依賴於交易技術及相應的交易成本。以網際網路平臺為核心的平臺經濟網路將數以萬計的生産者、供應商、零售商和消費者聯結在一起,通過生産與需求的精準匹配,有效解決了市場資訊不對稱問題,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和産業分工效率,提升了産業鏈各個環節的增加值,促成了服務貿易産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的多鏈協同發展。交易成本的下降進一步深化了産業鏈和價值鏈分工,進而加快重塑全球貿易網路,改變全球利益分配格局,大大提升了本國貿易競爭力。

數字技術賦能服務貿易資源利用,有助於增強社會福利。數字技術正在重塑人與人之間的聯結方式、企業的運作結構以及行業的組織形態。得益於點對點通信和知識共用技術,各類傳統服務型企業利用機器學習、數據分析等新型行銷技術為人們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數字服務,開闢出各類新型服務商業模式。在教育方面,線上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教育資源不均衡問題,提升了居民教育服務的公平性。在醫療方面,線上問診、遠端會診等促進了醫療服務的可及性。數字技術持續賦能社會經濟發展,提高了社會資源的利用率,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強了貿易的社會總福利。

在我國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以高品質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以數字技術促進服務貿易高品質發展要堅持開放、合作、創新、共用的發展方向和路徑。

要以服務開放推動包容發展。積極穩妥擴大服務貿易領域對外開放,打造更加開放包容的發展環境。一方面,要完善制度型開放路徑,穩步放寬服務業市場準入,有序推進跨境服務貿易開放進程,提升服務貿易標準化水準。另一方面,要積極推進服務貿易和投資負面清單的談判,擴大服務對外開放領域,加快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建設。

要以服務合作促進聯動融通。構建以中國服務貿易為核心的數字服務平臺,借助平臺整合和連結功能,加大數字貿易服務合作。加強“一帶一路”國家服務貿易合作,促進各類資源要素跨境流動便利化,培育更多經濟合作增長點。積極參與數字貿易規則制定的國際合作,推動建立數據確權、數據交易、數據安全等方面的標準和規則。

要以服務創新培育發展動能。強化創新驅動的發展路徑,高水準建設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平臺,升級建設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範區,高標準建設服務外包示範城市,推動特色服務出口基地提質升級。推動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先試改革,優化數字營商環境,提升貿易數字化水準,加快培育服務貿易數字化發展新動能。

要以服務共用創造美好未來。一方面,要依託國內市場,著力擴大國內需求,以中國大市場機遇為世界提供新的發展動力,以高品質發展為全球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國服務。另一方面,要打造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主動擴大優質服務進口,鼓勵擴大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開闢共用共贏的服務貿易新境界,以貿易實踐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