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理論中國>

推進“大思政課”建設 增強高校思政引領力

2024-12-13 13:19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育人之本,在於鑄魂。近年來,常熟理工學院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從夯實課堂教學“主渠道”、融匯社會“大課堂”資源、縱深拓展網路“新平臺”等方面,多維度協同發力,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不斷增強高校思政引領力,著力打造學生堅定信仰與家國情懷的“加油站”,讓學生既具備紮實的專業能力,又涵養深厚的家國情懷,積極引導青年厚植理想根基、增強責任擔當。

加強組織領導

做好宣傳工作 夯實“主渠道”

夯實“主渠道”,築牢思政課堂“主陣地”。學校黨委堅持以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導,推進實施立德樹人工程,以“三個學”推動學習層層深入,形成“領導幹部引領學、優秀學生帶頭學和全體師生自主學”的良好氛圍。開展學校領導講好開學第一課、處級幹部講好奮鬥故事、思政教師講好信仰故事、輔導員講好成長故事、優秀學生講好榜樣故事、社區工作者講好身邊故事。開設“偉大建黨精神大講堂”,邀請典型人物講好紅色故事。領導班子成員深入課堂,參與集體備課,與教師共話育人之道,全面推動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師生頭腦。

放大“主旋律”,唱響輿論陣地“最強音”。學校注重宣傳思想和思政教育雙結合,築牢輿論陣地,發揮宣傳部門職能。通過組建網路思政中心,提升新媒體平臺吸引力和傳播力,打造高黏性的思想陣地,實施“三個工程”,即紅色基因傳承工程、榜樣示範引領工程、網路思政提升工程,形成全方位育人合力。利用“學習強國”等平臺、校內外思政類公眾號及自媒體矩陣,通過建設“理工星空”等專欄品牌,積極展示辦學成果、講好發展故事、分享師友風采,不斷推出專題報道,引領師生弘揚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科研精神。

築牢育人陣地

打造“四支隊伍” 強化“大師資”

涵養師德匠心,建設高素質專業教師隊伍。學校依託馬克思主義學院,積極打造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高品質思政課教師隊伍。近年來,1名教師獲第5屆江蘇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思想政治課專項組一等獎,1個教學案例獲江蘇省高校優質思政課教學資源建設一等獎,1個微課作品在第7屆全國高校網路教育優秀作品推選展示活動中獲優秀推薦,1個作品進入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元宇宙數字化技術創新大賽全國總決賽。

強化能力提升,建設專業化職業化輔導員隊伍。學校將思政工作隊伍建設納入教育事業和幹部人才隊伍建設總體規劃,在師資建設、資金投入和資源配置上優先保障。學校每年評選“十佳輔導員”“十佳班主任”,鼓勵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共同參與實踐教學、學生活動和理論社團指導,並提供相應支援。

搭建成長平臺,建設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學校將思政工作隊伍建設納入年度工作要點,統籌推進並統一管理。全校專職思政工作人員和黨務工作者佔師生總數的1.06%,每個學院均配備1名專職組織員。通過專項經費支援,學校助力思政課教師開展18項2024年度黨建與思政研究課題科研工作,並成功立項26項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其中包括1項重大項目和10項思政專項。同時,學校遴選6項成果報送教育部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建設項目,進一步推動專兼職教師隊伍同步發展。

重視心理育人,加強心理健康教師隊伍建設。學校嚴格配備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引進“音樂、影視動畫與心理成長”等超星爾雅精品課程,開展心理健康課程、情景劇和微課製作比賽,其中《探索內心,綻放光芒》系列活動榮獲2024年蘇南地區高校“五育潤心 沐光同行”大學生心理健康特色活動三等獎。學校積極創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總結推廣典型案例,實現學院二級心理工作站全覆蓋。

構建育人矩陣

注重成長陪伴 融匯“大課堂”

創新育人模式,建立雙軌並行的“一站式”學生社區。學校建立“學院—社區”雙軌並行的“一站式”學生社區,採用“課上學院、課下社區”協同育人模式,通過環境優化工程,打造集學習、指導、活動、生活于一體的綜合服務中心,深化“三全育人”格局。完善校院協同機制,會聚校領導、思政名師及校內外專家力量,推動紅色文化深入社區,將思政工作融入學生日常生活,確保“學生在哪,思想政治工作就延伸到哪”。

強化黨建領航,構建“1+12+N”學生社區黨建工作運作模式。由1個綜合服務站統籌12個二級學院和多個職能部門,形成功能型黨支部體系。學校依託黨員工作站,組建德政導師、學業導師、生活導師、朋輩導師“四支隊伍”進駐宿舍,將文化浸潤、文明養成、安全教育融入社區生活。通過“黨建進社區”實踐,構建思想政治工作與學生成長服務聯動體系,推動黨建工作與社區建設深度融合。

深挖紅色資源,黨團組織全覆蓋打通育人“最後一公里”。學校下設18個功能型黨支部,整合校內紅色經典教育館、許璞精神紀念館等資源,深入挖掘“沙家浜”紅色文化,打造環社區文化陣地。依託“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紅色主題社區,組織湖畔音樂節、話劇展演月、紅五月師生大合唱等活動,推動紅色文化品牌化、項目化建設,加強學生的思想引領和文化熏陶,通過紅色文化的內涵深化與多維傳播,實現全方位文化育人。

協調多維資源

強調實踐育人 拓展“新平臺”

“小我融入大我”,鑄造實踐課堂“大熔爐”。學校實施“小我融入大我”社會實踐育人行動,探索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推動“開門上‘大’課”。通過與地方政府、企業、紅色主題場館等機構共建“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積極開展“行走的思政課”實踐教學、“三下鄉”社會實踐、勞動實踐和社區理論宣講,構建政企校聯動的實踐育人共同體。這一行動深化了課堂教學內容的拓展與方法創新,幫助學生在真實場景中感悟理論、錘鍊品格、提升能力,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實踐力量。

整合在地資源,打造本土化“第二課堂”。學校充分整合在地紅色資源,將“沙家浜紅色文化”主題嵌入實踐教學,形成本土化、生活化、特色化的“第二課堂”。組建師生宣講團,依託紅色經典教育館,宣講英雄事跡,學習榜樣精神。社會實踐課程“沙家浜紅色文化社會實踐”獲省級一流本科課程。依託沙家浜革命紀念館等省級基地,組織30余次現場教學活動,編撰《行走的思政課》等教育成果,建成完整的實踐教學網路,成為區域“大思政課”建設標桿。

打造新興生態,拓展網路課堂“雲空間”。學校創新“雲上大思政課”教學模式,通過“在蘇本科高校精品線上開放課程”項目,開發並上線4門優質線上思政課程,出版配套教材5本,錄製教學微視頻124個,形成高品質課程體系。與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共建的“重溫蘆蕩烽火”沉浸式思政課程入選優質資源建設推介精品項目,以沉浸式場景教學讓學生穿越歷史、對話先輩,強化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真正實現入耳、入腦、入心、入行的育人目標。

“青年者,國之魂也。”面對新形勢新機遇,常熟理工學院將繼續以“大思政課”建設為抓手,深化課堂、社區和實踐教學融合,構建高品質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培養更多堪當時代重任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袁 滿)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