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思政引領力”的理論基礎
【讀經典 學理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建成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應當具有強大的思政引領力、人才競爭力、科技支撐力、民生保障力、社會協同力、國際影響力”。思政引領力是體現教育強國社會主義屬性的重要因素。將增強思政引領力作為新時代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著力點,具有深刻的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高度重視教育的政治屬性,圍繞無産階級政黨以教育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問題進行了豐富而深刻的闡釋。重溫有關論述,有助於我們深入理解思政引領力的核心要義、準確把握提升思政引領力的重要意義和路徑方法。
教育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
政治屬性是教育的重要屬性之一,做好教育工作必須緊密聯繫政治實際和政治需要。1920年,在全俄省、縣國民教育局政治教育委員會工作會議上,列寧批評了教育“不問政治”、教育“不講政治”的觀點,指出這是對群眾的欺騙,並旗幟鮮明地強調,“與過去那些謊言不同,我們不能不公開提出問題,公開承認教育不能不聯繫政治”。
政治對教育具有制約作用。在階級社會,教育受到社會生産方式和統治階級意識形態的深刻影響,具有鮮明的階級性。階級關係、政治制度影響著教育理念、內容、方式等,階級關係、政治制度的變化必然引起教育的變革。比如,中世紀歐洲由於“僧侶獲得了知識教育的壟斷地位,因而教育本身也滲透了神學的性質”,近代西方資産階級的教育觀念是“資産階級的生産關係和所有制關係的産物”,而社會主義社會的教育則是符合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追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教育。正是基於對教育政治屬性的深刻理解,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産黨宣言》中明確指出,“共産黨人並沒有發明社會對教育的作用;他們僅僅是要改變這種作用的性質”。
教育對政治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儘管受制于社會政治結構,但教育並不是消極地受其制約,而是具有能動的反作用。通常情況下,統治階級通過社會教化引導人們接受特定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形成適應特定政治制度的政治觀念與政治認同,從而助力維護政治統治和社會穩定。同時,教育還能有力推動社會政治變革。1905年,列寧在分析俄國革命的現狀和任務時指出,“革命的成功取決於把人民中更廣闊的階層吸引到自由事業方面來,取決於教育他們,組織他們”。事實上,正是以列寧為代表的布爾什維克黨人對群眾教育的重視與實踐,推動十月革命最終走向勝利。教育與政治的密切關係啟示我們,建設教育強國,必須注重發揮思想引導、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強化思政引領力建設。
增強思政引領力是教育的重要任務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科學把握無産階級成長髮展要求、無産階級政黨領導推動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使命任務的基礎上,充分論述了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強化意識形態引領的重大意義,強調無産階級政黨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這一重要任務。
增強思政引領力,是鞏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推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看來,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始終高度重視意識形態領域風險挑戰,高度重視思政引領力建設。同時,只有加強對人民群眾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引領,才能為推動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凝聚磅薄力量。列寧在思考俄國社會主義建設問題時提出,“為社會主義建設訓練群眾”,必須將教育任務“提到首位”,引導工農勞動群眾成長為“真正的共産主義者”,並全身心投入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當中。
增強思政引領力,是堅持黨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領導,統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必然要求。列寧曾就政治教育總委員會如何組織開展政治教育工作問題旗幟鮮明地指出要加強黨的領導,強調“在這個機構的工作中首先應該公開承認共産黨的政治領導”。黨有效領導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關鍵在於培養一支擁護黨的領導、具有堅定信仰的教師隊伍。在談論推動政治教育工作問題時,列寧將培養“一支新的教育大軍”視為重要任務,強調這支教育大軍“應該同黨和黨的思想保持緊密聯繫,貫徹黨的精神”,努力“把工人群眾團結在自己的周圍,以共産主義的精神教育他們,使他們關心共産黨員所做的事情”。
增強思政引領力,是增強人民群眾的思想政治素質,教育引導廣大民眾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的必然要求。恩格斯在《流亡者文獻》中批評了俄國民粹主義者特卡喬夫反對革命群眾致力於自我提高、自我學習的觀點,肯定了《前進!》雜誌編輯提倡俄國革命青年“兢兢業業地致力於自我提高和自我教育”的做法。只有切實形成並不斷完善受教育者進行自我教育的動力機制和保障機制,增強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主體自覺,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才能真正內化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質,以教育增強思政引領力的目標任務才能真正實現。
在教育強國建設中著力提升思政引領力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建設教育強國的目的之一,是以強大思政引領力教育引導人們為實現民族復興不懈奮鬥。在教育強國建設實踐中切實增強思政引領力,要從黨的領導、課程鍛造、隊伍建設等多個方面持續發力。
健全黨領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體制機制。以完善的制度堅持和加強黨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領導,是確保育人工作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有效增強思政引領力的根本保證。具體來講,注重強化黨建引領,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牢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領導權和主動權,始終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行;完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宣傳部門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和人民團體分工負責、全黨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強化各級黨委(黨組)主體責任,把做實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到黨的各項工作的重要位置,以釘釘子精神狠抓落實,不斷開創新時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鍛造好立德樹人關鍵課程。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在教育強國建設中著力增強思政引領力,必須把思政課建設作為黨領導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實抓好。為此,應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思政課建設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加快構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課程教材體系;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舉世矚目成就尤其是新時代以來的偉大變革為內容支撐,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力量根基,善用實踐的力量、文化的力量把思政課道理講深講透講活,切實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不斷拓展網路育人的空間和陣地,深入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推動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隊伍建設。立德樹人的關鍵在教師。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通過媒體和公共平臺廣泛宣傳優秀教師典型事跡,激勵廣大思政課教師隊伍和輔導員隊伍以模範教育家為榜樣,努力做“經師”和“人師”相統一的“大先生”;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全面落實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準則,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評價和管理的首要要求,堅持師德違規行為“零容忍”;優化教師激勵和保障機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職業吸引力和穩定性,從而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切實推動立德樹人工作提質增效。
(作者:熊維娜,係武漢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