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堅持文化建設著眼於人落腳於人
在重慶市北碚區水土街道萬壽社區青年夜校,老師指導青年職工學習製作絲網花,幫助青年職工豐富文化生活。新華社發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始終堅持文化建設著眼於人、落腳於人。著眼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務和文化産品供給能力,增強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幸福感”。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文化事業、文化産業發展體制機制,推動文化繁榮,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産品供給體制是實現文化強國的重要途徑和關鍵支撐。應著眼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設文化強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
1.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供給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精神文化需求是人民不可或缺的、不斷發展的高層次需求。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群眾對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愈加強烈,對文化産品供給能力和文化服務供給品質的期待愈發迫切。只有堅持文化發展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用,為人民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才能更好地豐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的精神力量。
近年來,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快速發展,文化市場日益繁榮,文化體系不斷健全,有效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在改革開放中持續變化和更加豐富的文化需求。然而,我們仍需清醒地認識到,越是超越“供給貧乏”的狀態,就越不能忽視“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更高階文化需求。只有深入了解需求側,深入挖掘當前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新趨勢和新特點,才能更精準地進行文化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準動態平衡,營造高品質精神文化生態。
“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表現為不同人民群體在文化偏好和旨趣方面存在差異。我國社會結構複雜程度高,經濟發展水準、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影響著人們對文化産品和文化服務的需求偏好。從區域來看,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普遍參與的文化活動存在差異;從年齡和職業來看,不同群體的文化參與模式既具有鮮明的個體特徵,又能夠充分體現各自處在不同人生發展階段的具體需求。
“多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現出需求層次的遞增結構。首先,要滿足人民群眾的基礎文化需求,注重面的覆蓋,如通過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服務資源,推出更多面向基層、面向群眾的優質文化産品;其次,應當關注高品質和有特色的文化産品和服務,注重質的提升,如藝術展覽、文藝演出和文化創意産品等,不斷拓寬文化服務和文化産品供給渠道,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消費的更高需求;最後,要引領文化潮流、推動文化創新,注重智慧整合,為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的發展明晰方向和提供平臺,如文化産業園區、文化創新中心等。
“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反映著人民群眾對多維度文化生活的嚮往。近年來,我國文化建設持續邁上新臺階,廣大人民群眾對文化的廣度有了更高要求,對經濟文化、科技文化、教育文化、飲食文化、民俗文化、節日文化、音樂文化等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不斷拓展,同時,也更關注文化內涵的“深度”挖掘和文化成果的“效度”體驗。多方面的文化體驗是美好生活的題中應有之義,要切實提高文化服務和文化産品供給的覆蓋面、滲透力,滿足人民群眾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2.提升文化供給能力,引領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重視發揮文化養心志、育情操的作用,涵養全民族昂揚奮發的精神氣質。”文化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可以在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進程轉机化為物質力量,與經濟、政治融合併反作用於經濟和政治發展。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發展,落後的、腐朽的文化會阻礙社會發展。優秀精神文化通過影響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塑造人的精神世界、作用於人的全面發展。伴隨經濟和科技的高速發展,當前社會仍然存在價值多樣和道德失范等問題。因此,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並非一味迎合,而是要不斷提升文化服務和文化産品供給水準和品質,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引領作用,涵養全民族昂揚奮發的精神氣質,為文化強國建設凝魂聚力。
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涵養昂揚奮發的精神氣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將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融入精神文化服務和文化生産,使人民群眾在享受文化盛宴之際獲得思想啟迪和境界提升,以“日用而不覺”的文化潛潤涵養人民群眾的精神世界。
注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健全文化交流傳播機制。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是引領全國各族人民精神需求的不竭源泉。要構建中華文明標識體系,重視文化探源和文化創新,深度挖掘和提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同時,優化文化傳播交流機制,處理好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大眾媒體和專業媒體等多對關係,增強主流媒體話語權;把握好對內宣傳和對外交流、輿論引導和輿論鬥爭、引進來和走出去等多對關係,在交流互鑒中引領人民群眾樹立文化自信,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
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營造文化發展良好生態。以高品質為導向,優化文化産業結構,加快完善文化監管體制機制。一方面,文化産業結構的優化和新型文化業態的涌現能有針對性地引領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如,健全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在豐富人民群眾文化體驗過程中融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另一方面,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管理機制,加強文化市場監管,為人民群眾能夠在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場中自由選擇文化産品提供有力保障。要提升文化領域的綜合治理效能,加大文化市場引導和監管力度,凈化文化市場環境,維護人民群眾的文化消費權益。
3.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著力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把激發創新創造活力作為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文化的生命力在於創新創造,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是文化創新的重要驅動力量。馬克思主義認為,“已經得到滿足的第一個需要本身、滿足需要的活動和已經獲得的為滿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一個民族在精神文化需求的持續滿足中不斷提高自身文化品位和文化素質,並産生了更高層次的文化需求,需要與需要的再生産不斷推動人類歷史活動的進程。新時代新征程,要以文化強國建設為使命引領,運用新理念、開拓新思路,優化新機制、創造新話語,不斷增強文化創新的意識和能力,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
聚焦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深入了解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是人民群眾在文化領域所獲得的實際利益和主觀感受的有機統一,在物質層面表現為對文化産品供給數量和品質的認可,在精神層面表現為文化認同和歸屬。因此,要加強文化市場調研,提高文化服務和産品供給品質,充分調查了解人民群眾對各領域文化服務和産品供給情況的滿意度和新期待,分析調研結果並探索文化發展和人民群眾需求之間的關係和規律,找準文化服務和産品供給存在的不足和短板,提供更貼近人民群眾需求的服務和文化産品。
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優化政策體系和制度保障。制定和完善促進和保護文化創新創造的相關政策法規,加大對文化産業的扶持力度,優化對文化原創能力的保護機制,改進文藝創作生産服務、引導、組織工作機制,大力營造有利於文化創新創造的氛圍。改善文化生産服務激勵機制,善用市場機制,促進文化資源在更大空間範圍內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促進文化産業與其他産業融合,形成新經濟增長點,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力。打造“文化+”的産業業態,加快形成新型文化消費模式,實現文化産業和經濟活動的雙向賦能。
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持續激發文化創新新動能。當前,科技浪潮風起雲湧,文化與科技相生相促,文化創新創造根本上要把握好技術的工具理性與文化價值創造的融通,為人民生活提供更多高品質的文化服務和産品。科技創新既要滿足人民群眾對於精神富足的需要,又要進一步創造人民群眾高品質和高層次的精神文化需要。緊盯科技創新發展新趨勢,挖掘其中能夠助力文化創新創造的關鍵著力點,推動最新科技創新成果賦能文化作品創作,實現文化建設數字化賦能和資訊化轉型,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發展優勢。實現文化與科技融合的功能再造和價值重塑,形成更多新的文化産業增長點,持續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作者:張 彥,係浙江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浙江大學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