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建設安全韌性現代水網
【光明論壇】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時首次提出“著力建設安全韌性現代水網”,強調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著力建設安全韌性現代水網,全面推進流域綜合治理,堅定推進長江十年禁漁。
建設安全韌性現代水網是黨中央經略江河的重大戰略部署。夏汛冬枯、北缺南豐,特定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導致我國各地水資源分佈不均。自古以來,中華大地上水旱災害多發頻發。歷代有作為的治理者幾乎都把治水作為施政的重點,甚至將其列為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中華文明數千年傳承有序、不斷發展,與歷代重視和加強水患治理、興修水利密不可分。歷史的經驗教訓也一再證明:要想國泰民安、歲稔年豐,必須善於治水。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加快構建國家水網的重大戰略部署。從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起點的江都水利樞紐,到中線陶岔渠首樞紐工程,從長江三峽大壩到淮河王家壩閘……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考察國家水網重點水利工程,親自擘畫、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國家水網規劃建設,要求“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為新時代治水工作指明瞭方向。
2023年5月,黨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將“安全可靠”作為國家水網的建設要求,明確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國家水網總體格局,為構建“系統完備、安全可靠,集約高效、綠色智慧,迴圈通暢、調控有序”的現代水網確定了時間表。此次,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水網主網區湖北明確提出“著力建設安全韌性現代水網”,是對我國現代水網建設提出的進一步要求——安全是根本要求,韌性則關乎長遠,建設安全韌性的現代水網是提高國家水網抗風險能力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我國用水安全和永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建設現代水網,重在築牢水網安全之基、夯實水網韌性之本。為什麼數千年來,人們不斷治水,又不斷遭受水患威脅?為什麼長江、黃河以及大大小小的河流不斷治理、不斷反覆?除了天災難測,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就是水網不成體系,抗風險能力弱,經常陷入被動治理的困局。作為與交通網、能源網、資訊網並列的現代社會四大基礎性網路之一,國家水網是一張綜合體系之網。著力建設安全韌性現代水網,意味著當下我們要建設的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水網,而是更加安全可靠、能管長遠、能抗風險、可持續的長治久安之網。
建設安全韌性現代水網,需要我們以大江大河干流及重要江河湖泊為基礎,以南水北調工程為重點,科學推進一批重大引調排水工程規劃建設,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錨定國家水網的“綱”;同時,加快國家重大水資源配置工程與區域重要水資源配置工程的互聯互通,推進區域河湖水系連通和引調排水工程建設,形成城鄉一體、互聯互通的水網格,編織國家水網的“目”;還需加快推進控制性調蓄工程和重點水源工程建設,加強流域水工程的聯合調度,提升水資源調控能力,擰緊國家水網的“結”。
構建現代水網,需要提升水網高效智慧運作水準。科技賦能、科學治水是新時代經略江河、建成現代水網的重要保證。從數字化技術在長江、黃河治理中的廣泛應用,到智慧建造對“引江補漢”工程建設的高效賦能,再到數字孿生水網在全國七大流域重點工程中的先行先試建設,前沿科技的加持大大提高了水網高效智慧運作效率和運作水準,讓我們看到了不斷增強國家水網運作質效的大勢所趨——向科學技術要進步,向數字智慧要提升。未來,應充分發揮數字孿生水網等技術優勢,實現水網運作狀態全天候、全天時、24小時線上監控,通過水網智慧治理找到最優調度方案,努力實現國家水網運作調度的前瞻性、科學性、精準性和安全性。
“水網建設起來,會是中華民族在治水歷程中又一個世紀畫卷,會載入韆鞦史冊。”到2035年建成國家水網,形成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相適應的國家水安全保障體系是一項迫切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我們完整準確全面理解“著力建設安全韌性現代水網”的重要指示精神,在保安全、管長遠、抗風險、成體系上下苦功夫,上下齊心、全力以赴、苦幹實幹,共同繪就水利興、水網強的美好畫卷。
(作者:王明龍、肖述劍,分別係北方民族大學國家民委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基地研究員、武漢紡織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