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老街區保護的破局與新生
城市更新是我國重要的系統性城市發展工程,是“加快轉變城市發展方式”“人民城市建設”的組成部分。老街區保護是城市更新的關鍵內容,重視歷史文化保護、文化傳承和地方特色,同時強調煥發老街區活力。如何既推動城市發展,又保證城市文脈延續,是人民城市建設需要重點把握的議題。
老街區保護更新的地方性意涵
經歷了城市重建、城市轉型、城市快速擴張等不同階段,我國城市開始進入系統化的城市更新,推動城市高品質發展。原有的城市發展模式強調城市經濟的增長、空間邊界的拓展,以房地産的大規模建設、空間的增值為導向。城市更新則以存量的改革取代增量,對城市原有空間進行干預,對某一衰敗區域進行拆遷、改造或替換,注入新的活力使之重新繁榮。
老街區保護更新是城市更新的一種類型。老街區體現了不同城市在特定歷史階段或某一發展時期所形塑的空間格局,具有重要的文化傳承意涵。其往往代表著城市的文化,是城市特徵的重要呈現,是塑造人們地方感的區域。城市更新除了物理空間的更新,還強調人們的情感寄託。地方理論強調人們與土地之間的情感聯結,如人文地理學家段義孚所講的“戀地情結”,人們賦予所在區域意義,産生歸屬感。“鄉愁”就是一種地方感,而老街區往往成為寄託這種地方感的區域。
從地方理論出發,老街區保護更新是地方營造、修復和建構的過程。地方性強調與全球性等概念的區別,強調該區域與其他區域的差異化特徵,有極強的本土意味。城市更新的意義一方面是與全國甚至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對接,另一方面在於地方保護、城市再生、城市重構等,更強調城市特殊歷史資源的挖掘,營造地方景觀,使原有空間更有意義和價值。老城區的歷史風貌包括各种老建築、老街區,有極強的人文氛圍,是城市底蘊的重要體現,也反映城市作為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發展歷程。
老街區保護更新的社會文化緣由
城市更新是城市發展的必然階段,尤其在我國特大城市發展到一定程度後,人員密集、空間發展受限,需通過城市更新來釋放空間。老街區保護有著極強的社會文化緣由,對原先的城市發展模式也有所回應。
老街區保護能夠傳承歷史文脈,保存城市記憶。老街區凝聚著城市發展的成果,有著極強的歷史沉澱。城市文脈是城市歷史、空間、生活的綜合體現。對老街區保護更新能夠改變大拆大建的城市空間改造方式,解決城市“千城一面”、文脈斷裂的問題,進而優化城市空間佈局,提升城市形象。老街區保護也是城市文化的新興再現,從而使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新的城市發展動力。
以往的老街區保護要麼將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對立,要麼過度強調經濟價值和商業化。前者名義上是保護,但可能任由其衰敗,後者可能複製同樣的商業化模式,二者很難平衡。老街區擁有特定的建築風格,能夠吸引各類遊客和消費者,帶動當地經濟發展,需要找到保護與經濟發展的交集和平衡點。
老街區保護能夠增強社區凝聚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在老街區保護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社會問題或社會矛盾。政府引入市場、社會資本等合作改造更新,但老街區往往存在産權關係複雜、項目融資難、利益訴求高等問題,與原居民等産權主體或利益主體存在衝突,導致保護更新難以推進。老街區保護通過梳理各方主體參與動因,能夠將不同主體動員到保護更新之中,也使不同主體對老街區賦予了新的地方意義。
老街區由於建成歷史悠久,往往呈現人口密度高、複雜性強、公共設施落後等狀況。街區類型多樣,社區結構和空間結構都較為複雜,呈現人與街區的複雜依戀關係,需要從全盤系統的角度介入進行更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提出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推動城市更新發展,社會文化要素在城市更新和建設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城市更新開始重點強調對城市歷史文化物質空間的留存和更新,減少過度商業開發對城市文化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歷史老街區等逐步成為城市獨一無二的文化標簽,推動城市的進一步發展。
老街區保護更新的要求及路徑
近年來,我國城市發展方式逐步改變,從原先大規模拆除重建或者完全保護,轉變為小規模、漸進式的保護改造,通過制定和調整城市文化發展戰略進行以社會文化動力為導向的城市更新。老街區保護更新是一個綜合立體的過程,強調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的因素結合,推動城市的高品質發展。在老街區保護過程中,需要注重傳統風貌延續、民生需求滿足、城市經濟發展、環境條件改善等諸多因素,助力人民城市建設。
重視傳統風貌和歷史格局保護,注重對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再現。老街區保護更新側重對文化肌理的傳承與發展,修舊如舊,復原固有風貌,延續原有歷史街區的城市肌理。這在某種意義上賦予傳統歷史文化新的時代意涵,與新的街區等形成了新的城市文脈,凸顯城市的發展特質。保護更新旨在營造城市風格、打造文化名片,把握平衡保護與開發間的關係,通過針對性、地方化的保護與管理政策實現歷史城區、街區功能的振興、發展和強化。政府制定文化保護策略,通過設定歷史文化保護區,對市區內某一歷史文化建築進行留存性的保護和修復。對一些衰敗但富有文化歷史價值的街區景觀進行重新改造和修整,在推動城市更新中傳承歷史文脈、保護歷史風貌,同時提升空間品質。為更好保護歷史街區和歷史建築,不同城市出臺容積率獎勵、調整城市更新的技術規範、空間功能置換等,破解原有的更新難題。通過制定相關的文化策略,保護城市街區文化和營造以人為本的社區空間與多樣文化組織,進一步推動文化産業發展和城市轉型。
強調街區活化,凸顯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的統一性。街區的保護需要考慮街區經濟及原有居民的生計問題,通過將街區的傳統文化與産業結構等相結合,推動街區的活化和更新。在國內外諸多老街區的城市更新案例中,通過與開發投資商和建築規劃師的合作,對該地區的文化歷史要素重新挖掘,使其煥發活力並且吸引遊客,推動旅遊和創意經濟等相關産業的發展和後續的商業投資、産業集聚。在提升空間整體環境的基礎上,引入文化和創意業態,進一步提升城市空間的文化影響力,從而適應城市産業創新升級的需求,強化城市文化空間對消費的拉動作用。
注重多元參與,從簡單的空間修復轉向綜合性的社會性修復。以往的城市改造強調空間的修復,通過對建築的拆除重建或改造來實現更新。但城市更新除了對老舊區域的更新之外,還通過系統性的干預,實現社會性的修復和更新。在這方面,需要注重公眾參與以及社區公共性的營造。在保留老街區的整體風貌和空間格局的基礎上,引導和調動本地居民積極參與社區的文化活動和自下而上的社區文化建設,有針對性地構建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價值的公共空間。在更新的過程中,進一步吸納不同主體參與,推動達成社區共識。
我國城市已經邁入高品質發展階段,城市更新推動城市改變自身發展方式。老街區代表城市發展的過去,通過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系統性干預,其在城市更新過程中獲得新生。老街區在保護更新過程中,不斷強化和獲得城市文化和地方性意涵,體現城市的文化特質,提高城市發展品質,在獲得自我生長的同時,為城市區域發展贏得更大空間。
(作者:黃曉星,係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治理現代化背景下社區志願服務發展模式研究”負責人、廈門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