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新局面
【光明論壇】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最新發佈,9月18日上午8時,位於黃河最下游的利津水文站測得實時流量1920立方米每秒。這也意味著,自1999年8月至今,通過實施黃河水量統一調度,黃河已經實現連續25年不斷流。25年來,黃河干流累計向流域及相關地區供水超過5400億立方米,有效支撐了流域經濟和社會穩定發展。
今年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戰略實施5週年。5年來,黃河干流累計供水1300億立方米以上,黃河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續增強,生態環境品質穩步提升。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省蘭州市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牢牢把握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的戰略要求,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量水而行、節水優先,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堅持統籌謀劃、協同推進,促進全流域生態保護上新臺階、綠色轉型有新進展、高品質發展有新成效、人民群眾生活有新改善,開創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新局面。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黃河保護治理、流域省區轉型發展指明瞭方向、擘畫了藍圖。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韆鞦大計。作為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黃河流域是人口活動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區域,在國家發展大局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多次主持召開座談會,對母親河的未來深遠謀劃。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人心,為黃河流域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環境治理帶來新機遇,從印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規劃綱要》,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施行,再到完善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監測網路、建立健全黃河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全面實施深度節水控水行動……近年來,我國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品質穩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續增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
大保護是大發展的前提。黃河是全世界泥沙含量最高、治理難度最大、水害嚴重的河流之一。促進沿黃地區經濟高品質發展,是縮小南北方發展差距、促進民生改善的戰略需要,能夠為流域欠發達地區新舊動能轉換提供重要支撐。唯有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方能使綠水青山産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真正實現造福人民的價值旨歸。山東在節水技術改造和水資源迴圈利用方面的努力,有效提升了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陜西則通過發展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産業,減少了對傳統能源的依賴,推動了經濟的綠色轉型……沿黃各地區紛紛走出宜水則水、宜山則山,宜糧則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積極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品質發展新路子,為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持續完善黃河流域生態大保護大協同格局,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整體謀劃、多方協同,通過推動構建上下游貫通一體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強化流域統一規劃、統一治理、統一調度、統一管理,統籌水災害、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治理,深入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提升流域生態系統穩定性。例如,青海和山東構建起黃河生態保護聯合機制,黃河源頭生態觀測實現了向山東實時共用;河南與山東簽訂的《黃河流域(豫魯段)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實現了省內主要一級支流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全覆蓋;三江源地區不斷強化生態保護合作,推動跨流域重點生態功能區協同保護和修復,全面保護三江源地區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要素,恢復生物多樣性,水源涵養能力和服務功能持續增強,為築牢“中華水塔”貢獻力量。我們看到,黃河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正在形成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的局面,共同書寫著黃河流域的嶄新篇章。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要久久為功,一年一年推、一年一年抓落實。從“探索建立全流域、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健全水沙調節機制”,到“細化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産舉措”“穩步優化調整‘八七’分水方案”……實踐證明,唯有始終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埋頭苦幹、久久為功,方能齊心協力唱好新時代“黃河大合唱”,共繪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畫卷。
(作者:許曉東、陳奕博,分別係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