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理論中國>

堅持系統觀念 推進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

2023-07-25 16:34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俯瞰黃河若爾蓋縣唐克鎮段一角。新華社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堅持系統觀念,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深刻把握和科學運用,為統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高品質發展提供了科學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實現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協調把握和處理好所面臨的一系列重大關係。

1.實現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是一項系統性工程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流經9個省區,全長5464公里,是我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大河。黃河流域構成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地帶,黃淮海平原、汾渭平原、河套灌區是農産品主産區,糧食和肉類産量佔全國的1/3左右,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礎工業基地。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到黃河流域各省區進行考察,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強調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是一項系統性工程,要以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推動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體現了以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來整體推進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的系統思維。

從高品質發展的內涵看,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是一項系統性工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品質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用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實現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需要深入理解和把握高品質發展的內涵,立足流域各地區實際,一是實現創新發展,堅持創新創造,提高産業鏈創新鏈協同水準。二是實現協調發展,三江源、祁連山等生態功能重要的地區,就不宜發展産業經濟,主要是保護生態,涵養水源,創造更多生態産品。河套灌區、汾渭平原等糧食主産區要發展現代農業,把農産品品質提上去,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貢獻。區域中心城市等經濟發展條件好的地區要集約發展,提高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貧困地區要提高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準,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三是實現綠色發展,上游流經雪域高原、草場濕地,必須通過自然恢復和實施重大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強化水源涵養功能。中游流經黃土高原,自北向南穿行晉陜峽谷間,必須突出抓好黃土高原水土保持,加大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力度。下游河道多為“地上懸河”,必須推進濕地保護和生態治理,促進黃河下游河道生態功能提升和入海口生態環境改善。四是實現開放發展,要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提高對外開放水準,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五是實現共用發展,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從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導向認識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的系統性。實現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需要立足於全流域和生態系統的整體性,把黃河生態系統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來謀劃,更好尊重自然規律,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習近平總書記每到一地調研,對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都提出明確要求,給出精準定位。2019年8月在甘肅考察時指出,“甘肅是黃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和補給區,要首先擔負起黃河上游生態修復、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2019年9月在河南考察時強調“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把沿黃生態保護好,提升自然生態系統品質和穩定性”;2020年5月在山西考察時強調“要切實保護好、治理好汾河,再現古晉陽汾河晚渡的美景,讓一泓清水入黃河”;2020年6月在寧夏考察時提出“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先行區”;2021年6月在青海考察時強調“保護好青海生態環境,是‘國之大者’”;2021年10月在山東考察時指出,“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生態地位十分重要,要抓緊謀劃創建黃河口國家公園,科學論證、紮實推進”;2023年5月在陜西考察時要求“要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作為陜西高品質發展的基準線,嚴格執行黃河保護法和相關規劃,推進水土流失、荒漠化綜合治理,加強流域生態保護修復,深化農業面源污染、工業污染、城鄉生活污染防治和礦區生態環境整治,守護好黃河母親河”;2023年6月在內蒙古考察時強調“要全力打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以毛烏素沙地、庫布其沙漠、賀蘭山等為重點,全面實施區域性系統治理項目,加快沙化土地治理,保護修復河套平原河湖濕地和天然草原,增強防沙治沙和水源涵養能力”。

從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看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的系統性。一方面,黃河流域各省區應加強與國家重大戰略之間的互動,積極服務和融入國內大迴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一樣,是重大國家戰略”。黃河流域各省區應立足當地實際和長遠發展規劃,加大與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等地區協同發展的力度、廣度和深度,共促大迴圈,共謀大發展。另一方面,黃河流域各省區應積極服務和融入國內國際雙迴圈,“更加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在擴大對內對外開放中強動力、增活力,打開發展新天地”。

2.系統把握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面臨的重要關係

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作為系統工程,需要以系統觀念準確把握所面臨的保護和發展、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的關係,協調處理好所面臨的重大問題。

準確把握保護和發展的關係。把大保護作為關鍵任務,各省區、各部門協調解決好環境污染問題整治、深度節水控水、生態保護修復等重大難題,抓住水沙關係的“牛鼻子”,為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嚴格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規劃綱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統籌謀劃,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在生態保護的基礎上推進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必須加強頂層設計,建立完善相關制度和體制機制。分類培育發展蘭白西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關中城市群、晉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膠東半島城市群等區域城市群,發揮城市群輻射帶動作用,加快産業綠色低碳轉型,打造特色優勢産業,與鄉村振興實現聯動,加快城鄉一體化和産業融合發展,促進全流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抓住新一輪能源革命和科技革命帶來的良好機遇,在黃河流域佈局和發展新能源産業、新材料産業、新型裝備製造業,推進新興産業、清潔能源、綠色農畜産品、生態文化旅遊等産業和行業發展,實現産業結構綠色轉型升級。

準確把握全局和局部的關係。黃河流域各區域應跳出當地,跳出所在省區,跳出流域,站在全國高度認識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的重大意義,辯證看待全局和局部的關係。從黃河流域本身看,上游、中游、下游是局部,黃河流域是全局,必須站在全局高度推進局部治理,協同推進流域生態保護和治理。“上游産水區重在維護天然生態系統完整性,一體化保護高原高寒地區獨有生態系統,有序實行休養生息制度。要抓好上中游水土流失治理和荒漠化防治,推進流域綜合治理。要加強下游河道和灘區環境綜合治理,提高河口三角洲生物多樣性。要實施好環境污染綜合治理工程。”從黃河流域實現高品質發展和全國實現高品質發展的關係看,黃河流域各省區實現高品質發展是局部,全國實現高品質發展是全局,只有融入全國發展大局,才能更好實現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各省區應立足自身實際,發揮自身優勢,明確主攻方向,把握好黨中央確定的戰略定位,主動融入和服務全國發展大局。從生態文明建設看,美麗黃河是局部,美麗中國是全局,美麗黃河建設在美麗中國建設中具有至關重要地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得好不好,不僅關係美麗黃河的建成,也直接關係美麗中國的實現,必須紮實推進黃河大保護、大治理。

準確把握當前和長遠的關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要把握好當前和長遠的關係,放眼長遠認真研究,克服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的思想”。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是黨中央從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永續發展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黃河流域各省區都應堅持把保護黃河流域生態作為謀劃發展、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長遠目標,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現代化道路。各省區分階段實施的一系列相關政策舉措,必須既要利當前、也要謀長遠,統籌規劃、穩步推進。一是切實做好不同時期生態保護與環境治理工作。當前的重點是三江源生態保護和黃河中上游荒漠化治理,持續推進礦區生態修復和重化工業區污染源治理,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阻擊戰和黃河“幾字彎”攻堅戰。最終目標是建成黃河流域綠色生態長廊,形成集青山、綠水、密林、生態田園、碧湖、草原和可控沙地于一體的美麗黃河。二是穩步推進黃河流域産業綠色轉型。當前的重點是加快傳統産業的綠色轉型,持續推進煤炭等傳統能源的清潔開發與利用,大力發展綠色農業、新材料、新能源、新型裝備製造業等綠色産業,形成體現黃河流域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産業體系。三是不斷提升黃河流域民生福祉。當前重點是守住脫貧攻堅成果,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由於歷史、自然條件等原因,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特別是上中游地區和下游灘區,必須守住脫貧攻堅成果,通過頂層制度設計、産業轉型發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等逐步提升民生福祉,做到共同富裕道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作者:齊義軍,係內蒙古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