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黨的二十大之後的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把“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中華民族凝聚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不斷增強”作為未來五年我國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之一。這為新時代新征程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指明瞭前進方向。
對文化建設的前瞻性戰略性部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遇到了無數艱難困苦,但我們都挺過來、走過來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培育和發展了獨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克服困難、生生不息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中華文化既堅守本根又不斷與時俱進,使中華民族保持堅定的民族自信和強大的修復能力,形成共同的情感和價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同時,中華文明作為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續至今、從未中斷的文明,為世界貢獻了深刻的思想體系、豐富的科技文化藝術成果、獨特的制度創造,深刻影響了世界文明進程。古往今來,中華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響,靠的就是中華文化強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準確把握世界範圍內思想文化相互激蕩、我國社會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趨勢,在文化建設上採取一系列戰略性舉措,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誌性成果。我們黨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並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並明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把文化建設提升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度。新時代十年,我們確立和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文化事業日益繁榮,網路生態持續向好,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精神面貌更加奮發昂揚,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黨和國家事業全新局面提供了強大正能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文化是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重要內容,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支點,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是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的重要力量源泉。當前,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相比、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相比、與中華5000多年燦爛文明相比、與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相比,我國文化建設還存在一定差距。今後五年是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不斷滿足人民對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關鍵時期。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把“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中華民族凝聚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不斷增強”作為未來五年我國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之一,並對“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作出全面部署。這是根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基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新實踐新經驗,對我國文化建設進行的前瞻性戰略性部署。我們要以更強的擔當、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步伐。
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文化支撐
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我們要在不斷厚植現代化物質基礎、不斷夯實人民幸福生活物質條件的同時,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傳承中華文明。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要堅持把文化建設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更為牢固的思想引領、精神支撐、價值認同。
在思想引領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根本遵循。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下,我們進一步深化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和本質的認識,概括形成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提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處理好的若干重大關係,初步構建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系。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善於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取得新進展、新突破,強化政治領導,豐富戰略支撐,拓展實踐路徑,破解發展難題,激發動力活力,使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更加鮮明、優勢更加彰顯、前景更加光明。
在精神支撐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中國人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精神力量。文化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鬥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國人民勝利前行的強大精神力量。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注重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根鑄魂、啟智潤心,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充分利用好有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這一我國發展的戰略性有利條件,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廣泛凝聚起中華兒女團結奮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磅薄偉力。
在價值認同上,充分發揮中華文化重要作用,讓中國式現代化更為可感可親。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展現了不同於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來説明中國式現代化對世界的價值與意義、來展現中國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的價值主張和行動方略,事關中國式現代化能否贏得更多國際認同、能否獲得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以理服人、以情動人,讓國外民眾了解中國式現代化展現了現代化的另一幅圖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路徑選擇,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中國方案。
把創造文化精品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環節
黨的二十大報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出了5個方面的具體目標任務,即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完成這些任務,最重要的是創造更多文化精品,不斷為中華民族提供豐厚滋養、為世界文明貢獻華彩篇章。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社會主義文化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文化建設成效如何,人民是最終評判者。創造文化精品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産業快速發展,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不斷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朝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不斷前進。
堅持反映新時代的偉大變革、社會生活、精神風貌。偉大的文化精品都是時代的映射。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種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給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供了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文化建設要充分汲取這個偉大時代提供的豐富營養,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創造出無愧於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文化精品,全方位全景式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萬千氣象。
堅持天下情懷和民族特性相結合。文化建設要有雄心壯志,要創作更多反映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的優秀作品、塑造更多為世界所認知的當代中華文化形象。同時,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持文化的中華民族特性,在世界文化領域鮮明確立中國氣派、中國風範。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抵禦西方文化霸權,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更大主動。
(作者為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學術和編審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