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理論中國> 理論熱點>

建好用好村史館

2023-04-24 16:48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為我們建好用好村史館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村史館濃縮著一個村莊的過往,記錄著一個村莊的現在,寄託著一個村莊的未來,是收藏保護和開發利用村落歷史文化資源、宣傳展示村情村貌的公共文化服務場所,也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鄉村精神文明建設、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重要載體,更是傳承鄉土文化、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平臺。中辦國辦印發的《“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提出:“加強農耕文化保護傳承,支援建設村史館,修編村史、村志,開展村情教育。”新時代新征程,如何建好用好村史館,發揮其存史、資政、育人功能,在全面推進鄉村文化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

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村史館以其獨有的屬性滿足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健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升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水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從一定意義上説,村史館留存著鄉愁,是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具有重要情感屬性的場所。村史館用一幅幅圖片記錄進程,用一件件物品講述歷史,那些“老物件”的背後往往有著一段難忘的故事,不僅記錄著鄉村重要的歷史事件,也包含著普通群眾的記憶。可以説,村史館既是社會發展、時代變遷的見證,又是後人了解村史、尋根溯源的場所。從這個意義上説,村史館是傳承歷史文化、承載濃濃鄉愁、構築精神家園的新陣地,可以成為農村思想道德文化建設的新高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土文化的根不能斷,農村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新時代十年,廣大鄉村地區充分挖掘當地資源,著力打造一批以傳統文化、民俗風情、家風家訓、歷史典故、鄉賢名人為主題的村史館精品,努力把村史館建成記錄歷史、傳承文化的“博物館”,留住鄉愁、凝聚人心的“加油站”。同時也要看到,村史館建設中還存在定位不清晰、特色不突出、功能發揮弱等問題。新時代新征程,充分發揮村史館在鄉村文化振興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在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厘清定位,發揮村史館的存史、資政、育人功能。村史館建設的定位要準確,要接地氣、聚人氣,更好發揮功能作用。首先,村史館應該姓“史”,要緊緊抓住“史”的特性,堅持尊重歷史,注重梳理鄉村歷史。其次,村史館應源於百姓,服務於百姓。村史館要通過挖掘村史,充分展現豐富的鄉村文化,全面反映人民群眾的創業歷程,激發人民群眾對建設美好家園的使命感。只有厘清村史館的定位,才能真正因地制宜,結合鄉村特色,發揮人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建好村史館;才能不斷發揮村史館的存史、資政、育人功能,充分體現村史館延續鄉村文脈、保護鄉村文化形態、促進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作用。

深耕內容,展示村史館的地方特性。村史館建設應因地制宜,突出地方個性特色,避免“千村一面”,充分展示所屬鄉村的獨特氣質。無論是規模、樣式,還是內容、展陳,都不必追求整齊劃一,不應千篇一律。要深耕內容,讓每一個村史館都能充分展示所在鄉村的歷史沿革、村容村貌、人文特色、生活變遷、民俗風情、村民飲食、鄉土特産、名人賢士、傳説典故、奇特景觀等,全面反映鄉村的歷史變遷和時代風貌,特別是要生動反映新時代鄉村發展的成就。各地村史館建設要在提升鄉土味上多下功夫,用群眾視角深度挖掘具有本村特色的歷史,用獨特的文化符號記錄鄉村的發展變化,讓村史館成為鄉村文化記憶的重要載體。

創新形式,拓寬村史館的公共文化服務功能。村史館要真正體現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特性,關鍵在於提升其公共文化服務的精準性,以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為導向,開展豐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務活動,打造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可與村民服務中心、黨群活動中心、黨員電教中心、農家書屋等整合功能,發揮各自優勢,以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積極舉辦專題展覽、講座,積極主動承擔公共文化服務職能,豐富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可利用資訊數字技術,建設數字村史館,不斷提升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水準,讓村史館真正成為留住鄉愁、激活記憶、傳承文化的重要場所。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