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摘要

    城鄉統籌是要搞城鄉一體化,不能搞城鄉一致化,現在很多地方就是想把一體化搞成一致化,完全是一模一樣,這是錯的。真正的城鎮化,是看山外面水是鄉愁,也就意味説它也有差異化,這才能構成城鄉統籌的基礎。

嘉賓檔案

·易  鵬 盤古智庫理事長

·劉彥平 中國社科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 城市與房地産經濟研究室副主任

·主持人 龍煦菲

論壇簡介

·舉辦地點:中國網

·舉辦時間:2014年7月30日 14:00—16:00

專家言論

標題圖片
新農村建設不妨考慮“分散式”、“小規模” 用合適的​刻度處理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建設模式,要把握好度,就是説要用合適的一個刻度來處理新農村建設,既要有一定的規模,但不能有大規模,所以這個就是度的把握。所以,新農村發展應該是分散式、小規模的。

標題圖片
對故鄉的眷戀來自好的公共服務 新農村建設需要配套公共服務措施

  文化建設,包括醫療這一塊城鄉差距比較大,搞好公共服務,肯定能吸引人,美國很多有錢人就住在郊區。就成都而言,建好小規模的農村公共服務設施,肯定能吸引人留下來。

標題圖片
把農民“趕上樓”其實真不合適 城鎮化要推動一體化而不是一致化

    在全國看到不少地方,全是強迫把農村的要素從城市複製的結果,都不是很成功。因此,在城鎮化推進的過程中應該保持它的差異化,要推動城鎮一體化而不是一致化。

現場圖片

標題圖片

標題圖片

標題圖片

標題圖片

文字實錄

   為改變城鄉二元化結構,全國各個城市都對統籌城鄉的工作做了不同探索。當然也有一些城市在農村建設過程照搬城市模式,流失了農村的文化與風貌。該以什麼樣的形式科學推進統籌城鄉?

   易鵬:認為城鄉統籌很重要一點是推動城鄉一體化,而不是城鄉一支化,目前很多地方就是想把一體化變成一支化。他認為,看山外面水是鄉愁,也就意味著存在差異化。現在很多地方出現把農民“趕上樓”,像城市人一樣的生活。但是,需要明確一點,如果農村生長關係、生産方式沒有改變的情況話,把農民“趕上樓”,農民不適應這種生活方式。

   在全國看到不少地方強,全是強迫把農村的要素從城市複製的結果,都不是很成功。因此,在城鎮化推進的過程中應該保持它的差異化,要推動城鎮一體化而不是一支化。

   劉彥平:城鄉無論是風貌還是功能應該是有差異化的,現在城鄉建設上無論是經濟社會還是風貌上,都出現一些誤區,實際上是在以往城鎮化過程當中出現一些偏差,甚至是很嚴重的問題。過去強調把城市的功能,城市的風貌移植到農村複製到農村,這實際上是非常淺薄的。

   現在提出來新型城鎮化,包含了對以往城鎮化的反思,過去若干年裏頭,土地的城鎮化率遠遠高於人口城鎮化率。過去三十多年,土地城鎮化率是人口城鎮化率的四倍,也就表明在城鎮化的價值參照上,價值目標出現了問題。從發展模式上看,以往是城市規模的擴張,導致了大量的開發區、新城,但很多城市淪為空城,造成了資源極大浪費,也形成很多徵地土地的糾紛和矛盾,增加了社會不穩定因素。

   另外,過去城鎮化推進過程中是政府強制主導,村民意願參與的很少。所以,新型城鎮化是要轉到市場上。過去城鎮化的推進過程中對生態文明、鄉村文明的建設不夠重視,也因此付出了很大的環境代價。鄉村文化是一個不連續碎片化的,城市的文化也是一個斷層,過去城市入侵農村,城市通過土地,賣土地,徵收土地,含剝農村,剝奪農村,最後造成結果,一方面是城市病,擁堵,污染。另一方面是鄉村病,凋敝、衰敗、人口結構惡化,所以迫切需要一個城鄉雙贏的程度。

   易鵬:小規模,我個人認為新農村近來很多地方是小,而且投入不大。實際上我看過新農村建設,基本上一百戶到五百戶之間,一百戶大概也就是説平均一家三四口人。按照現在標準來説,西方很多國家設市的標準是兩到三千人,我們國家設市的標準較高,最近剛剛出臺標準是十萬人口以上。我們國家雖然人口比較多,但是設市的數量遠遠低於西方。所以,把農村稱為分散式小規模。

   為什麼是組團式,因為農村裏面主要生産方式還是農業發展,不管是種植業不管是樹木業,生産都有一個半徑,如果半徑太大,成本就會很高,也不方便。因為農民本身總體收入還不是很高的,全國平均農民大概是七千塊錢左右,成都是全國城鄉統籌做得比較好的,城鄉差異是比較小的,收入也比全國高的,但畢竟收入還不是非常高,農民生産關係生産方式決定它的收入不是很高,一定要低成本,所以小規模,既低成本收入,同時又能夠使得它能形成一定規模效益。

   因為,如果農村裏面太過於分散,一家一戶來做基礎設施,成本費用會很高,農村一個村佔地很多,而且人員消耗也很多,它的基礎設施投入也高,那麼小規模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種節約。所以,我説這種度的把握,就是説相識相宜的一個刻度來處理新農村建設,所以既要有一定的規模,但不能有大規模,所以這個就是度的把握。

   劉彥平:另外,我們還看到成都在闡釋自己的新農村建設的理念。其中,一直強調一個概念,就是鄉愁,就是對過往生活的記憶,對祖先生活的記憶,對故鄉的嚮往,懷念。認為過去有好多值得有價值紀念的東西,從我們的印象當中,什麼是農村呢?從自然風貌,自然空間上看,就是炊煙、牛羊、禾苗,有這樣的印象,就是果樹、瓜果,這樣一個印象。從空間上體現了文化空間和社會空間,就是農村的一些集市、風俗,包括辦紅白喜事、鄰里交往等等,都在這個空間裏面。

   我記得有一次到一個我們所謂的農村土地置換回遷農民的一個小區去調查,典型的困難,一個他們的房子分了好幾套,分了不少財産,但是沒有工作,遊手好閒。另外,發不起來的一個非常重要原因就是公共服務供應不足。剛才説到文化修行,包括它的醫療這一塊城鄉 差距比較大,目前它來做,公共服務引進城市,肯定是吸引人的,美國很多有錢人住在郊區,那麼同樣一點,就成都而言,小規模中間又有點規模的農村設施,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業肯定吸引人住得下來的原因,另外再加社會運輸的多元化。

   所以不能千層一面,千人一面,每個人都有選擇,有人願意住在農村的人,農村公共服務配套以後有人願意住到農村,所以實際上發展城鎮化階段有是有歷程化階段出現,很重要原因人希望在農村裏面體現生態之美,慢節奏之美,但是住哪兒主要有三個因素考慮,一個父母的看病,第二是自己的工作,第三是小孩的教育。

   其實,應該講究産業和公共服務,那麼現在有一些具備條件農村裏面,提供一些公共服務,就可以留下這些人,在成都是積極探索。但是有很多其他地方可以借鑒點經驗,第一,要建立一個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務;第二,學會一門新技術。遠端教育和遠端醫療是可以幫助農村提高公共服務水準。例如,在農村小學裏讀書,描寫故宮從文字來感覺,實際上現在3D技術或者網際網路技術,打開視頻一看,把故宮場景分得很清楚,即使沒有故宮但是如臨其境,這就教育的效果可能比以前看文字的效果好。當然我們不能往往都能達到,畢竟教育和公共服務畢竟是人人交流的東西,但是一定程度可以提高。所以我認為可以採用網際網路的技術,遠端技術來推動農村,成都新農村建設之中,應該説公共服務水準提高。

   易鵬:補充一個觀點,其實成都經濟總量現在全國排第八,但是現在有一點成都現在500強企業有250家,一半內的企業在成都,重要原因就是,城鄉統籌做得有特點,尤其是像美國企業、法國企業、歐洲企業或者外籍人他願意待在成都,他感覺在成都生活像在歐洲生活非常接近,這在全國城市當中間不太多的,尤其特大城市,所以它能夠找到一個熟悉感,這也是招商引資的軟實力。

   另外,成都空間生態較多樣化,住在成都的城市中心,離大樹木野生地只有70公里。成都最高的地方有5000多米,最低的地方只有300米,這個落差能形成多樣化。石家莊為什麼給人沒有太多的美感,因為他一眼望去是平原,沒有落差。但成都給你多樣性,你從不同面看成都,它有不同的姿態給你,所以為什麼説成都來了以後不想走,很多人想住在這個地方。我認為這就是成都的特點,城鄉統籌,城鄉多元,城鄉差異,陰陽平衡,這個角度都是很值得借鑒。

中國新世界 世界看成都

往期回顧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