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最好的生日禮物,恐怕不是清酒、吉他彈唱和巴厘島美景,而是俄羅斯20年持之以恒的醫改成就。俄羅斯衛生部長近日宣佈,俄羅斯公民將永遠在國內免費享受醫療服務,而且保證醫療服務項目每年都會增加。
近期,“俄羅斯免費醫療”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國家衛計委國際合作司司長任明輝稱免費醫療根本不存在後,衛計委體制改革司司長梁萬年又稱,醫療服務完全免費,不僅不符合醫療衛生規律,而且會造成醫療資源浪費,在輿論場引起了不小反響。
俄羅斯免費醫療沒那麼美好
俄羅斯的全民免費醫療,仍是基本的醫療保障。從政府投入來説,俄羅斯的醫療開支佔GDP的比例,雖然已從2008年的3.5%上升到今年預計的4.7%,但只有達到6%,俄羅斯的醫療水準才可以達到歐洲的平均水準。
俄羅斯實現免費是一個難以兌現的承諾。首先就是財政的問題,也就是説錢從哪來。免費醫療建立在高稅收的基礎上,這一點在當下的俄羅斯很難以實現。俄羅斯二十年轉型帶來今天充斥著寡頭經濟、壟斷企業、影子經濟和有組織犯罪,能否有效地徵稅都尚有疑問,更何況還要加稅。如果俄羅斯政府需要提高稅收,不僅大企業主不答應,選民也會用選票表示抗議。其次俄羅斯,領土過於龐大,人口過於分散。俄羅斯大部分人居住在城市之中,但是俄羅斯城市人口超過150萬的僅有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兩座,這就意味著人口的大多數是居住于數量龐大的中小城市,人口分佈如此分散使得公共醫療開支成倍增長,加上少數人生活在極寒地帶,條件如果要實現同等水準的醫療保障,那麼開支也必然會大大增長。
所以俄羅斯實現免費醫療並非不可能的事情,只是免費的醫療只能維持極低的水準,這樣的免費醫療容易實現,但是幾乎沒有什麼意義。[詳細]
醫療本就不是免費的午餐
世界衛生組織早就提出和論證了免費醫療的可行性,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目標其實就是基本的免費醫療。
就“俄羅斯免費醫療”話題,國家衛計委國際司司長任明輝表示,真正的免費醫療制度根本不存在。各國不是由稅收支援,就是個人和企業支付,通過共同或單獨繳費的醫療保險或社會保險解決醫療費用的問題,“從來沒有免費的午餐”。
因為無論是由稅收支援,還是個人和企業支付,或是國家承擔,最終都需要成本付出。看上去的免費,還是要老百姓通過納稅來支付。這點小道理並非公眾不懂,也不需要進行常識性普及,民意訴求的是,如何通過更為科學的體系構架,讓醫療的成本得到下降,讓“看病貴”成為歷史。[詳細]
“資源浪費説”確實存在
國家衛生計生委體制改革司司長梁萬年指出,在醫療衛生服務上,沒有一個國家是完全免費的。即便有個別國家推行所謂的“免費醫療”,也不是全部免費,而是有限定的項目和類別的。醫療服務全免費,不僅不符合醫療衛生規律,而且會造成醫療資源浪費。
完全免費醫療是巨大浪費,此言一點不虛假。不過,這並不是説全民完全免費醫療,而是官員的公費醫療。
據報道,部分領導幹部職務消費呈現出鋪張浪費、揮金如土的惡性態勢,一個地市級副職每年職務消費40萬以上、經濟好的要100萬以上,尤其是個別單位領導幹部公私不分、集體性職務消費等腐敗行為,造成公共財政奢侈浪費驚人,亟待重拳遏制。
既然如此,就應該改革公費醫療,促進醫療資源和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和公平化,就顯得更加迫切。事實上,這也是反對官僚主義的需要,公眾拭目以待。[詳細]
"真正免費醫療制度"的民意訴求
不管怎樣,我們探討各國醫療制度的利弊,歸根結底是為了完善和推進我國的醫療制度。以此為標準進行比較,我國的醫療保障體系建設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否認,新醫改的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正如日前的一項調查所顯示,新醫改4年多以來階段性成效不明顯,超9成被訪者認為看病費用仍居高不下,87.4%的人表示看病更貴了。
人人平等、方便地獲得醫療服務,並控制費用的合理增長——這才是免費醫療爭議中所蘊含的最真實的民意訴求。換言之,確保醫改的加速推進,才是當務之急。
因為沒多少人真的相信有免費醫療,更多地不過是期望醫療負擔能夠與居民基本收入相匹配。一是醫療保障應具有公平的特質,即公民在醫療面前人人平等;二是醫療回歸到公益的軌道,一方面公共財政加大對公立醫院的投入,另一方面醫改要切割利益的掣肘,清除附著在藥品上層層牟利的行為,醫療回歸到“以技養醫”的模式上來;三是建立大病保障機制和特殊病種藥品研發扶持機制,有效引入社會救助、商業保險和加大財政投入,為特殊的人群提供庇護,規避醫療費用超高的社會風險。[詳細]
(編輯:楊公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