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摘要

    在中國躍居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以及美國高調重返亞太的背景下,建設海洋強國是中國海洋權益維護和拓展的題中之意。2012年在我國海洋事業發展史上極不尋常,2013年,既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建設海洋強國的夢想開啟之年。

嘉賓檔案

論壇簡介

要點導讀

觀點爭鳴

蕭漢強
蕭漢強:維護海洋權益觀念發生歷史性轉變    2012年是中華民族海洋意識空前高漲的一年,從一味忍讓克制到寸步必爭,從被“蠶食”到“反蠶食”,使維護海洋權益的形勢發生了歷史性的轉變,可以説是里程碑式的變化。中國的海洋權益要靠中華民族的共同奮鬥,不斷抗爭才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陳向陽
陳向陽:防止與周邊國家的爭端被他國利用    我們的周邊海域形勢不是孤立的,稍不留神就有可能造成四面樹敵的態勢,從北到南都存在這一危險,所以我們應該自覺地避免和防止産生“三海聯動”效應,防止我們與周邊國家的爭端被美國利用,不能四面出擊,否則處境是很被動的。

論壇實錄

曹林:歡迎大家來到中國網舉辦的“展望海洋強國夢”的專家論壇。今天的兩位論壇嘉賓是:國土資源部海洋辦原副主任、海洋法專家蕭漢強老師,蕭老師歡迎您的到來,另一位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副所長的陳向陽博士,歡迎您。

十八大報告中談到建設海洋強國,海洋戰略,其實我們對海洋還了解非常淺,對海洋的開發也停留在淺海的層面。怎麼維護海洋權益,發展海洋經濟呢?怎麼深入理解海洋強國戰略呢?今天我們請兩位專家深入談一下,關於中國的海洋強國夢這樣一個非常現實的話題。

首先我們談談海洋權益,其實一直以來,我們中國人對海洋權益的了解非常少,這與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相關,我們的歷史、地理,我們的文學都停留在非常淺的層面,很少關於海洋權益這方面的知識和教育。

去年是中國關於跟周邊國家在海洋權益上衝突非常多的一年,無論是中日的釣魚島爭端還是跟菲律賓在黃岩島主權問題上的衝突,甚至在今年新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臺之後,他的發言有可能是讓中日釣魚島爭端有升級的趨向。首先請陳向陽老師談談我們該如何維護海洋權益。

陳向陽:首先,作為開場白,我想談一下為什麼海洋權益在如今越來越受到重視。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海洋經濟的發展。1月17日,國務院已經發佈了《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十八大”提出,2020年要GDP總量和每人平均收入都要翻番,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現在陸地方向,除了往西部,往內地拓展以外,可以説空間比較優先,那麼現在的陽光,大家都一致的朝向海洋,所以我們正在迎來海洋經濟大發展的時代,這是第一個誘因和動力資源。

第二是我們周邊環境和一系列鄰國,包括比較麻煩的鄰國的海洋安全形勢是很嚴峻的,甚至是很敏感的。根據《海洋法》相關規定的劃分,有領海,有專屬經濟區,有外大陸架,不同的距離權利性質是不一樣,領海是屬於主權的,排他性的,在其他海域,隨著距離的拓展,權益的性質發生變化,主權派生的附屬的權益,更多是行政管轄的權益,與主權不是一回事,包括資源,能源,海上通道等等,這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下面我們還會詳細討論,這裡不過多展開了。

第三是更高層面的,從現在開始,面向未來的國際戰略競爭,綜合了海洋經濟和海洋安全,要在海洋這一領域上展開戰略博弈。從歷史上看大國的崛起,大國的興衰可以説是海洋決定成敗,中國在這方面是有深刻教訓的。

2013年,中國周邊海洋形勢,主要包括幾個方向的因素:美國、日本,以及東南亞。

2012年是中國的海洋年,上半年南海黃岩島主權的爭議,下半年是釣魚島主權爭議,從去年9月10號開始一直到現在,事態仍在繼續。2013年,從總體來看,中國周邊的海洋形勢是嚴峻複雜。

首先看日本方面,安倍晉三上臺後推行的所謂的戰略外交,與越南、緬甸等國相互借重,牽制中國;另外,日本的自民黨底氣很足,日本有向“右”走的趨勢,民意也高漲,對安倍寄予厚望,希望日本能夠觸底反彈。可以從這些因素中看出形勢的複雜性,安倍是來者不善,所以我們要有思想準備,要沉住氣。

第二是美國的因素,奧巴馬的第二任期已經開始,雖然面臨內外很多因素的牽制,特別是中東、敘利亞、馬利,還有伊朗等等都是一塌糊塗;國內的問題也是一大堆,剛從財政懸崖撤出來,問題債務又要達到上限了;另外,奧巴馬的內閣成員大換血,他的國防部長和國務卿克裏都是參加過越戰的,深知戰爭的厲害,而奧巴馬對亞太情有獨鍾,還會繼續推行重返亞太戰略,因為現在亞太是世界經濟中心,美國主要對手或者競爭者非中國莫屬,所以他從戰略的考量出發,在一定程度上,會將重點從阿富汗、伊拉克轉向亞太,美國的戰略中心會繼續東移。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講,美國國安團隊,國防部長,國務卿,中情局局長大換血,這個新的團隊比希拉裏和帕內塔可能更務實一些,在重返亞太和戰略東移的過程中,相對來講可能會稍微顧及一些中國的感受。

這兩大因素決定中國在2013年海洋方向不會消停,樹欲靜而風不止。

與此同時,美國在中國和鄰國的海洋爭端中越來越處於兩難境地:一方面,美國要牽制中國,從二戰一直到現在,美國是海上霸主,因此對我們發展海洋強國戰略比較敏感。於是,美國就要利用中國和鄰國的矛盾強化美日同盟、美韓同盟等等,還要攪局,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因素就很關鍵,處於操控的,非常有利的位置。另外一方面,美國現在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借助中國的力量,特別在經濟上,目前,中國仍然是美國國債的第一大債權人。當然在亞太區域很有意思的現象是,全世界前三大經濟體,第二大和第三大經濟體為釣魚島鬧得不可開交,第一大經濟體美國作壁上觀,中國和日本購買美國的國債,形成這種微妙的態勢。美國一方面要利用中日矛盾牽制中國,另一方面,他還唯恐自己被盟友日本利用,特別是眼下在釣魚島問題上被日本拖下水,因此現在美國在釣魚島問題上比較焦慮。所以,我們要全面掌握情況,美國雖然利用日本牽制中國,但是美日絕對不是鐵板一塊。我們要善於利用這種微妙的態勢,美國因素不完全是一個消極因素,是可以做文章的。美國對日本民主主義者和右翼非常不滿,實際上,日本的右翼如果走過線的話,挑戰的就是美國,那麼日本走得越強硬,美國的兩難境地就越發突出,從而反制日本。

關於日本方面,安倍最近搞了一系列動作:派特使到南韓見新總統,向北約秘書長遞交親筆信,他的意圖很清楚,就是與南韓存在獨島之爭,對俄羅斯存在北方四島之爭,現在日本想改變這個局面,然後南下東南亞,特別是菲律賓和越南,他們有所謂的共同的威脅,共同的挑戰,在釣魚島問題上,在黃岩島和南沙問題上都一拍即合,但我認為拼湊包圍中國的“包圍圈”,搞菱形的民主價值觀聯盟,不過是一廂情願,難有作為的。日本最大的市場是中國,中日之間的矛盾美國不會替日本買單,所以對於日本現在很多的讓我們鬧心的舉動,大可以一笑了之,當然我們會妥善地、週全地、週密地應對。

最後,還有東南亞的問題,我們講海洋形勢比較複雜,其中一個因素就是目前東南亞出現了一個新情況,目前新的輪值主席國東盟輪到了汶萊,並且東盟秘書長換了越南的前外長,越南跟中國在南海問題上是存在爭議的,在很大程度上,東盟國家抱團向我們施壓,搞南海行為準則,可能會使我們壓力上升,但是也不儘然。去年的南海問題也表明東盟國家各有各的利益,海洋國家和中南半島國家的利益也不一樣,他們也做不到鐵板一塊。隨著一些新的情況出現,包括美國的推動,菲律賓和越南,尤其是菲律賓的一意孤行並沒有得到有效的反制。因此2013年南海也不會風平浪靜,我們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和突發事件。

需要強調的是,中國海洋方向主要是近海,也就是黃海、東海和南海,東海南海是安全的問題,主權的問題,層次更加複雜,黃海相對情況好些,主要是漁業的問題,更多是漁業民事,包括漁權問題和漁民問題,總體是可控的,並且中韓有這方面的處理機制。現在朝鮮半島的南韓和朝鮮都換了新政權,他們在西海也就是黃海,在2013年也將是關注的焦點。

所以總體上來講, 2013年中國海洋,除了海洋經濟,海洋安全,海洋外交,中國面臨的工作也好,形勢也好,任務也好,是非常嚴重的。

去年以來,我們遇到很多麻煩,但這也使得我們應對危機的能力在實戰中得到檢驗,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並且還在繼續的發展,這就是多管齊下、綜合施策的“組合拳”,我們處理跟鄰國的爭端是有這樣一個“工具箱”:

第一是外交,強調談判、協商、對話,這是道義制高點,是必不可少的,這是中國外交政策一貫的姿態。

第二,在外交方面,中國是祖師爺,日本應該説是一個小學生,搞“合縱連橫”我們是最正宗的,現在小學生跟祖師爺玩拉幫結派,不亦樂乎。應該説,我們在海洋外交方面,也可以合縱聯盟。現在除了海洋爭端之外,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問題,因此要區分清楚誰是對手,誰是朋友,誰是潛在朋友,我們可以利用與爭取的中間方又是誰。

曹林:敵人的敵人就是我們的盟友。

陳向陽:從現在的形勢看,我們的直接對手,一個是日本,一個是菲律賓和越南,當然他們在不同的重量級,日本是重量級,菲律賓和越南是輕量級的。但也不光是我們跟這些國家有爭端,日本和俄羅斯也有北方四島的領土爭端,日俄之間有矛盾;南韓和日本矛盾更大,獨島的問題也是歷史的問題。

曹林:我曾經跟南韓人交流過,他們情感上是站在中國這一邊,但是他要支援中國的話,就等於支援日本佔有獨島了。

陳向陽:南韓的輿論對於安倍的右傾,對於日本的右傾,包括修改和平憲法,加強集體自衛權,否認歷史等等,南韓是非常反感的,在這個方面來講,南韓跟中國完全是可以有共同語言的;還有東盟其他國家,比如柬埔寨、印尼這樣中立國家都是可以爭取的對象,所以我們在海洋爭端中也要縱橫捭闔,不要把自己孤立起來,這是一個。

第三個應對策略,現在國家海洋局的中國海監的南海、東海分支機構等,以他們為主的海洋執法逐漸得到強化,我們的行政管轄,包括巡航不僅要常態化,更要立體化,要有船還要有飛機。

第四,我們的法律方面,包括海洋法,國際法,還有習慣法等等,也是相對薄弱環節,是需要加強的。現在世界跟以前不一樣了,以前是強權即公理,現在不僅要有實力還要有法律武器,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對法律的研究。

第五,我們更強的應對工具是經濟杠桿。日本的經濟去年是負增長,今年世行最新的經濟數據顯示,日本經濟增長是0.8%,中國是8.4%,所以擺在安倍面前的難題,第一位並不是釣魚島,而是經濟。眼前是三月份的參議院選舉,經濟和財政的問題就會非常棘手,日本的債務等問題想要脫困根本無法回避中國,如果回避中國就等於經濟自殺。

第六,還有公共外交的手段,包括對國際話語權的輿論爭奪戰。現在日本倒打一耙,聲稱責任是中國一方,是中國在挑釁,所以我們必須撥亂反正,要在國際輿論上,包括所謂的西方主流媒體上做文章。現在已經有一定的成效,比如在釣魚島的問題上,以前外界一直被矇騙了,日本所謂的“實際控制”是一個假像。現在國際社會越來越多意識到,日本對釣魚島並沒有不可質疑的所謂的管轄權,這是中日之間的一個爭端。

最後一手就是軍事。中國人的習慣是先禮後兵,一方面要威懾,比如演習新式武器,這方面有很完善的準備,具體到釣魚島問題上有這麼幾條:第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是我們一貫堅持的作風;第二,堅持不打第一槍,佔領道義制高點,不要被一小部分逞一時之快的民意忽悠;

最後,要顧及到國內大局,一涉及到中日關係的,比如釣魚島爭端、參拜靖國神社,國內就容易出問題,出現打砸搶燒,遊行示威。這是我們需要反思的問題——極端民族主義情緒膨脹,表面上好像是愛國,實際是誤國,其影響非常負面。

十八大之後新的中央領導班子上臺,2013年是要開新局的。現在世界經濟行情不好,國內也有這樣那樣問題,要反腐敗,轉作風,要深化改革,尤其是重要領域的實質性的改革,要講政治,有大局意識,越是複雜的時候越要保持冷靜,不要輕舉妄動。所以歸結起來,就是在現在嚴峻的甚至是對峙的僵持階段,你來我往甚至短兵相接,我們要加強危機管控,預備有限的衝突,做到摩擦可控,不輕易出手但是要有充分準備。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的周邊海域形勢不是孤立的,稍不留神就有可能造成四面樹敵的態勢,從北到南都存在這個問題,所以我們應該自覺地避免和防止産生“三海聯動”效應,防止我們與周邊國家的爭端被美國利用,不能四面出擊,否則處境是很被動的。

最後我要講的是,什麼情況下,我們會採取武力手段維護我們的海洋權益。關於海洋維權的問題,其實不光包括領海,還有島嶼本身。作為學術討論,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種情況可能迫使我們採取那種極端手段,或者是強烈的手段:第一,就是日本進一步改變釣魚島的現狀,包括在島上駐人,或者建新的設施,我們肯定不會坐視;第二,中國的艦機,海監船和飛機,發生由日本引發的衝撞,我們肯定要進行毫不客氣、毫不手軟的反制;第三種情況,日本已經以所謂國內法的形式,將釣魚島從私人手裏轉到中央政府手裏,如果在這方面再得寸進尺的話,我們也是不答應的,我們會強烈的反制。

曹林:講的非常全面,釣魚島問題涉及到海權維護的衝突,是非常複雜的,不是喊一兩句口號“釣魚島是中國的!”就會起到效果。這不僅是兩個國家之間的問題,同時也涉及到其他很多國家,不僅關係到軍事問題,還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問題,需要我們有外交的政治的智慧面對這樣的衝突,關於海權的問題,不僅是外交問題,情感問題,更是法律問題。蕭漢強老師是怎麼看待中國跟一些國家在島嶼上發生衝突的時候,應該依據怎樣的法律框架維護自己的海洋權益?有請蕭老師做詳細的發言。

蕭漢強:首先要澄清,爭端的激化不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生效造成的。海洋是人類資源寶庫,大陸氣候的調節器,人類生存的第二個大空間,人類大規模進入太空之前,首先要開發海洋。21世紀是海洋大開發時代,也是“藍色圈地”運動蜂擁而起的時代。要振興中華,首先要振興海洋,建設海洋強國。中國的海洋權益要靠中華民族的共同奮鬥,只有不斷抗爭才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從1969-1994年,中國自始至終參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國際海底制度》的起草過程,為《公約》的順利通過和生效作出很大貢獻。公約關於大陸架自然延伸原則、公平解決海域劃界原則、島嶼制度和海域的歷史性權益的規定對我國海洋權益都是有利的。但是,由於上世紀60-90年代,人們海洋意識淡薄,忽視了中國自身的海洋權益面臨的問題,甚至在很長一段時期強調“維穩”而放棄維權,以致“島嶼被侵佔、海域被瓜分、資源被掠奪”,出現“小國欺負大國,弱國侵犯強國”的怪現象。

我認為,2012年是中華民族海洋意識空前高漲的一年,從一味忍讓克制到寸步必爭,從被“蠶食”到“反蠶食”,使維護海洋權益的形勢發生了歷史性的轉變,可以説是里程碑式的變化。今年是《開羅宣言》發表70週年,要發揮“公共外交”的作用,繼續為落實二戰後的歷史安排,作出我們的貢獻。

另外,我還想説一下目前中國與一些周邊國家發生了一些海權爭議。從短期內表面上看,外交方面似乎有些被動,但形勢正在變化。我們要爭取實現周邊爭議海域的“共同開發”,既有利於我國對能源的迫切需求,也有利於緩解島礁歸屬和海域劃界爭端矛盾的激化。當前,中國與周邊國家間缺乏“共同開發”的政治基礎,而通過自主開發,迫使周邊國家接受“共同開發”,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為此我建議:

第一,建議要號召全國各族人民,大力提高海洋意識,熱愛海洋國土,增強維護海洋權益的觀念,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步伐;

第二,建議要儘快設立國家層面的海洋協調機構,協調外交、軍事、涉海部門、沿海省市(自治區)和港澳臺的重大海洋事務,譬如:設立“全國海洋事務委員會”,由國家領導人親自挂帥,下設辦事機構和諮詢中心,為加快海洋保護、開發和維權及時決策;

第三,建議要儘快設立全國性海洋發展基金,類似教育和科研基金,保證每年國家財政收入的1%以上(按2011年計約人民幣1000億元),用於海洋科技探測、資源調查、海島基礎設施建設、海洋綜合管理、海洋環境保護和災害治理;

第四,建議要有國家的海洋發展戰略和完善國家海洋法律制度建設;

第五,建議要像載人航太一樣,軍民合作,發展海洋高新技術及其産業化,認真落實陸海統籌方針,促進海洋經濟更快發展;

第六,建議要提供更多海洋開發的優惠政策,包括油氣開發、漁業捕撈、海洋新能源研發、海洋旅遊業、海水淡化和海水綜合利用的稅收減免或獎勵政策等等。

曹林:感謝蕭老的發言,現在休息十分鐘。

(中場休息)

曹林:稍作休息之後,我們的“展望海洋強國夢”專家論壇繼續進行。關於海洋經濟的,政治經濟都是聯繫在一起,平常人對海洋經濟是非常有限的,吃海鮮,潛水,能不能談談內海,對國家經濟發展戰略是有很大的關係。

蕭漢強:十八大提出發展海洋經濟,海洋經濟的範圍也是很廣的,而且在不斷擴大,現在國家海洋局在統計海洋經濟的産值時一般包括13個部門,包括了傳統的海上捕撈漁業、海上交通、海上旅遊、海洋鹽業,這都是比較傳統的海洋産業,現在海洋經濟已經擴大了深海油氣的開發,海洋生物,海洋醫藥,海洋風能,太陽能,海上新能源的開發,包括潮汐發電,溫差發電,海洋波浪發電,這都屬於新型的海洋經濟。

海洋的旅遊現在也是已經不僅僅是在近海旅遊了,海洋的洲際旅遊,長途旅遊,海洋經濟實際上還包括科技的進步,包括軍事技術的提升,也包括海洋空間的利益,比如海洋可以搞填海造機場,新加坡和香港的機場都是從海上填的,填海造地,我們現在也準備在南海要建油氣勘探的後備基地,在珊瑚礁上建機場,建深水碼頭,建油庫,以及在海上還要搞海水淡化,綜合利用,海洋經濟的範圍很廣,包括開展西沙的旅遊,等等。

我們現在所説的年産5萬億元,實際上不到我國GDP的9.8%,昨天剛公佈的海洋規劃,可能要超過10%,這個有可能,肯定會突破。日本和西歐國家的海洋經濟都超過了整個GDP的30%,所以説我們要在海洋經濟上要趕超世界發達國家的水準,也確實是很長的路要走。目前我國的海洋經濟的發展,包括海洋的科技、海洋的産業化,當然現在已經有一些在世界是比較先進的,比如講我們的蛟龍號已經突破了7000米了,我們的第一艘航母“遼寧號”已經下水了,也反映出我們海軍在海洋技術上的突破,另外,我們的風能,太陽能,海洋的捕撈技術等等都已經在提高了。

但是,總的來説,我們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相對來説還是比較大的,估計海洋産業跟發達國家比至少差了20年,表現三個方面。第一,我國海洋探測技術和深海資源開發裝備的研發技術,剛剛起步;第二,我們的海洋産業雖然達到5萬億元,佔到GDP的將近9.8%,但是主要是傳統産業,新能源技術和海洋高新技術産業化比例很低;第三,我們的海洋經濟落後的方面還 體現在,不管是科技人才,還是海洋管理水準都還不夠高,我國海洋經濟沒有明確的戰略目標和發展海洋經濟的長遠規劃、缺少激勵政策機制保障,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曹林:最後談海洋強國夢,今年也寫進十八大報告,過去一直是傳統觀念,重陸輕海的,現在已經在轉變了,很多時候我們空談海洋強國一直沒有一個標準,標準是什麼,我們要成為海洋強國這個標準是什麼,符合哪些方麵條件,陳老師是不是可以談談,我們應該有怎樣一個標準,才會想到離這個標準有多少,才能照著這個目標去努力。

陳向陽:現在發展海洋經濟的態勢很好,發展海洋經濟的積極性也很高,但是也有些歷史上的教訓要吸取,就是不要搞大躍進,不要搞浮誇風、放衛星。因為海洋是一個很脆弱的環境,我們要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海洋經濟的發展,高度重視環保和海洋生態,別只是盯著我們2013年要多少産值,應該要有更長遠的規劃。

實現我們的“海洋強國夢”,我認為,有幾方面是需要注意的。

第一,要有追趕的目標,因為我們在這方面確實遲到了,是後來者,想要後來居上沒有那麼容易,再想分一杯羹與重新洗牌談何容易,因此要靠實力,也靠我們戰略謀劃和體制機制。從這個角度講,我們跟美國、俄羅斯等一些強國相比,應該説差距是很明顯的,一方面主要體現在體制上的差距,我們海洋涉及面很廣,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協調體制,而在這方面我們剛起步,仍然還是“九龍治海”的現狀,甚至相互掣肘、各自為政,雖然已經有所改觀,但是還是要繼續在體制問題上磨合。另一方面是意識上的問題,2012年是我國海洋權益強化的一年,許多島嶼國家有與生俱來的海洋意識,我們是陸地國家,海洋意識先天不足。另外差距還體現在戰略謀劃上,搞海洋戰略需要一個行動指南,如果你沒有指南就是無的放矢,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成不了大氣候。

第二,中國的“海洋強國”夢到底是什麼?必須要明確,我們的“海洋強國”夢跟歷史上的美利堅的,大不列顛的,俄國的,日本的都不一樣。我們不能走老路,時代不一樣了,那種地理大發現、殖民、掠奪、擴張,最後炮艦外交那樣的老路已經行不通了。中國的海洋強國或者叫海洋崛起,是我們民族復興、中國崛起的應有之義,是其中的關鍵一環,是附屬於整個的崛起大戰略的,因此總體上,要走和平發展的、有別於列強老路的新路與正道。我們處在全球化的時代,所以我們的理念要先進,海洋是人類共同的財産,不要那種稱霸海洋、瓜分海洋的意識,要弘揚“和諧海洋”、互利共贏的新理念。

最後,要兼顧好我們的近海和遠洋。近海問題扎堆,遠洋我們在索馬利亞、在印度洋護航。剛才講到北冰洋,北極,南極,太平洋國際海底。這些遠洋的利益和近海的問題要兼顧,不要顧此失彼,我們重要問題還是在家門口,要集中精力、重點把家門口的問題打理好。

蕭漢強:海洋強國夢要用數字地球來説的話,首先,海洋經濟在我們的國民經濟中應成為支柱産業,沿海省市區的GDP應該超過陸地的GDP;第二,海洋的科技水準至少應該接近或者超過陸地的科技開發水準;第三,就是涉及到海洋權益的問題,還是涉及到實力,海洋的實力如果沒有達到世界強國的水準,我們的海洋權益就沒法保證,海洋強國就是一句空話,就是一個沒法實現的夢。沒有強大的實力做後盾,中國13億人民如何去分享公海、國際海底、南極和北冰洋的人類共同繼承財産?

所以説,建設海洋強國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前提和基礎,中國的海洋權益得不到保障,中國夢就是沒有實現的可能,所以説如果還説要有一種數字概念的話,那就是我們的深潛技術不單單要超過7000米,我們還要超過11000米,無論是我們的管轄海域還是國際海底區域,南極和北冰洋,所有的國際航道中國人都能夠到達,自由暢通地航行,我們不是海洋霸權擴張,但是這就是我們的利益所在。我們的國防長期以來是近海自衛防禦的,但是我們現在不可能僅在家門口防守,就像我們到索馬利亞,亞丁灣一樣,要走出去。我們的投資到海外,我們的海軍也要跟上去,這不是擴張,是中國人的利益趨勢,我們要爭得人人有一份公平的海洋權益,要有主動進取精神,所以要有積極的防禦戰略思想。

另外,海軍要向藍色海軍發展,為什麼中國人在全世界到處都有,很早之前就到了美洲,到了澳大利亞,到了東南亞。上個世紀初,華人佔馬來西亞50%的人口數量,經過近一個世紀以後,現在華人只佔五分之一,為什麼呢?因為在東南亞國家的公檢法系統,華人都很難參與,所以中國人到海外以後,都不像西方國家升旗、放炮,宣佈佔領,我們不提倡這個思想,但是對海洋的重視,我們確實應該向西方國家學習。

不堅持海權,就沒有中華民族的海洋利益,所以説維護海洋權益,首先全民要增強海洋意識,同時,國家實力必須是世界一流的,科技必須是一流的,經濟必須是一流的,當中國的GDP超過美國或者接近美國,科技達到世界水準,軍力達到美俄的水準,我們的海洋強國就可以水到渠成了。

曹林:蕭老剛才説,2012年是中國公民海洋意識大大提升的一年,很大程度上,大家的海洋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今天的“展望海洋強國夢”論壇達到了一個目的,就是提升了我們對海洋權益,對於海洋意識的重要性,通過這樣一個研討強化了海權,強化了對海洋強國的認知,我覺得非常成功,感謝大家,感謝兩位老師。本期論壇到此結束。

往期回顧

“展望海洋強國夢”論壇現場標題圖片

論壇嘉賓 蕭漢強標題圖片

論壇嘉賓 陳向陽標題圖片

論壇主持人 曹 林曹林:《中國青年報》評論部副主任(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