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酒之爭裏的政治關聯
    無論是茅臺鍥而不捨的申請“國酒”商標,還是各大酒廠群起而攻之,都是正當的市場競爭行為。平衡這種競爭要依靠健全的法律法規以及正常的執行。因此在産生糾紛時,一切按規矩辦事,自然就不怕此類爭議。
國酒商標

7月20日,貴州茅臺申請的“國酒茅臺”商標通過國家工商總局初審,在三個月公告期內如果沒有異議或者異議無效,茅臺將“轉正”成為法理意義上的國酒,也是我國首個有“國+通用名稱”商標的商品。據悉,貴州茅臺此前曾申請“國酒茅臺”商標9次,均被駁回。

這一消息傳出,引發行業強烈反彈。數家業內白酒巨頭表示,茅臺這一行動已經引起公憤,引發不正當競爭,稍晚或將有具體行動。

8月6日,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下的商標局遞交了商標異議申請書,矛頭直指貴州茅臺申請“國酒茅臺”商標初審通過一事。

8月7日,杜康酒業在官方網站和微網志上發佈反對國酒茅臺申請商標的“十問檄文”。 眾酒廠圍剿茅臺,國酒名號之爭進入白熱化。而古井貢酒表態力挺茅臺,國酒之爭演化出兩大陣營。

8月9日,貴州省副省長蒙啟良表示,我國白酒品牌中“國”字號早有先例,茅臺作為企業申請商標引發爭議不可理解,茅臺酒價格偏高也是因為品質好備受追捧所致,不應妖魔化茅臺品牌。

“國酒”爭議升級為行業圍剿戰

國酒茅臺商標

茅臺的“國酒茅臺”商標在7月20日通過國家工商總局初審之後便引起輿論的質疑,而其他白酒企業更是表示強烈反對,但是由於國家工商總局、茅臺酒廠沒有回應,已經提出質疑的酒企也沒有具體行動,因此媒體給予的關注度不高,新聞報道量相對較少。

8月6日,汾酒今日正式提交商標異議書,矛頭直指“國酒茅臺”, 杜康酒業也在之後發佈 “十問檄文”,茅臺成了同行靶子,眾酒廠對茅臺註冊“國酒”商標的圍剿戰正式拉開帷幕。媒體輿論也迅速升溫,在8月7日達到第一個峰值。

媒體報道方向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對眾酒廠的圍剿情況做深度報道;揭示商標之爭背後的利益鏈;對茅臺申請國酒的批評性評論。媒體評論的輿論導向是一邊倒的批評。雖然眾酒廠提出異議的結果還未公佈,但是在輿論戰中,“國酒”商標事件裏茅臺已經處於完全被動的狀態。

8月9日,貴州副省長回應“國酒茅臺”爭議時連用四個不理解,表示不應妖魔化茅臺形象。當日的媒體報道量達到最高值,“國酒爭議”也成為百度熱搜詞第六名。

隨著事件的發展,更多的酒企和網民捲入論戰當中來。五糧液表示:“茅臺申請國酒商標這個事情全國人民都在反對。”而一直跟風茅臺漲價的古井貢酒則表示支援茅臺。財經網上一項關於是否贊同茅臺申請"國酒茅臺"商標的調查顯示,近80%的網友表示"不贊成",茅臺只是一個酒企,不能代表全部。幾位白酒專家也表示了對此事的不看好。

而茅臺酒廠自始自終都沒有任何表態,工商總局對於汾酒提出的異議書處理結果也並未公佈,媒體對國酒爭議的關注度開始降低。

十申九敗,茅臺“國酒”之路是否與政治無關?

早在2001年9月13日貴州茅臺就曾提出申請註冊“國酒茅臺”商標,但每次均因“國酒”這一提法涉嫌利用國家機構的名義進行宣傳而被商標局駁回。而市場上茅臺的專賣店或者加盟店一直使用著“國酒茅臺”招牌。

第十次申請終於通過初審,茅臺酒廠卻並非“守得雲開見月明”。自公示之日起,其他白酒企業的質問“憑什麼”和“有貓膩”都讓茅臺酒廠不得消停。同時,《證券時報》採訪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團長邱寶昌、白酒專家鐵犁、白酒行銷專家肖竹青均表示茅臺申請“國酒”違反我國的商標法,對其他酒廠就不公平,而其最終成功的希望渺茫。

面對同行圍剿和專家的不看好,茅臺酒廠始終沒有做出回應。只有貴州省副省長蒙啟良一連用了四個不理解表示網上對於商標爭議給與了過度關注,妖魔化了茅臺品牌;老少邊窮出個品牌不容易,民族品牌的推廣需要共同維護;茅臺的受追捧和政治並沒有太大聯繫。

然而,茅臺的“國酒”身份是否真的與政治無關?

從白酒市場價格來看,今年春節後,受到“三公消費”經費零增長消息的影響,以及政策禁止用公款買高端酒的限令約束,總能和公款消費聯繫起來茅臺成為替罪羊,批發價格出現大幅度降價。高檔白酒的價格跳水直接受到政策的影響,對於“三公消費”政策的依賴性極強。

從“國”字標簽來看,財經評論人葉檀表示,獲得“國酒”稱號將大大提高企業的商譽,其具有在未來為企業經營帶來超額利潤的潛在經濟價值。“國”字標簽能給品牌帶來獨特的競爭力,同時代表著行業尊享的地位及社會對其的認可,茅臺鍥而不捨的申請“國酒”,正是看準了背後巨大的利益。茅臺想把三公政策的不利用“國酒”的金字招牌來填補,《成都商報》發文斥責其是“赤裸裸的伸手要壟斷”。

從地方政府角度講,對於貧困人口超千萬人的貴州省來説,茅臺申請國字號,無疑是想借此帶來更多銷售,打造産業帶,從而增加稅收。地方政府過度依賴某個企業併為其背書,是典型的角色錯位,而“國酒”更不能淪為扶貧的手段。

茅臺的“國酒”身份與政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其他白酒企業也看到其中蘊含的財富密碼,因此,雖然茅臺有地方政府的保駕護航,但申“國”之路註定困難重重。

聯吳抗魏,源於“國酒”招牌太晃眼

各大酒廠在高端白酒市場中一直保持穩定的份額分配,作為領頭羊的茅臺跳出來想打破格局,覬覦他人盤中餐,勢必遭來抵抗。三個月公告期內如果沒有異議,茅臺將“轉正”為國酒,而眾酒廠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不約而同地形成聯盟圍剿茅臺。

貴州茅臺多年以“國酒”自稱,這是其能夠多次提價的重要籌碼。多家券商出具的研究報告稱,貴州茅臺用國酒稱號可以換來很強的定價權,拉開和其他白酒品牌的價格差距,以匹配其“國酒”身份。而汾酒、杜康、瀘州老窖、五糧液均已不同形式提出了反對,茅臺順利通過公告期的願望已經破滅。五糧液更搬出“全國人民都反對”的言論來表達強烈不滿。

實際上,在追逐“國”字號商標的路上,並不只有茅臺一家。瀘州老窖曾經成功申請註冊到“國窖”和“國窖1573”商標,瀘州國粹酒業也于1994年申請並拿到“國粹”商標,五糧液也在2005年取得“國五液”商標。與此同時,水井坊此前也申請“國水井”、“國水坊”商標,由於相關爭議,這兩個商標目前處於無效狀態。汾酒集團于2011年申請“國汾”商標,目前正在申請中。

由此可見,在白酒行業中“國”字號已經成為品牌塑造的重要標誌。但是“國酒”的招牌象徵著中國白酒唯我獨尊,顯然比“國窖”、“國粹”、“國五液”等更加惹眼,因此才會遭到集體反對。

有評論指出,茅臺能否成功加冕“國酒”尚很難説,但這場風波引發的“國酒茅臺”知名度暴漲。茅臺提出國酒商標申請本身就不失為高明的宣傳行銷策略。而從本質上看,不管是防守的茅臺還是攻勢不斷的汾酒、五糧液都是在借此難得的機會提升自己的品牌知名度,熏染品牌文化價值。

一切按規矩辦事便不怕爭議

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團長邱寶昌則表示,當國酒被註冊用在一家企業身上時,這個通用詞就代表了一個國家的酒,這對其他企業來説是不公平的,這種稱謂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而且《商標法》中對含有與我國國家名稱相同或者近似文字的商標也進行了嚴格的規定。從這兩點來講,茅臺申請“國酒”商標顯然是不能被通過的。

眾所週知,經濟運作過程中出現的各種不正當競爭行為往往造成對公平競爭秩序的嚴重破壞。這就需要依靠國家的力量,通過法律規範的強制力來保其正常的發揮。有關競爭的立法通常被人們稱作是“經濟憲法”,是經濟生活的“基石”。

而從企業角度講,無論是茅臺鍥而不捨的申請“國酒”商標,還是各大酒廠群起而攻之,都是正當的市場競爭行為。平衡這種競爭要依靠健全的法律法規以及正常的執行。因此在産生糾紛時,一切按規矩辦事,自然就不怕此類爭議。

標題圖片
“國酒”之爭
武漢晨報:真正的國酒不是審定出來的
證券時報:“國酒”不應以國家名義背書
新京報:別讓“國酒”爭奪成為鬧劇
廣州日報:封個“國酒”,就能“飛天”?
新華網:“國酒”之爭背後的符號化生存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研究所所長董登新: 沒有公款消費的白酒什麼都不是!高度酒、高端酒、名牌酒,都是公款消費的專利。有了公款消費,才有所謂高端白酒價格的節節攀升;沒有了公款消費,高端白酒就會出現嚴重的産能過剩。不過,白酒不會步鋼鐵後塵。
《糖酒煙週刊》主編王安石: 國家商標局作為商標註冊主管部門在審核申請的商標註冊時,其執行標準統一和價值取向也非常關鍵。從商標局網站公示的被核準註冊、依然有效的白酒“國”字號商標有國窖(2009年註冊)、國緣(2007年)、國井(2000年)。國皇、國牌已失效。
貴州省副省長蒙啟良: 申請“國酒”商標是企業和主管部門的事,國字號有好幾種,為什麼茅臺申請國酒就引起這麼大的波動,這個我不能理解。茅臺入口感覺挺好,不上頭,不影響工作,這是共識,和其他酒比起來有其獨到之處。作為商品,茅臺受到很多人追捧,導致價格走高。這個和政治沒有太大聯繫。
經濟之聲副總監王春陽: 所謂國酒,其實流露的是一種對官本位、權利本位的依戀和想像。從現代商業文明的消費本位來理解,我想,只要國酒茅臺不作為一種排他性的規定,那我們可以授予更多的國字號。王春陽
白酒專家鐵犁: 茅臺酒的發展與中國經濟、政治高度正相關。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茅臺酒就受到到了很大的影響;2008年金融危機中,政府的4萬億刺激政策拯救了茅臺。
您如何看待茅臺申請“國酒”商標一事?
標題圖片
南山奶粉
標題圖片
公車拍賣
標題圖片
我靠重慶
標題圖片
天價煙記者停職
中國網觀點中國出品 | 責任編輯:張林 |電話:010-88828215 | 電子郵件:zhangl@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