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拍賣"欲蓋"到"彌彰"
    對於像公車改革這樣社會關心、公眾關注的領域,每一項工作、每一步進展都應該保持透明,及時公佈資訊,避免引起猜測和質疑。而最重要的是,不要有僥倖心理意圖暗箱操作。要知道,在資訊愈發快速和透明的今天,想要瞞天過海,最終只有欲蓋彌彰這一個結果。
標題圖片

事件概述

7月12日,《鄭州日報》消息稱,為進一步深化公車治理成果,實現國有資産保值增值,近日,中牟縣公開拍賣了43輛超編公車,實現國資增值53.2%。隨即便出現“賣公車還是賣廢鐵”的質疑。

7月13日,中牟縣公車治理領導小組發佈聲明,回應部分網友對公車拍賣事件的疑問,詳細介紹了拍賣背景、過程以及情況,並稱此次拍賣公開透明,沒有違規之處。

7月14日,中牟縣宣傳部工作人員稱這些車大多是國産麵包車,已接近報廢年限,因此起拍底價和成交價都普遍偏低,並表示會公佈拍賣會現場是全程錄影。

7月15日,媒體調查發現,參與此次拍賣的一個重要人物鐘壘,竟身兼評估機構合夥人、評估師和拍賣機構拍賣師于一身。隨即拍賣公司網站已刪除該人資訊,並稱他未參與此次拍賣,拍賣視頻則因“技術原因”無法上傳到官網。

7月17日,河南省工商局經濟檢查總隊有關人士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他們已經進行了前期調查,結果發現此次拍賣的操作過程確有違規之處。

正面宣傳因疑點頻曝遭遇反轉

7月13日,中共鄭州市委主辦的《鄭州日報》發佈消息《河南中牟公開拍賣43輛超編公車 成交額39.11萬》本意是“正面宣傳”地方政府治理公車成果。單篇新聞被轉發803條後,達到了廣泛的傳播效果。然而之後形成的輿論現象與地方政府的宣傳目的卻背道而馳,當日便出現評論文章質疑“拍賣的是公車還是廢鐵”。

7月14日,“中牟公車拍賣爭議”成為百度搜索熱詞,當地縣委宣傳部立即作出回應,提供給媒體《關於中牟縣拍賣43輛超編公車的情況説明》,經過人民網、新華網等媒體轉載,關於公車拍賣的新聞達到了352篇。中牟縣成為了輿論關注的重點對象。

7月15日,媒體曝光此次拍賣的評估師和拍賣師實為一人,資訊很快被拍賣公司網站刪除,而中牟縣原本承諾的公佈拍賣錄影也沒有兌現,這兩起事件使得中牟縣本應正面的宣傳遭遇反轉。當日的新聞報道量再次激增達844篇,成為了此次新聞事件的報道高峰日。

7月17日的河南省工商局“有關人士”出面,為此次事件做了説明,確定此次中牟縣的拍賣過程確實存在違規操作。這與中牟縣前幾日所聲明的“無違規”大相徑庭,但是與輿論的預測基本一致。隨後幾日,媒體將主要討論話題轉移到政府機構改革與作秀的思考中。

另外,此次媒體對此次事件的跟蹤中,對身兼數職的鐘壘進行了深度報道。發現了他分別擔任評估機構合夥人、評估師和拍賣機構拍賣師,並以三重身份參加了此次拍賣的各個環節。這一新聞的爆出,使得輿論坐實了中牟縣的拍賣行為存在違規操作。

中牟縣虎頭蛇尾,只得以沉默收場

中牟縣展開的公車拍賣宣傳,本意為對自身的公車改革工作進行正面宣傳。但在新聞第一時間曝出後,就被扣上了懷疑的帽子,一直被媒體追問成了“違規操作”。

關於中牟縣的第一篇報道出現在12日,當地政府在隔日便發表了説明文件以正視聽。中牟縣的回應速度較快,抓住了危機應對原則中的時間第一原則。但説明文件只是籠統地介紹了此次拍賣車輛的概況,並概念性地表示此次拍賣環節透明、不存在違規行為。這種無法進一步説明事件實情的文件,並不能起到解釋公眾疑惑的作用,只會加大媒體懷疑的力度。在輿論聲音四起的第一時間發表聲明本應平息質疑,卻因當地政府的“欲説還休”幫了倒忙。

14日中牟縣政府對拍賣進行了新的資訊透露,表示拍賣的車輛大多都已接近報廢,所以成交價格較低,並且承諾將公佈此次拍賣的錄影。通過前一日的媒體報導,中牟縣政府明顯能夠感覺到之前發佈的説明文件力度不足,意圖通過14日的資訊進行彌補。通過當日的新聞報導數量看出,由於中牟縣政府承諾公佈拍賣錄影,在欲澄清事實方面顯得較有誠意,媒體輿論也逐漸表示“買賬”。

由於對鐘壘身份的曝光和遲遲沒有出現的拍賣錄影,中牟縣政府遭到了媒體輿論的口誅筆伐,相關的新聞報道量達到整個事件的最高值。在鐘壘身份曝光新聞一齣,中牟縣政府立即失語,非但沒有出面應對,反而在網站上刪除了鐘壘的相關資訊、否認他參與了此次拍賣,這種欲蓋彌彰的做法很難讓輿論相信其中沒有隱情。

另一方面,14日承諾的公佈拍賣錄影,卻因“技術原因”未能兌現,這種言而無信的行為徹底激怒了輿論批評。中牟縣政府本來已經近乎獲得了輿論原諒,卻在15日遭遇逆轉,仔細看來並不是媒體與之過不去,而是自身對危機的處理方式實為虎頭蛇尾。

本應作為仲裁機構的河南省工商局,在此次事件中卻透露矛盾資訊,令人生疑。17日媒體報導工商局“有關人士”表示,調查發現拍賣過程有違規之處,拍賣活動沒有在工商部門備案登記。隨即河南省工商局的聲音消失和中牟縣政府的緘默,留給公眾的是越來越大的質疑空間。

公共領域建設,只有透明公開一條路可走

中牟縣此次的公車拍賣本應是一次政績宣傳的好機會,卻因為連續疑點的出現而變成了一次暴露短板的作繭自縛。

當喧嘩過去後,我們需要思考的是為何此次落實“三公消費”精神的拍賣會招來如此的連續“被拍磚”。縱觀事件的發生、發酵和放大全過程,中牟縣的每一次應對都是在媒體輿論的追問之下才公佈的,並且資訊相對不完整。對於國有資産增值53.2%如何得出、鐘壘是否參與拍賣等輿論存疑問題始終沒有進行答覆,在被動和遲疑的影響下,輿論很難對中牟縣公佈的資訊滿意。

此次事件對以後的資訊公開工作提供了警示和借鑒:對於像公車改革這樣社會關心、公眾關注的領域,每一項工作、每一步進展都應該保持透明,及時公佈資訊,避免引起猜測和質疑。而最重要的是,不要有僥倖心理意圖暗箱操作。要知道,在資訊愈發快速和透明的今天,想要瞞天過海,最終只有欲蓋彌彰這一個結果。

 

標題圖片
河南中牟縣公車賤賣
觀點中國:43輛公車賣39萬讓人情何以堪
新華網:公車與私車殘值為何引發關注
濟南日報:左手評估,右手拍賣?
新京報:超編公車低拍,不能僅看價格
廣州日報:誰買走了“白菜價”公車
GZTV主持人劉芳: 43輛公車拍賣39萬,都是“大贏家”!只有老百姓是“輸家”!
天涯版主周丕東: 我真的好想好想拍到一輛,如果可以,我出雙倍、甚至多倍的價格,河南中牟縣領導,弱弱地問一句,可以嗎?
記者鐘良: 坦白從寬,這也是網際網路時代危機公關的最佳選擇。
天使投資人梁闖: 河南中牟縣公車拍賣43輛公車才賣了39萬多元,每輛公車還不到1萬元,是否涉嫌國有財産轉移呢?這麼多公車竟然都成了廢鐵價,可嘆啊。
郭春暉律師: 這次又是民間輿論監督走在前列,不要忽視網路輿論,在門打開的同時,有蒼蠅但是同時有新鮮的空氣。
如何看待“溫州車改”?
第三十二期
標題圖片
我靠重慶
第三十一期
標題圖片
天價煙記者停職
第三十期
標題圖片
孕婦引産
第二十九期
標題圖片
藥袋蘋果
中國網觀點中國出品 | 責任編輯:張林 |電話:010-88828215 | 電子郵件:zhangl@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