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2012年1月15日,廣西河池市轄區內的宜州市的龍江河拉浪水電站內群眾用網箱養的魚,突然出現不少死魚現象,引發當地群眾議論和反映。
宜州市環保部門經過調查發現,死魚是由於龍江河宜州拉浪段鎘濃度嚴重超標引起,龍江水體已遭受嚴重鎘污染。
19日,河池市發佈通告稱,經當地政府協調,上游電站加大下泄量,以有效稀釋被污染的水體。當地政府正加強排查監測工作,重點監測企業的原料購進情況和廢水廢渣鎘、砷含量變化情況,以儘快找到污染源。
龍江鎘超標事件被披露後,在沿江地區以及下游等地群眾中引起不小的影響,24日晚間至25日,下游廣西柳州市的多個超市發生搶購瓶裝飲用水事件。
29日,龍江鎘污染事件污染團前鋒當天上午已進入柳州水源保護地,並一度接近國家標準臨界值。
目前已對涉嫌違法排污的金城江鴻泉立德粉材料廠等相關企業的7名相關責任人依法刑事拘留,相關責任調查已全面開展。
媒體關注分析
廣西“鎘污染”事件媒體關注趨勢圖
鎘污染現象在1月15日已經出現,但是在1月26日才有媒體報道。新華社和中新社持續跟蹤報道,關於污染團擴散進程的新聞被廣泛報道和轉載,京華時報的《鎘污染威脅廣西柳州飲用水源》一篇報道就被轉載960次。1月31日,廣西鎘污染進入柳州水源保護地,媒體關注達到頂峰。
廣西龍江“鎘污染”事件被稱為龍年第一起重大環保事件,由於此次龍江“鎘污染”事件的污染程度罕見,濃度超標5倍以上的水體就長達100公里左右。不僅引起當地群眾對飲水安全的百般擔憂,更引發公眾關於當地發展與污染治理的種種追問。
鎘污染團不斷衝破各道防線,水源污染引發市民搶水恐慌,涉嫌污染的金河礦業停産,刑拘7名相關責任人,紀檢部門介入調查,都一步步助推了輿論環境的形成,輿情熱度持續攀升。
由於新華社、中新社、中央電視臺等國家級媒體的深入報道和持續關注,鎘污染事件的相關資訊才會形成龐大的輿論聲浪。廣西鎘污染事件,借助主流媒體的影響力得以迅速傳播,同時媒體的報道也對政府部門妥善解決污染事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政府應對分析
1,鎘污染事件事發後10天公眾才廣泛知曉引質疑
事實上,引發此次搶水風波的龍江河鎘污染事件,宜州市環保部門1月15就監測到了污染狀況,1月18日河池方面才通報給下游的柳州。1月26日,公眾對這一事件廣泛知曉時,已是年後。儘管柳州市政府在資訊公開方面作出了較大努力,仍然不能完全消除公眾的疑慮。
有評論指出,一旦發生了水污染等突發事件,地方政府的應急機制不能“就事論事”,只關注事件本身,也應充分考慮事件對當地民眾生活、心理的影響,要做到真實、權威資訊無縫隙覆蓋,全力防止次生公共事件的發生。
2,廣西柳州否認禁止醫生下鎘中毒診斷
“醫師一律不能下有關鎘中毒的書面診斷。”1月29日淩晨,柳州人民醫院的一則通知經網友曝光後,引發軒然大波。醫院回應稱柳州市人民醫院沒有診斷鎘中毒的資質,這則新聞是誤會。
3,河池稱媒體提前報道致抓捕鎘污染疑犯失敗
河池市委副書記秦斌向媒體介紹説,目前發現的涉嫌非法排污企業只有兩家,當局在跨省抓捕其中一個企業的主要疑犯時,因媒體提前披露該企業而導致抓捕失敗。
在公眾看來,這種説法有推卸責任之嫌。由於媒體的數據資訊來自於當地政府,保密的尺度由當地公安部門掌控。媒體的責任是向公眾傳播真相,抓捕失敗不該讓盡責的媒體來當替罪羊。
4,有態度誠懇,應對積極的一面
鎘污染事件爆發以來,相關部門迅速反應,成立應急指揮部,組織媒體召開通氣會,及時公佈檢測數據。廣西河池市市委書記表示,河池市將加大此次鎘污染事故的資訊公開力度,全面排查涉及重金屬污染企業,對違法排污企業將嚴厲打擊,絕不手軟。廣西河池市長就鎘污染事件向公眾鞠躬道歉。廣西黨委書記對此次嚴重水污染事故作出批示,要求鎘污染事件處理要及時公開透明。廣西紀檢部門等組成調查組調查龍江河鎘污染事件,稱對鎘污染背後的權錢交易絕不姑息。這一系列舉措在突發事件應對中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
5,廣西河池和柳州因鎘污染面對媒體兩種態度
中新社報道稱雖然事件曝光後,位於事發地的河池市和下游的柳州市都高度重視,並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人力物力全力處置。然而兩個城市面對新聞媒體,卻是兩種不同的態度。
河池市的官方消息只有只言片語,面對記者的採訪一律用“情況我不清楚”來回答。處於污染河段下游的柳州市一直利用當地報紙和電視公佈事件進展及水質情況。隨後,利用網路論壇、官方微網志、手機短信等多種渠道發佈權威資訊,每兩小時向市民公佈柳江水質檢測數據,同時邀請媒體參觀當地自來水廠、應急物資儲備等地。由於資訊得到詳盡公開,大量的資訊經媒體傳播後,柳州市民的恐慌情緒得到平定。
輿論點評
有著“中國有色金屬之鄉”美譽的地方,近年卻成為重金屬污染事件的高發地區。不規範的有色金屬生産秩序,給生態環境帶來嚴重破壞。然而醫好這個陳年舊病,在眼前政績和民生成本之間抉擇,並不是一屆政府能夠做到的,這一方面需要當地政府拿出很大的決心,另一方面需要至上而下的支援。
去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的意見》,其中強調抓好重大突發事件和群眾關注熱點問題的公開,客觀公佈事件進展、政府舉措、公眾防範措施和調查處理結果。
面對突發事件,政府及時、公開、坦誠地使權威資訊第一時間抵達公眾,已經成為危機處理時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只有善待、善用新聞媒體,自覺接受輿論監督和群眾監督,才能贏得對事件處置的主動權,樹立正向的信譽和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