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前中國或成為全球最大奢侈品市場。對於中國成為世界最大奢侈品消費市場,有“未富先奢”的嫌疑。雖然中國雖然GDP躍居世界第二,但是每人平均GDP仍排在世界百位之後,特別是貧富差距使得10%的富人掌握了90%左右的社會資源。因此,中國富裕的基礎不穩固。如果富人將這部分社會財富資源用於奢侈消費而不能投入社會再生産,那麼對中國經濟整體發展來説是不利的。所以,宏觀調控政策應立足讓社會財富投入社會再生産的迴圈圈中,而非退出社會再生産的迴圈圈,特別是對奢侈品消費,不能有太多的政策鼓勵和扶持。【詳細】
對於一個正在努力趕超的發展中國家而言,為了保護國內産業,遏制國內居民對進口奢侈品的消費,提高資本積累,實現經濟趕超目標,設置關稅等進口壁壘的原則應當是:初級産品進口壁壘低於製成品,零部件進口壁壘低於整車整機,消費品高於生産原料,奢侈品進口壁壘高於中低檔消費品。在産業發展政策框架下的成功的貿易政策,應當著眼于促進本國産業發展,以及滿足國內居民的必要消費需求,而不是滿足其追求西方名牌之類虛榮的消費慾望。片面談降低高檔消費品進口關稅,有決策被非理性消費需求和高收入利益集團的短視綁架之虞。【詳細】
一方面,降低進口關稅未必能帶動國內奢侈品價格下降。作為國際奢侈品牌,他們必須保持比國內品牌更高的價格才能維持自身的地位。另外,以國內商人之“精明”,面對國人巨大的奢侈品購買力,繼續維持高價理所應當。
另一方面,人們去海外購買奢侈品還跟國人“炫耀性”的消費心裏有關。“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西方的産品就是價高物美”這已經成為很多人篤信的至理名言。試問,那些拎著愛馬仕包,戴著百達翡麗手錶,開著瑪莎拉蒂車,吃著“天價餐”的人又怎麼屑于在國內購買奢侈品呢?
其實説來説去,是否降低奢侈品的關稅跟普通百姓沒啥關係。要想真正擴大內需、促進消費,不僅應該率先大幅降低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普通消費品的進口稅,而且還要把更多關懷給一些國內的大眾品牌、普通消費品,降低這些品牌的中間環節和流通環節的成本。這恐怕才是在紛紛擾擾的奢侈品關稅爭論下,公眾最為迫切的期望。【詳細】
降低奢侈品進口關稅,在數據層面會對擴大內需有一定的作用,而另一層面卻是給富人大開方便之門。然而在普通消費者眼裏奢侈品還是太過於奢侈,不及蘿蔔青菜來得實際。作為宏觀政策的決策者,切勿忘記公眾的期望,避免不必要的爭論,畢竟商務部和財政部殊途同歸,都是為了更好的擴大內需,振興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