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眾關注、媒體引導、中學熱推、高校爭搶的多重追捧下,“高考狀元”這一符號延伸出更多的利益鏈條,越來越多的人想要從中分一杯羹。當社會都在關注狀元時,也不妨聽聽狀元自己的心聲。山東省2010年文科狀元高天藝就曾經説,如果再經歷一次高考,自己不一定能成為狀元,狀元只是代表著高分考生這個群體。只要選拔人才的標準仍然“唯分數論”,高考成績依然是升學的唯一依據,就容易出現對高分群體的追捧,這恰恰與近年來國家大力倡導的“素質教育”理念背道而馳。因此,為高考狀元熱降溫,還需要在源頭找出路。【詳細】
誠然,高考的“狀元”們,一般説來,比普通學生學習更勤奮、更有方法。但是,“狀元”就其身份説,只不過是考試的一種排名而已,他們的所謂成功經驗並不完全可以複製。何況,人生不是只有高考,更不是只有學習和考試。在這個多無化的社會,“狀元”們的激勵作用其實已經式微。據一份資料數據統計,自高考制度恢復以來,歷年的“高考狀元”可謂“多如牛毛”,而那些名垂青史者,卻有幾個是狀元?也許正應驗了王安石“小時了了,大時未必了了”的讖語。
戰場上沒有常勝的將軍,一次考得好,不等於次次考得好。省“狀元”、市“狀元”、縣“狀元”,上電視、上報紙,鮮花與掌聲都獻給了“狀元”們。而大多數的沒有考取好分數的考生,或者落榜生,與“狀元”相比,他們承受了如何的心理落差?!“狀元”本人,只是商業鏈條中最核心卻也最受人擺布的部分。過度的炒作,傷害別人的同時,也極有可能把自己落得個傷仲永的下場。【詳細】
高考狀元的作文不會是零分作文,零分作文的作者不會是高考狀元,高考狀元沒有成為頂尖人才,零分作文只是能博人一笑,這兩者本來是不能相提並論的,但這麼放在一起,就發生了聯繫,是中國教育之痛。
在我看來,學校只是販賣舊知的地方,新知是不會或來不及進入課本、進入課堂的。在校期間,學生充其量是一根記憶U棒,如果認為這就是人才,還不如説U棒、硬碟就是人才。
學校教育有助於人才成才,但不可能使蠢才變成天才。哈佛、康橋出了不少政界、商界名人,但是同樣出了更多的毫無建樹的人,這情形與清華、北大相類似,不信的話你可以把學生花名冊拿出來看看,有多少叱吒風雲的名字,又有多少從未聽説過的名字。所以,名人多,相對於其他學校,只是一種高概率現象,並不能證明名校出來的都是名人。
回過頭來,看中國社會對高考狀元成頂尖人才的期待,是否有點像緣木求魚?【詳細】
熱炒狀元,是個應試教育的大問題。但是問題的關鍵不是狀元能不能宣傳。而是如何宣傳,如果一位狀元在所謂的宣傳中,告訴大家他是一位環保愛好者,或者他準備義務獻血來紀念自己的成年,或者他是一個感動天地的孝順孩子,或者,他什麼都不是,他就是一位愛唱歌愛旅遊愛看電影愛看書的普通孩子,這樣的素質教育的現身説法,又有什麼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