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全球之後,西方國家把目光投向中國,認為中國是金融危機的“救世主”。危機爆發之前,許多一貫把中國看作異類的人,大力唱衰和攻擊中國,後來這些聲音統統被稱讚中國的聲音所替代。西方國家抬高中國,是要讓中國承擔更多的救市義務,以減輕他們的壓力。通過抬高中國,變相給中國施壓,達到美歐釀禍、中國埋單的目的。無論西方國家如何奉承中國,中國都應始終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

達沃斯年會中國影響力備受關注

    面對突如其來的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中國實施了“所有”計劃,不僅保持了本國經濟穩定和較快增長,也為世界經濟復蘇作出了重要貢獻。當主要發達國家經濟出現負增長之時,中國等發展中大國經濟迅速回穩和保持較快增長,極大地增強了世界戰勝國際金融危機的信心。

中國式退出政策

    所謂宏觀經濟“退出”政策,是指特定時期刺激總需求政策發生顯著調整或方向性轉變。09年下半年以來,中國政策調整顯然具有部分“退出”含義,相比較以上調利率作為最重要標誌的慣常退出機制,中國的退出方式具有鮮明特點,包括工具更為多樣、更具行政性、涉及更多的經濟領域等。

中國企業如何“統治”世界?

    中國企業能否走出去,並能征服世界,企業和國家必須密切配合。企業的困惑在於缺乏人才,經驗和靈活的公司治理機制;而國家的困惑在於如何評估每項投資的經濟外部性,用什麼樣的補貼和手段來幫助企業成功的走出去。不管如何,中國企業對外擴張將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

中國工人兩度上榜看點在何處

    一群中國工人躋身於美國《時代》雜誌的2009年“年度風雲人物”,讓世界無比感慨,幾乎異口同聲:“是中國工人撐起了中國的天空,因此不能只有外國媒體讚揚他們,中國政府應該牢記工人才是經濟的支柱。沒有他們,中國不能闊步前進;有了他們,世界才會感激中國。”

 

    這是一段莽野拓荒、高歌猛進的歲月,這是一組篳路藍縷、苦盡甘來的華章。是歷史也是起點。正如溫家寶總理所言: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實現國家強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過去30多年中國的發展變化,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仍然要靠改革開放。

 

“中國夢” 請擁抱弱勢人群

    雖然弱勢群體成分複雜,但有個共同特徵就是“弱勢心態”:我不想一直窮下去。窮成為窮的宿命,富成為富的理由,權成為權的源泉。在財富和權力的分配中永遠被排斥在邊緣,這種弱勢心態的蔓延才是最大威脅。“中國夢”裏不應該有弱勢群體,更不能消極默認“下流社會”。

留守兒童,不能成為經濟發展的犧牲品

    我國經濟的發展模式,依然還是以密集型、粗放型為主。農民進城搖身變成農民工,填補了大量的勞動空白,使得我國的經濟能夠扶搖直上、快速發展。可是經濟發展上去,卻並沒有惠及我們的農民,金融危機的到來,首當其衝的犧牲者是大量的農民工,當然這種情況不是常態性的。

中産階級偽幸福切到了公眾的痛處

    白領用透支未來的方式買了房子,買了車,表面上好像進入“中産”了,但是即使這虛幻的好景也不長久,“房奴”、“車奴”、“卡奴”、“孩奴”……結婚、生子的壓力斷然打破了年輕白領的“中産階級”美夢,使得迅速成為“中産階級”的願望瞬間成為可望而不可及的畫餅。

 

從“中國威脅論”到“中國責任論”

    從理念到實踐,在實力提升的基礎上,中國已在樹立責任大國形象方面取得很大的成績,並且得到了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的一定認同。可以説,目前興起的“中國責任論”正是在對中國實力與責任某種認同的前提下才出現的。但是,與此同時,中國樹立責任大國形象的努力也正面臨著諸多挑戰。

貧富差距拉大給中國未來發展帶來挑戰

    要從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入手,規範政府行為,杜絕權力運作不規範對社會財富的攫取和掠奪。在此基礎上,建立科學、合理、規範、嚴謹的社會分配體制和分配機制。同時,通過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社會保障機制,減少和消除貧富差距拉大對社會帶來的震蕩和影響。

民富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

    民富是“十二五”使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的關鍵。民富才能提高民眾的消費能力,才能根本上拉動經濟增長。反過來,經濟增長了,又使得民眾更加富裕,從而激發更高層次的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向更高階段發展。形成這種良性迴圈後,中國經濟才能徹底走向良性發展軌道。

CPI與GDP,誰更重要?

    許多年來,GDP的數據增速明顯高於人們工資收入的增長速度,説明普通人群的實際收入明顯沒有跑過GDP,所以GDP的增長對於普通人來説意義不大。相反,CPI對於普通民眾來説,影響就太大了。收入多年未曾增長或者增長很慢,在不斷高攀的CPI面前,人們的生活水準將明顯下降。

 

    2010年第二季度,日本GDP為1.28萬億美元,中國GDP為1.33萬億美元,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引發市場關注。關於中國經濟崛起、中國應承擔更多責任的言論此起彼伏。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奧巴馬提出以G20取代G8,反映了當今世界現狀,也凸顯了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經濟體的重要性,中國等國將會贏得更多話語權和更大影響力。

    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在眾多國家眼裏的分量都在明顯增加,中國能否擔當“救世主”角色,成了西方國家最關心的議題。對缺乏理論依據和嚴謹邏輯的中國“拯救世界”説,我們大可不必理會。反而更應該保持清醒和警覺,對自身實力有一個明確的判斷。事實上,中國目前的GDP增長並不算十分穩定,增長方式仍然不均衡。眼下,解決好本國居民的衣食住行問題,實現“包容性增長”,就是中國對世界經濟的最大貢獻。

中國網觀點中國出品 | 責任編輯:戴麗麗 | 設計製作:司誠 海倫 楊帆 | | 聯繫方式:010—88828211 | 電子郵件:chinaopinion@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