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手記
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也要意識到全球化所發生的新變化。在新的全球化時代,中國怎麼樣去意識到外部世界的約束,怎麼樣參與到國際規則的制定中去,這是未來一大挑戰。中國碰到了一系列的阻礙,這不是短期問題,是遇到根本性轉折的一個信號,就是完全依賴外需促進經濟增長這樣一個模式得變一變了,必須要擴大內需。[詳細]
以論對策
- 中國在全球治理平臺上發揮重要作用
- 這五年經歷了很多的事,金融危機是其中之一,應對得如何應該説現在還有很多問題,但我們至少是從危機中走出來了,而且就是因為跟危機有關係,我們在國際上的地位提升也很快。此外,我們在國際社會中特別在全球的治理平臺上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詳細]
- 完全依賴外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模式要變
- 這是我們遇到根本性轉折的一個信號,就是未來不能太指望外需了,儘管我們還需要一定的貿易份額。而且我們將會在更多的領域出現競爭,包括服務業,在發達經濟體只有服務業才更有競爭力。這是我們將來應對的挑戰,同時跟我們相關的就是必須要擴大內需。[詳細]
- 城鄉統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城鄉統籌還是起步階段。我們還有很多農民,沒有轉出來,保守估計40%的城市化率。城鄉差距還是很大,但有所進步,至少近一些年的數據我們看著有進步。城鄉統籌實驗區,取得了一些成績,以城帶鄉,協同發展,但是就全國範圍來看的話,障礙還很多。[詳細]
- 防止“成長陷阱”首先要打破壟斷
- “中等收入陷阱”類似這些問題,第一要推進市場化,打破壟斷,只有打破壟斷了,中小企業都進來了,大家都在一起競爭的時候,才能起來。無論是實業還是金融都要打破壟斷,我們金融那是虛的,它獲得的那些利潤都是利差,這樣在國際上是沒有競爭力的。[詳細]
文字直播
在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特別是經歷了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之後,中國經濟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之一。本屆政府已經迎來第五年任期,這些年來,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巨大的潛力等待開發。那麼,中國經濟在這五年當中有著怎樣的進步,經濟體制改革任務完成得如何,未來發展還有怎樣的空間,觀點中國有幸邀請到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張曉晶進行深入分析解讀。
觀點中國:您好,張主任!
張曉晶:您好!
觀點中國:這近五年當中,我國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目標,以“促增長,調結構,保民生”為己任,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您如何評價這五年我國所取得的經濟成果?
張曉晶:首先經濟總量上升很快,超過了日本,這是五年完成的。每人平均也是比較快的,收入方面有所提高,包括老百姓資産積累提高,這些都值得我們去肯定。國際上我覺得也很了不起,這五年經歷了很多的事,金融危機是其中之一,應對得如何應該説現在還有很多問題,但我們至少是從危機中走出來了,而且就是因為跟危機有關係,我們在國際上的地位提升也很快。此外,我們在國際社會中特別在全球的治理平臺上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無論是從“金磚國家”的這種首腦會晤來看,“金磚國家”作為一個新型經濟體的這樣一個角色,在全球發揮著重要作用,還是在G20這樣一個重要的國際治理平臺上,中國都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當然還包括人民幣國際化,我覺得都是很大的成績,這是在國際層面上。
觀點中國:像企業發展這方面呢?
張曉晶:企業發展的話,應該説包括企業走出去,都有一些進展,但是我覺得這一塊還存在一些問題。應對危機,我們強調動員國家資源,國有力量實際上是在不斷增強,對企業市場化的這種發展,還是需要去反思;結構調整方面我們也有進展,無論消費結構升級、産業結構升級還是産業梯度轉移,但是由於危機的衝擊,我們也放慢了步伐,這一塊也需要反思。
觀點中國:長期以來,經濟體制改革為中國經濟發展增添了巨大活力。那麼到目前為止,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任務完成了多少,其積極進展主要體現在哪?
張曉晶:體制改革其實有很多方面,這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但肯定還是有進展的。
金融方面,金融市場的發展,我覺得多少還是有一些進步的,包括我們現在這些銀行在全球500強當中都是排名非常靠前的,比如工商銀行。我們的實力在壯大,這些金融機構的資産規模很大,在國際上的地位在壯大。金融的市場化往前推進還是有很大空間,或者説發展還是很不足的,利率市場化沒有做到,才導致這麼多的高利貸。國有銀行佔有壟斷地位,才導致了其他的社會投資或者社會部門信貸嚴重不足,它只能去借助所謂高利貸這樣的部門,所謂非正規系統的信貸體系,這都是沒有辦法的事,灰色金融、影子銀行,它之所以依賴這個,因為正規的金融不能提供。
資源能源方面,我覺得要素價格改革還是在進步,資源稅包括資源價格、能源、環保、科技進步、綠色,這一塊其實都還是在做,成績談不上特別令人滿意,包括拉閘限電,出現了很多這樣那樣的問題。
收入分配方面,我覺得還是在改吧,至少是努力在改。最低工資標準在提高,個稅起徵點的調整,農民收入在提高,現在農民收入增幅甚至比城鎮都高,這都是好的現象。然後國有企業要交的紅利又增加了15%,原來是0、5%、10%三檔,現在增加15%這一檔,這都是進步。我們希望在政府、企業、居民之間要進行重新的調配。另外在支出方面,政府應該更多傾向於民生。
在國有企業改革這一塊,我覺得它應該更多市場化,尤其壟斷企業更多市場化,現在做得還不夠。反壟斷我們也在提,但做得不好,這是未來重要的內容,不把壟斷反掉我們講這些東西都沒用。大力發展實體經濟,誰搞實體經濟,沒有人做,因為能做的都被你壟斷了,剩下都是不能做的,那就只能去“錢炒錢”,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壟斷行業改革沒有大的推進。其他方面還有行政體制改革也都是相對比較緩慢。
觀點中國:這五年當中,世界遭遇了罕見的金融危機,國際環境異常複雜,新的世界經濟格局逐漸形成。為了應對金融危機,國家也出臺了很多政策,比如2008年的4萬億投資,應對危機的“所有計劃”等等。請您具體談談這些政策變化目前的成效?
張曉晶:這個應對危機的計劃首先很重要,要肯定這個計劃堅定了大家的信心,至少在當時經濟下滑6%多這麼一個狀態,大家覺得很悲觀,2000多萬農民工都回去了,在這樣一個情況下我們走出來了,跟4萬億是有關係的,4萬億應該説起到了很重要的恢復經濟恢復信心的作用。4萬億是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強調民生、綠色環保、高新科技等等都有,在這些方面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當然這麼一個大的投資規模,也存在效率比較低、擴張太快的問題。
觀點中國:2011年底,中國迎來了加入世貿組織十週年。提到入世開放,我們看到了很多成績,也經歷了很多不易,比如説經歷了輪胎特保案,還有前些日子WTO裁定中國原材料出口限制違規,還有包括鐵礦石等的國際貿易定價權問題等等,各種各樣的貿易壁壘、貿易戰紛爭、話語權缺失。那麼您如何評價這些年中國對此做出的努力,下一階段還應該採取怎樣更好的策略?
張曉晶:對外開放中國做出了巨大的成績,當然也有犧牲,為什麼這麼説呢,因為過去十年,中國的經濟是飛速發展的,對外就是説貿易對經濟的貢獻非常之大,同時我們積累了大量的外匯儲備,那麼在這個中間我們要感謝全球化,感謝開放,因為是全球化這樣一個好的時期才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好的機遇,我們開放成績的取得是和全球化的繁榮直接聯繫在一起的。
但是同時我們要意識到你剛才提到的這麼多問題。怎麼來的?全球化到今天要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不一定叫逆轉,但是有一定程度的變化,過去那樣的全球化可能很難存在了,就是完全有利於中國這樣一個新興的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擴大貿易份額,然後出口大量産品,這個時代可能一去不復返了。因為發達經濟體是全球化的始作俑者,但是它發現經過這麼多年的全球化,它所獲得一個是金融危機,大量的勞動就業崗位被搶走了,減少了,它不認為這樣一種全球化對它有好處,它得改,換一種方式。比如,美國説我們還可以推進貿易,但是你們那種貿易方式不行了,咱們加入TPP,這個是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那麼這裡面它有更高的標準,就是原來你中國那樣的出口方式不符合我這個標準了,在我這兒佔不到便宜了,在我這兒遇到門檻了,這就意味著,美國人認為過去的這種方式已經行不通了,中國也應該意識到這一點,像過去那樣不行了,人家都不願意了。
這個問題不是短期問題,是我們遇到根本性轉折的一個信號,就是在未來我們的外需不能太指望它了,儘管我們還需要一定的貿易份額,但是完全依賴外需促進經濟增長這樣一個模式得變一變了。而且我們將會在更多的領域出現競爭,包括服務業,在發達經濟體只有服務業才更有競爭力,所以它服務業出口,所以它希望你服務業領域打開大門,更大一些。這是我們將來應對的挑戰,同時跟我們相關的就是必須要擴大內需。
觀點中國:我們要更加注重拉動內在力量。
張曉晶:對。而且由於中國巨大的需求,國際層面也對中國搶佔國際資源提出異議,國際上還會有新的一些我們講由霸權國家或者由主要發達經濟體所控制的規則。在話語權上一定對我們進行限制。我們石油需求還挺多的,礦石需求也挺大的,定價權卻不在我們這,而在人家的交易所,或者説在人家幾個大巨頭之間。所以這是我們需要應對的,也就是説在新的全球化時代,中國怎麼樣去意識到外部世界對我們這樣一個約束,同時怎麼參與到國際規則的制定中去,這是我們所面臨的新的挑戰。
觀點中國:這五年當中,我國的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不斷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在不斷加快。那麼到目前為止,我國的城鄉統籌進展到什麼樣一個階段呢?
張曉晶:我覺得是一個起步階段。我們講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認為這個也是初級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首先我們還有很多農民,沒有轉出來。現在説城市化率達到了51%,它是把1.6億農民工加進去了,農民工他還是農民。所以説現在保守估計40%的城市化率,城鄉統籌發展還需要很長時間。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城鄉差距還是很大的,但是是有所進步的,至少近一些年的數據我們看著有進步。原來城鄉收入差距1比3.3,比較高的時候大概前幾年,危機之前,去年好像1:3.1左右,這是好事,差距在縮小;農民工的收入我覺得也在提高;然後新農合,就是農村的醫療、養老,一般都有養老金了,一年大概幾百塊錢,這都是很大的進步。我們的醫療保險、社會保障等等方面在覆蓋農村,這就是城鄉統籌的進步。
另外當然還有很多城鄉統籌實驗區,重慶、成都我們也都去看過,應該説還是取得了一些成績,以城帶鄉,協同發展。但是就全國範圍來看的話,我覺得這方面的障礙很多,比如戶籍制度等等。當然確實存在很多困境,大城市要控制,戶籍制度改革還面臨著很多障礙,包括農民工身份問題、統一勞動力市場問題,很難做到。都説農民工就業很容易,這是説農民工在哪兒都能夠就業,但是他所就業的那些部門都是非常脆弱的部門,都不是正規的部門,他很難有保障。
觀點中國:城鄉統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種城市化的進程,其實也帶來了很多問題,比如説留守兒童問題,等等。如何在這當中尋找一個平衡?
張曉晶:城市化的發展,留守兒童,我覺得其實應該説是城鄉統籌發展不夠的問題,剛才沒有講到這個問題,你讓農民工上這兒來打工,六個月以上,孩子為什麼不可以來,孩子沒有地方教育。一方面農民工説我沒有這個錢,私立學校我上不起,還有一個就是農民工的孩子上不了好學校,而一般很差的學校就不應該讓它存在,同時民營教育的發展其實也是有問題的,提供不足。所以説城鄉統籌方面,你要具備的條件很多,戶籍制度打破、勞動力市場統一、教育問題。教育現在分割很厲害,各地方教育資源的壟斷,城鄉差距太大了,真正是龍生龍、鳳生鳳,農民的孩子想考名牌大學那簡直不可能,而在大城市的人,卻可以盡情享受好的條件。教育資源的壟斷和城鄉分割,這是未來城鄉統籌的一個巨大障礙。
觀點中國:2004年以來中央每年發佈“一號文件”關注“三農”問題,農業、農民、農村,那麼這五年當中我國的“三農”發展有沒有得到一些推進?
張曉晶:“三農”發展應該説有比較大的推進。首先農業基礎設施搞得還是不錯的,村村通包括電話、用電等等還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包括水利,渠道改造,然后土地整治,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農民收入在穩步提高,政府在農民的收入增長方面還是下了一些氣力,包括保障糧食價格不下滑,每年保持一個穩步的增長,但是幅度不一定很高,5%左右。去年在糧價比較高的這個情況下,通脹,其實某種程度上農民是得益的,同時我們也是想盡一切辦法,比如油價提高,對農民補貼,運輸成本上升的時候政府想辦法解決。農業發展應該是比較重視的,尤其是糧食,從糧食安全形度,我覺得還是高度重視的吧。對於農業生産資料價格這一塊,勞工成本、運輸成本、土地轉讓成本上升這一方面,我覺得可能還需要政府關注。
觀點中國: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突出強調了農業科技創新。
張曉晶:我覺得這一塊應該是一個長期的任務,科技創新,綠色革命應該是中國用較少的農民和耕地,養活更多的城裏人,那麼創新、規模化經營應該是根本之路。
觀點中國:中國經濟的車輪已快速奔跑了30年,但去年以來,經濟增速呈現逐級緩慢下降態勢,這一原本經濟發展中的平常之事,卻引起國內外經濟界的廣泛議論。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張曉晶:宏觀經濟我覺得比較簡單,去年下滑,今年還下滑,在一、二季度可能還是一個下滑的態勢,大概2012年年中以後有可能會有一個回升,總體來講全年不會硬著陸,8%到9%肯定是有保證的。但是我們有下滑的風險,增長方面對中國而言不是最根本的風險,要關注的還是金融風險包括房地産風險等等,要使得它可控。
觀點中國:中國社科院此前發佈報告稱,中國已躋身“中上等”收入國家,但是在邁向高收入國家的後半程中將面臨“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戰。那麼我們要怎樣面對這樣一個“成長陷阱”,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
張曉晶:如何防止“成長陷阱”,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中等收入陷阱”類似這些問題,我覺得要回到一開始講的,第一要推進市場化,打破壟斷。就是你的産業競爭力從哪兒來,只有打破壟斷了,中小企業都進來了,大家都在一起競爭的時候,你才能起來。無論是實業還是金融都要打破壟斷,我們金融那是虛的,它獲得的那些利潤都是利差,坐那兒收錢,食利者階層,這是典型的,這樣在國際上是沒有競爭力的。
第二就是創新。創新從哪兒來,不打破壟斷怎麼創新,我如果坐這兒能掙錢我就不會創新,坐這兒不能掙錢的時候我才琢磨琢磨,這樣創新才來,也是打破壟斷才有創新。當然我們説國家要支援,但是更多的是要市場激發活力。
第三是收入分配,城鄉差距必須解決。這麼多年,從來都是“一號文件”強調有關農村的政策,那就是説農民是最弱勢群體。你得讓農村真正發展起來,包括投票權,包括農民工的身份,真正的權益,真正給農民權利的空間。另外政府要更多地考慮政府、企業、居民之間的收入分配格局。政府每年那些稅收幹什麼,這一塊需要做出平衡,讓更多支出屬於民生的支出,這是在分配方面可以做貢獻的。
第四我覺得在中國的高速增長過程中,積累了很多風險,我們要防止外部衝擊。很多最後出差錯的情況是外部衝擊,一下子給它衝跨了。拉美債務危機、亞洲金融危機,這些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外部衝擊都是導火索。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
觀點中國:好的,非常感謝張主任接受我們的採訪。 [全文瀏覽]
往期回顧
嘉賓其人
- 張曉晶
-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開放經濟宏觀經濟學、增長理論與發展經濟學。承擔多項國際、國內課題,擔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首席專家;參與國家“十一五”規劃與“十二五”規劃的前期研究工作。曾獲得兩次“孫冶方經濟科學獎”和一次 “中國圖書獎”。
[進入人物庫]
觀點選錄
輿論坐標
下期預播
- 社會管理創新
- 五年之間,社會變革日新月異,階層分化,流動加速,利益多元,社會轉型猶未完成,社會活力蓬勃迸發,社會問題不斷出現;但是同時也可以看到,我們的政府越來越注重社會管理,在社會管理上越來越人性化。那麼在新老矛盾疊加交織之下,我們的社會管理都有哪些創新?敬請關注下期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