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起,中華鱘自然繁殖監測成為中華鱘研究常規研究任務。該所已建立了綜合食卵魚、水聲學探測和水下攝影等技術相結合的技術體系。2013年調查顯示,自從葛洲壩建成後截斷中華鱘産卵路徑,32年來頭一次,這群從海洋溯遊回來的大魚沒有産下卵子。2014年年9月的尋訪結果壓滅了中華鱘專家們的“最後的一線希望”。圖片作者:黎明/CFP
“黃金水域”希望也落空
去年11月、12月,葛洲壩下5公里江段,一艘機駁船長時間停駐在渾濁的江面上。船艙裏,長江水産研究所中華鱘課題組助理研究員吳金明專注地盯著21寸的螢幕。畫面中,透過淡綠的江水是搖曳的水草和一片亂石,這是水下視頻系統傳輸上來的江底畫面。吳金明仔細辨認是否有附著江底的卵子。
水下視頻覆蓋了5公里江段內的120個位點,但均未發現魚卵。
科研人員還採用解剖食卵魚和江底採卵的方法進行監測。但直到12月底,中華鱘的産卵期結束,仍未發現任何卵或受精卵的跡象。
這片被科研人員反覆搜查的水域是野生中華鱘現存唯一的産卵場。
長江葛洲壩建成前,中華鱘是一個興旺的種群,它們在長江上游的合江至金沙江屏山段的600多公里江段內有16處産卵場,危起偉説。
中華鱘幾乎是目前地球上現存最古老的脊椎動物,歷經1.4億年,存活至今。它們也是中國獨有的鱘魚,出生於長江,成長在大海。經過8-26年的生長,一旦性腺成熟,就從大海溯遊回長江繁殖後代。漫長的海洋生活,不曾抹去它們對長江的記憶。
每年6月,性成熟的雌雄個體成群而行,由上海崇明島長江口溯遊而上,在年末抵達産卵場,停留到第二年的10、11月開始産卵。幼魚在長江里長到20釐米左右,順江而下,在下一年的7、8月,從長江口入海生長。
葛洲壩阻斷了中華鱘通向産卵場的唯一通道。但專家們卻在1981年的秋天意外發現中華鱘在葛洲壩下游的水域産卵,新的産卵場就此形成。此後32年,上游的22處産卵場“荒廢”,這裡成了中華鱘物種自然延續唯一的根據地,也成了寄託科研人員希望的“黃金水域”。
然而,今年9月的走訪,讓課題組最後的希望也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