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9日,兩頭重達300多公斤左右的野生中華鱘在葛洲壩下游被捕撈起水。據稱這是近幾年最大的一次圍捕中華鱘行動。捕撈行動從10月8日開始,長江水産研究所共組織了30條小漁船進行捕撈。10月9日上午8時40分,第一條中華鱘打撈上岸,這條魚長2.36米,重280公斤。上午11時10分,第二條野生中華鱘捕撈起水,這條中華鱘長3.37米,重達300多公斤。兩頭中華鱘均為25歲左右的雌魚,為乳白色。此時,正是野生中華鱘回遊産卵時節,為保證野生中華鱘種群數量,提高野生中華鱘卵和母體的成活力,中國水産研究院長江水産研究所派出科考一號船組織了這次捕撈行動。據長江水産研究所副研究員楊德國介紹:目前,我國人工中華鱘繁育技術尚未過關,家養中華鱘不能繁育,中華鱘繁育必須依賴野生中華鱘。但多數母體産卵後死亡,這次捕撈主要是進行鱘卵活性研究和母體存活保障研究。中華鱘研究所所長高勇介紹,80年代的科研捕撈指標是長江水産研究所和中華鱘研究所每年各100尾,但兩家機構每年各自能捕到五六十尾已很不錯。2000年後,兩家每年加起來也只能捕撈二三十尾。圖片作者:高寶燕/CFP
野生中華鱘數量的銳減
“那年,宜昌的大街上,常見到用板車拖著中華鱘的。中華鱘捕撈量大幅增長,捕殺了近2000余尾。” 危起偉説。
無度的捕殺使中華鱘繁殖群體數量急劇滑坡。危起偉介紹,上世紀七十年代,長江裏的繁殖群體能達到1萬餘尾,葛洲壩截流的80年代,驟減到2176尾,2000年僅有363尾。1983年國家禁止對中華鱘的商業捕撈,只允許用於人工繁殖的科研捕撈。
然而野生中華鱘數量的銳減,讓科研捕撈的指標都無法完成。中華鱘研究所所長高勇介紹,80年代的科研捕撈指標是長江水産研究所和中華鱘研究所每年各100尾,但兩家機構每年各自能捕到五六十尾已很不錯。2000年後,兩家每年加起來也只能捕撈二三十尾。2008年,農業部組織專家論證,估算繁殖群體不足200尾,野生種群岌岌可危,科研捕撈就此叫停。
儘管新的産卵場形成,國家也出臺一系列保護措施,但仍沒能挽回中華鱘的數量的驟減。一些中華鱘在到達産卵場前,就已遭遇意外。洄遊到産卵場的1600多公里的遙遠路途,是通航能力不斷擴張的長江黃金水道,中華鱘要躲避如織的船舶和密布的網鉤。長江水産研究所中華鱘課題組的科研人員常常收到誤捕誤傷中華鱘的報告。
課題組助理研究員王成友2007年曾救治了一尾受傷雌性中華鱘,並做了超聲波標記。2009年,沿岸監測站發現這條中華鱘的信號,大概在銅陵,距離長江口513公里的江段。“它回來産卵了,這太讓人興奮了,”王成友説。
監測到信號不斷向上游移動,它到了武漢,距離産卵場越來越近。“但就在岳陽,失去信號。”王成友説。後來漁政部門打來電話,這條魚被漁民誤捕,等王成友趕到時,大魚已死。
“誤傷誤捕的鱘中有一半都會死亡。”王成友説,上世紀八十年代每年都有三十至四十尾因此致死;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種群數量的減少,意外死亡的數量降低到每年十幾尾;最近十年,每年大約五六尾意外死亡。與這一數據相對比的是,目前野生繁殖群體估算只有57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