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財政部長樓繼偉等就“財政工作和財稅改革”答問
活動描述
-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定於2016年3月7日(星期一)9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部長助理許宏才就“財政工作和財稅改革”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中國網: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將於3月7日(星期一)9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部長助理許宏才就“財政工作和財稅改革”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2016-03-07 08:38:21
- 中國網: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副主任、主持人曲衛國宣佈會議開始。
2016-03-07 09:00:11
- 曲衛國: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會。本次記者會的主題是:財政工作和財稅改革。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先生,財政部部長助理許宏才先生,圍繞這一主題回答大家的提問。現在開始提問。
2016-03-07 09:00:45
- 樓繼偉:
我先説兩句。5號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在全國人大作了政府工作報告,同時提交了預算報告和預算草案,我帶了這麼一堆材料,因為我不知道各位要問什麼,還請來了我們的部長助理許宏才先生,大家提的問題如果需要談到細節,請宏才同志幫我找找。各位不用擔心,預算大家都看到了預算草案的具體細節,當然沒有通過之前還得人大各代表團討論審議,修改通過之後將全面公開。是這樣一個背景,多的不用説了,下面就回答問題。
2016-03-07 09:01:12
- 日本NHK電視臺記者:
近年來,銀行不良貸款率增加,反映了經濟的減速。今後隨著結構性改革的推進,不良貸款率也會繼續增加。作為國有銀行的大股東,財政部如何看待“對國有銀行經營狀況持續惡化的擔心”?
2016-03-07 09:01:34
- 樓繼偉:
火藥味很足,上來就問了一個這麼尖銳的問題。你剛才講到了三點,第一點是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在上升。確實,現在溫和的上升。你講到在結構性改革的情況下,不良貸款率可能還會要上升,我們看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各個國家都暴露出了原來的結構性問題,在處理這些問題的時候,都發現了有銀行不良貸款率的上升。
很多國家的這個問題都得到了比較好的處理,處理的原則其實是兩個方面的共同作用,一方面是市場機製作用,大家按照契約原則,按市場的規則來處理。另外一方面,政府適當給予幫助,適當加了一些杠桿,幫助這些特別是重點的系統性比較強的金融機構,使他們不至於出現嚴重的問題。當然,我們中國的情況同2008年以後的危機情況不一樣,2008年危機的時候,有的國家把私營銀行臨時國有化了,甚至把私有制奉為“天條”的美國,都臨時把系統性的重要金融機構都國有化了,採取了超常性的一些措施,使得這些金融機構發揮正常作用,特別是對實體經濟繼續給予支援的情況下,不要産生資産負債表過度惡化,修復資産負債表,採用臨時國有化的方式,比如使得這些系統性銀行在美聯儲的保護之下,都採取一定的措施,你説誰不擔心?我的意思是説,大家都在擔心。擔心不擔心,同是不是這些銀行大股東關係並不是很大,因為這些重要的銀行,他們的問題會帶來系統性風險。我們下一步同他們所處的階段不一樣,他們是危機處理的時候,我們是面對下行壓力,但是仍舊是中高速增長,條件不一樣。
倒不是因為大股東就怎麼樣擔心。首先,這些國有大銀行都上市了,你説我是它的股東,説準確也不是很準確,不是百分之百的股東,是大股東。這些銀行都面對著公開的市場,面對全部股東的要求,國有股東並不例外,市場那些投資人、股東擔心的,我們也一樣擔心。如果因此這些銀行加強了撥備、減計、減少利潤,國家財政作為出資人和市場其他股東是一樣的,我們對他們適當的一些幫助,也並不是因為下一步可能會有一些産業政策中,特別是“三去”,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的過程中,涉及銀行的當然就比較多一些,並不是因為他們是國有的或者國家持有的股份特別大就特別怎麼樣對待,而是説從整體考慮。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説,我的心態還比較平和。謝謝。
2016-03-07 09:08:00
-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樓部長,近期有學者擔心,財稅改革推進速度低於預期,對此您怎麼看待?另外,下一步將採取哪些措施來提高財稅改革的落地率?謝謝。
2016-03-07 09:08:52
- 樓繼偉:
十八屆三中全會專門用了一章講財稅改革,確實我們非常努力,有些沒有達到,或者説比三中全會要求的進度適當地慢了一點。總的來説,我們是達到進度的,幾方面重要的改革:
一方面是預算改革。無論是預算編制和預算執行都貫徹《預演算法》中的一些基本準則,比如先有預算後有支出,預算調整的程式,預算需要公開到什麼樣的細節,跨年度的平衡機制,比如説中期財政規劃,還有對債務,特別是地方政府債務的規範管理等等,我們都做了。有的方面還沒有完全達到預期。出現這種情況,一個是轉換過程中,大家的觀念還需要轉化,而且我們的全面深化改革也進入了一個攻堅期和深水區,舊的思想觀念、利益藩籬也是干擾改革實施的阻礙。確實,改革需要頂層設計之下堅決的推進,要啃硬骨頭。同時,還要增強各方面的協調,處理好各方面的矛盾。
2016-03-07 09:09:33
- 樓繼偉:
如果説哪些方面沒有達到預期的話,稅制改革總的比我們原來預計稍微慢了一點,去年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就講到力爭完成營改增,去年沒有力爭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克強總理已經宣佈5月1日全面實施營改增,給了我們時間表,沒有“力爭”兩個字了,也就是説,這是任務鞭策。總理去年講“力爭”,今年5月1日的軍令狀已經下了。其他的可能還有,比如説要研究中央和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的改革,所謂事權和支出責任的劃分,這是個大事。原則上説,應當在稅制改革基本完成後再做,我剛才講了,主要稅種,營改增今年一定要完成。另外地方稅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房地産稅還是在我們配合有關部門在立法的階段,個人所得稅改革正在提出方案。其他一些地方稅的改革有的在進行,有的還在進展中。因此,中央和地方事權劃分和支出責任的劃分,這樣的改革是有前提條件的。再有,這項改革實際是説,財政部可以做一些頂層設計,但是大家不要忘記,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這樣講的話它涉及到國家治理,也不是財政部一家能夠解決,需要大家合力。
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比如説已經在進行的司法體制改革,已經試點設立了兩家最高法院的巡迴法庭。如果從中央和地方事權劃分來説,相應增加了中央的事權,最高法院巡迴法庭不是地方的法庭,是巡迴法庭,增加了中央的事權。從另一個角度來説,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的改革,涉及到我剛才説到的國家治理的基礎,需要各方面共同推進。
2016-03-07 09:13:08
- 樓繼偉:
這次政府工作報告,克強總理的報告中也講到了環境保護方面,講到了更加有力的食品安全方面的管理,其實都已經涉及中央與地方的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我講這些意味著,這是一個很大的系統工程,而且是一個頂層設計、各方面配合、協同推進的一個過程,也是漸進的過程。有的國家二百多年的歷史,逐步把中央與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逐漸合理化,這些問題上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我也覺得,要説清楚,這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
2016-03-07 09:19:32
- 新華社記者: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大力度,擬安排財政赤字2.18萬億元,將赤字率提高到3%,請問2016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適應新常態,推動經濟健康平穩的增長?另外,當前財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請問如何保障重點支出?謝謝。
2016-03-07 09:23:22
- 樓繼偉:
李克強總理講到,國務院提交的預算報告中也講到,今年的赤字率為3%,比去年實際的赤字率提高0.6個百分點,去年赤字率是2.4%。今年中央和地方赤字合計是2.18萬億。提高赤字率是符合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要求的,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基礎之上,著重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們現在經濟面臨新常態,新常態各方面矛盾都在凸顯,包括長期積累的一些矛盾需要解決,這種情況之下,我們的預算是按照中央確定的方針來做的,適當提高赤字率,要支撐經濟實現一個中高速增長,同時著力進行結構性改革,這是一個總的調子。
2016-03-07 09:26:51
- 樓繼偉:
那麼加了0.6%的赤字率,要做些什麼事情?首先要保證一些重點的支出。保重點支出,就要優化支出結構,按照可持續、保基本的原則,安排好民生支出,嚴格控制例如“三公”經費的增長,甚至要壓減,讓更多的支出保證基本公共服務和重點民生支出,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要對收入高增長時期支出標準過高、承諾過多的不可持續的支出,或者政策性掛鉤的支出,在合理評估的基礎之上,及時壓減。相應地提高均衡性轉移支付的支出,均衡性轉移支付是由地方自主安排的。在目前調整的情況下,安排給地方更多的自主可支配的財力,是有利於應對複雜多變的經濟情況的。同時,按照脫貧的目標增加了扶貧方面的支出、老少邊窮地區的轉移支付。中央基建支出,今年安排了五千億,五千億做出調整,要把那些小、散的項目壓減,集中用於屬於中央事權的、跨域的、公益性比較強的、重大的一些基建支出項目上去。
2016-03-07 09:28:44
- 樓繼偉:
另外,總理報告中講到了安排一千億專項獎補資金,支援去産能過程中人員安置方面的支出。今年預算安排了五百億,明年準備再安排五百億。當然,根據工作的情況進展,這個數字都是可以調整的,主要是根據各地方完成去産能任務的情況給予支援,主要是跟去産能的規模掛鉤,要考慮到需要安置的職工的人數,當地財政困難的程度等等,實行梯度性的獎補,責任在企業、在地方,中央給予獎補,這是個重點。當然,中央企業也要去産能,也可能有人員安置。另一方面,我就不用多説了,由於實行營改增,營改增過程中實際我們是降稅的,我們擬準備的方案是17%的標準稅率並不提高,但是由於所有的不動産可以納入抵扣了,沒有一個地方不用不動産,道路、道路兩邊的交通工程、廠房,都是不動産,這些可以抵扣了,實際稅基就縮小了,就造成了減收,無論是中央財政還是地方財政都要減收,在目前的情況之下不適宜提高標準稅率,因此是減收了。
還有,將一些行政事業性收費壓減,有的是取消了,有些我們在預算報告中講的是把徵收率降到零。為什麼提法不一樣呢?徵收率降到零的這些項目,是有徵收依據的,上位法支援的,所以不能取消,降到零。具體我就不再講都有哪些,這是第二項減收。
2016-03-07 09:34:58
- 樓繼偉:
第三項減收,擴大了其他的優惠政策,比如説小微企業,把優惠政策繼續擴大範圍,整體上要實現減收,給納稅人個人和企業要減負5000億,這些就造成了收不抵支的一些赤字嘛。支出在調整,收入在減收,收不抵支需要通過赤字彌補。
還有,我們要加強統籌,根據新的預演算法的要求,各部門兩年以上結轉,就不能再結轉了,預算安排應該支出的支出掉,第二年如果説一些因素使得沒有支出完,還可以結轉,第三年就不能結轉了,就要拿到總預算統籌安排使用,就要統籌。一些地方前幾年結余的資金也比較多,要求他們加快使用,這是怎麼來實現保支出、保重點等等。
2016-03-07 09:39:43
- 樓繼偉:
剛才講到了適當擴大赤字,支出調整過程中、收入調整過程中,支援結構性改革,我剛才説了一段時間減稅,是支援結構性改革。剛才説去産能,在財政上適當給予安排,支援解決那些去産能過程中人員安置問題,也是支援結構性改革的。當然,還有補短板,講到了在扶貧,在其他方面的支出,也都是補短板,這是今年的預算。
2016-03-07 09:45:50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
在預算當中我看到了一些數字,做了計算,2016年政府的一般債務餘額限額是10.7萬億,專項是6.48萬億,我記得2015年年底的時候這個數字是16萬億,算下來新增的額度就是1.18萬億,這個數字是不是就是我們提請人大審議新增債務的餘額就是這麼多?比去年的6000億數字應該是擴大了近一倍,我不知道我這樣的理解對不對。我們知道這樣的話赤字率已經破3,新增債和置換債都出現了“雙升”,是不是會加大我們財政的風險,還有今後擴大赤字和擴大債務的空間有多大?風險是怎麼控制的?
2016-03-07 09:49:59
- 樓繼偉:
謝謝你,你讀得很細,我核對了一下,是那麼回事,你這個賬沒錯,因為地方赤字增加了2800億,還有地方專項債適當增加,去年年底的餘額是16萬億,加完之後是你説的那個數。
2016-03-07 09:50:19
- 樓繼偉:
你的問題是關於怎麼加強管理,這個空間還有多大。這個空間,真是難講,因為債務和赤字連在一起的,赤字擴大一般是發債來彌補了,所以債務空間和赤字空間是連在一起的。第二個,我們如何控制這些風險,今後一個時期,我們的財政收入潛在增長率有下降的趨勢。前些年大家都問,經濟增長10%,財政增長20%,現在要回答了,就是説6.5%以上的增長,財政收入增長為什麼低於經濟增長。不一樣了。最重要的是,連續的PPI在下降,使得財政收入增長的空間受到了擠壓。那麼是不是我們就沒有赤字的空間?不是的,關鍵看赤字是幹什麼用,會不會赤字今後會減少、會回頭?相比于其他的國家,臨時性的赤字上漲,比如美國曾經在2008年以後,2009年、2010年,最高的時候是7.9%的赤字率,這兩年回到了4%。要看財政政策做適度的支撐之後,經濟的恢復能力,赤字或者債務能不能上漲,有多大空間,這是個很難簡單回答的問題。
2016-03-07 09:53:56
- 樓繼偉:
我説的是財政收入的形勢是嚴峻的,我們要擴大一些赤字,第二個這個赤字的空間很難講多大比較合適。我們有一定的空間,但是也不能增長得特別多,因為我們的財政收入佔GDP比重只有30%左右,低於一般國家的比重,遠遠低於發達國家的比重。所以,赤字率可以適當的提高。
再一個説法是債務的空間,我們的政府債務佔GDP比重大約40%,這在可比國家中是比較低的。這方面我們還有一定的空間。重要的是,我們要把這些債務空間利用好,使得今後特別是支援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使得經濟的活力在增加,使得經濟的結構上中高端,然後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起來,這個空間就可以算是很好的利用了。不能把赤字的空間,重要的都是用在基本支出了,一般公共的支出,那就會出現大的問題,好在我們是保持著“黃金原則”,就是債務用於資産,我們留下了很多優良的資産,這是我們心裏有點底的地方,沒有用於“吃飯”。“吃飯”靠借錢不行,“吃飯”要靠發工資,借錢可以買房子,用今後的工資收入來還它,按揭是可以的,我們保持了這條防風險的底線。
再有,我們如何防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中央政府債務問題不大,關鍵是地方政府會不會在《預演算法》規定之外出現新的債務的口子,那樣的話債務風險就可能會突破,這方面會同各級財政加緊管理,相信我們會取得效果。
2016-03-07 10:08:09
-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樓部長,您好,不知道您是否感覺到這幾年房價物價一直在上漲,但是個稅起徵點從2011年上調之後就沒有發生變化,您剛才説個稅改革方案正在提出之中,不知道有沒有具體時間表?另外,如果實施以家庭為單位的個稅徵繳方式會不會帶給工薪階層更多的獲得感?謝謝。
2016-03-07 10:09:11
- 樓繼偉:
我們多次上調過工薪所得稅的費用減除標準。剛才説的起徵點,精確地説,是工薪所得減除的費用標準,聽起來就比較彆扭,因為到目前為止,我們和絕大多數國家不一樣,我們實行的是分項徵收的個人所得稅,只是對工薪所得有一個基本費用減除標準。那麼應當實行綜合所得,而不是説對工薪所得的費用標準,是綜合的減除標準。那麼帶來一個問題,要不要再提高起徵點?我記得我去年就回答過,簡單地提高起徵點是不公平的,一個人的工資五千塊錢可以過日子過得不錯,如果還要養孩子,甚至還要有一個需要贍養的老人,就非常拮據,所以統一減除標準本身就不公平,在工薪所得項下持續提高減除標準就不是一個方向。
2016-03-07 10:10:21
- 樓繼偉:
三中全會提出逐步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這個事情很複雜,去年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等有關部門,一起研究了個人所得稅改革涉及的重點難點問題,形成了一個改革方案。做法是要分步到位,因為綜合所得稅,我們這麼多年一直想做,為什麼沒有做到?它複雜,要把個人所得收入,現在講11項綜合在一起,然後在做一個不是簡單的工薪項下的扣除,而是説要做分類的一些扣除。比如説個人職業發展、再教育的扣除,比如説撫養一個孩子,處於什麼樣的階段,是義務教育階段,還是高中,還是大學階段,要給予扣除。當然我們現在是放開“二孩”了,大城市和小城市的標準,真正的費用到底是多少,也不太一樣。稅法也不能説大城市就多點,小城市就少點,總是要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還有贍養老人,這些都比較複雜,需要健全的個人收入和財産的資訊系統,需要相應地修改相關法律。我們的方案已經提交國務院了,按照全國人大立法的規劃和國務院的要求,今年將把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法的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去審議,然後,我剛才説複雜,複雜在執行,首先稅政就比較複雜,然後再執行,然後再根據條件分步實施,先做一些比較簡單的部分,再隨著資訊系統、徵管條件和大家習慣的建立,逐漸把它完善化。
2016-03-07 10:10:38
- 台灣經濟日報記者:
您之前曾經提過《勞動合同法》對企業的保護十分不足,以及工資過快上漲可能會影響企業投資意願,這也是很多臺商過去幾年一直反映的問題。《勞動合同法》當中有一些是超前的,有沒有修正的可能,應該如何修正?在工資增長和企業的合理負擔之間如何取得平衡?謝謝。
2016-03-07 10:17:43
- 樓繼偉:
《勞動合同法》的問題,我是在兩次的學術活動中,以學術的角度講過。一次是在清華大學經管學院,一次是在五十人論壇,講過《勞動合同法》相關問題。在企業方面和僱員方面,保護的程度是不平衡的,它所構建的用工的基本模式,是那些標準工時的模式,也不太適合於靈活用工的模式,對於在職的職工保護比較多,實際對於新入職的人,特別是低技能的體力勞動者的實際就業是帶有歧視的,我曾經做過分析,一個是沒有激勵去提高職工的高技能,因為企業如果加大了企業培訓,提高技能,而職工可以提前一個月不説什麼原因就可以離開,企業為什麼花錢給你提高技能呢?目前中高級技師是最為短缺的,與《勞動合同法》是有關的。一個職工如果工作不努力,企業很難對他進行處理,比如解雇,那麼位置就佔著,對新入職的就形成歧視。
2016-03-07 10:20:47
- 樓繼偉:
由於剛才説到了,是標準工時制為基礎的,而不是適合於靈活用工,那些外向型的以加工貿易為主的企業,有訂單的時候,把工人招來,簽訂臨時合同,沒有訂單的時候你先做別的什麼。企業是靈活用工的。但是我們是標準工時制為基礎的《勞動合同法》,使得這些企業都非常為難了,大量的工作機會給誰了呢?低技能的勞動者工作機會就少了。從産業來説,可能會因為成本上升轉向其他國家去了。那麼最終損害是誰呢?損害的是勞動者,減少了就業機會。本意是保護勞動者,但可能最終損害了一些勞動者的利益,還可能導致了薪酬的過快上漲。這幾年薪酬的上漲是超過勞動生産率的,長期這樣是不可持續的。這裡有各方面的原因,不能説跟《勞動合同法》沒有關係。
至於要不要修法,怎麼修,財政部是個宏觀部門、綜合部門,看到這些問題要指出來,因為會對整個經濟産生影響,財政在支出和收入方面也都受到影響,我們需要做出矯正。修法不是財政部的事,之前我在社會上學術活動中説了,今天在這裡給大家回答問題,是部長身份,既然問到了,我也給你回答一下。
2016-03-07 10:23:12
- 中央電視臺央視網和央視新聞客戶端記者:
樓部長您好,剛才您也提到了去年營改增並沒有按照計劃如期完成,我記得去年在這兒的時候您也曾經提到過房地産業、建築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的營改增是讓您最傷腦筋的事,我想問的是營改增沒有順利推出,是不是因為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改革突破的難點在什麼地方?另外從目前來看,有些行業的營改增在實施之後出現了稅負不減反增的情況,下一步如何能夠保證實現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稅負只減不增的承諾?而且剛才您也提到了,這個營改增會帶來減收,之後中央財政如何彌補地方財政減收?
2016-03-07 10:31:30
- 樓繼偉:
你一個問題,實際裏面含的事太多了,我試著回答吧。首先,去年總理給的任務是“力爭完成”,今年是軍令狀要完成。去年為什麼沒有“力爭”下來?一個是情況太複雜,另外一個是去年的財政收入情況也不太好。營改增的歷史,我不再回顧了,只是説確實到了建築業、房地産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這所有要納入營業稅改增值稅,是個最大的難點,為什麼難呢?因為人多。光是生活服務業就佔大頭,這四個行業佔了大致960萬戶,因為生活服務業是非常多的,而且對應的這部分原來的營業稅是1.9萬億,佔原營業稅總收入約80%。但是為什麼必須做?營業稅是一個按照每個企業的流轉額、交易額徵收的稅,是妨礙了企業優化它的經營模式,比如説把某一個銷售環節獨立出去,把研發環節獨立出去,獨立出去就形成了新的交易額,交易額就要再徵一次稅。
所以,要打通這個抵扣鏈條,使得它真正成為增值稅,在每個環節增值進行徵稅,這個方向是必須堅持的。所以今年是個硬任務。這樣做之後,非常有利於支援服務業的發展和製造業的轉型升級。特別是生産性服務業,比如説物流業,比如研發,比如説對於製造業提供服務的保險等等。他們都實行增值稅之後,就減少或者取消了其中重復的納稅,非常有利於製造業的升級。這樣做完之後,我們把這幾項全部解決掉,就實現了一個完整的消費型的增值稅。特別是在當前,把不動産納入增值稅的抵扣鏈條,原來我們已經把設備部分納入了,這樣非常有利於企業去投資,投資的部分可以抵稅了,作為增值稅抵扣項了,目前的情況下,我們是要鼓勵投資,特別是鼓勵高品質的投資,企業自主進行的投資,高品質的投資可以抵稅了。但是它複雜,我們去年雖然沒有“力爭”出來,但是我們對有關的方案進行認真研究和論證,聽取了部門、有關協會和典型企業的意見,提出了改革的方案。稅率的設計要簡潔,你還要考慮企業的稅負變化,還要兼顧財政的承受能力,所以設計比較複雜。
2016-03-07 10:51:45
- 樓繼偉:
你剛才説到企業都不增負,我們可以做到行業不增負。不動産可以抵扣,企業租來的房産、投資形成的不動産可以抵扣,但是過去以往有的不動産還不能抵,有個消化過程,新投資的部分可以抵,以往的部分不能抵,這些恐怕在開始階段可能有稅負的變化,然後逐漸的消化掉了,鼓勵你投資嘛,都可以抵稅,甚至投資量大的時候,可能一兩年可以不交稅的,都抵扣了。但是不能保證每一個企業在實行營改增最後一個環節的時候不增負。
剛才有一個問題説到地方營改增方面會造成一些收入減少,怎麼解決。我先説到,營改增以後,中央和地方收入都要減少,並不就是地方減少,這是整個政府向企業降稅,中央和地方都要減收。我們總的考慮是維持目前中央和地方總的財力分配格局不變的情況之下,安排一個過渡性的中央地方收入劃分辦法,來解決地方收入減少的問題。我為什麼説地方收入減少要解決呢?先説清楚,第一,中央和地方收入都要減少。第二,地方原來這塊是營業稅,營業稅是地方稅,減的營業稅多,轉成增值稅了,增值稅是中央和地方分享稅,所以這個角度來説,中央和地方都減少,地方減的多,所以要説這部分怎麼解決,要有個過渡性的辦法來解決。
2016-03-07 10:52:15
- 成都商報記者:
我發現在“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當中提到了一個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我的問題是,這是否意味著在“五險一金”之外要多交一份保險?財政如何支援?謝謝。
2016-03-07 11:02:21
- 樓繼偉:
這個問題探索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首先它不僅僅是有地方住,還得帶有一定的醫療資源。解決的辦法,現在各地已經有一些探索,比如説通過政府購買服務來解決一部分,有的是政府直接舉辦,面對的是那些老年人,而且帶有失能的情況,必須帶有醫療的。有的地方還沒有把醫療和醫保打通,我們説鼓勵他把醫療和醫保打通,從國家和個人來説都是好事,一些失能老人,如果家庭確實沒有條件的話,進入社區或者集中的養老,帶有醫療養老的話,從國家和個人來説比在醫院裏頭都省費用,這是一種集中式的。第二個是社區性的,社區有一些病房,要安排一定的護理,還有居家性的,通過不同的聯繫方法,有些什麼問題需要進行護理,這個體系我們講的是以居家形式為主的,然後社區,然後集中,這是先説體系是什麼樣的。
2016-03-07 11:02:41
- 樓繼偉:
至於資金來源,剛才説到了,個人負擔,政府有一定的採購,有一定的支援,還和現在的醫保打通。至於是不是要出現一個新的險種,不知道NHK這位記者是否知道,日本有這個險種,40歲以後交老年護理險,在老年失能之後,通過這個險來解決居家、社區和集中安排的失能老年人的護理。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考慮增加這個險,“十三五”説是研究怎麼來做。
2016-03-07 11:02:54
- 彭博新聞社記者:
我想問一個關於債務的問題。今年1月份,一家投行提出這樣一個觀點,就是從歷史上看,那些債務負擔很重的國家最終都出現了經濟危機,以及經濟放緩,您對這個觀點有什麼看法?有什麼措施來防止這種現象的出現?謝謝。
2016-03-07 11:07:04
- 樓繼偉:
確實有這個現象,但是不能一概而論。各國都不太一樣,比如美國,現在債務率比2008年高了很多,但是它的經濟在復蘇。有的國家債務率非常高,但是持續緊縮,還沒有走出來。所以不好一概而論了。但是債務過高,確實對經濟的下行壓力是比較大的,這是事實。
2016-03-07 11:07:36
- 樓繼偉:
中國政府債務,我剛才説過了,並不是很高,40%左右,特別是中央,只有11萬億左右,按GDP算,我們很低的,中央財政還有繼續發債的餘地。我們要控制不規範的問題,如果債務都是顯性,都納入預演算法的規定進行管理,而不是變相發債,我們不是很擔心的。現在正在做的這個事情就是這樣,去年全國人大核準了地方債務的餘額是16萬億,16萬億中15.4萬億是2014年底以前的地方債務的存量,這個存量中有1萬多億是經過全國人大批准過的債券,剩下的是非規範的債務。我們去年經過批准,下達了各個地方3.2萬億到期存量債務的置換債券,今年按照統計的地方到期債務還有5萬億左右,繼續允許地方發行債券置換到期的債,恐怕明年還要做一些,基本上我們就把到期的這些債務置換。以後年度還有到期的,因為這是債務的一個餘額,在這個餘額之下,地方可以借新還舊,所以不是大問題。大問題是兩個,負有直接償還責任的債務是16萬億,但是那些或有債務,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時候,需要地方政府代償的比例可能擴大,這個要控制。那些地方融資平臺還存在,因為只有一部分債務到期,還有其他債務沒到期,債還存在。那些地方融資平臺上有些承擔的是政府或有債務,那麼怎麼辦呢?繼續讓他們注入資産,或者是變現資産,使得債務可持續。
還有就是要防止利用各種方式變相發債,我們關注著PPP的項目,我們要把它規範,我們也發現有的地方搞PPP項目,就是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項目,有的是變相的借債,我們在規範它。這樣的話,如果把債務的風險控制住,不會給經濟造成大的傷害。至於在目前的情況之下,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全社會在降杠桿,政府要適度加杠桿,要支援全社會降杠桿。擴大赤字,就是政府的升杠桿。還有一些政府適當擴大杠桿的措施,這是必要的,只要全社會的杠桿能夠逐步降下來,政府的杠桿也逐步可以釋放。我剛才舉了美國的例子,美國的政府杠桿率提高,但是經濟在復蘇。但是現在美國的苦惱也是這個,這麼高的杠桿率上去了,怎麼下來,也是一個問題,所以,一段時間在社會去杠桿的時候,政府適度要加杠桿,我們推進改革,經濟恢復為更好狀態的時候,我們就要考慮政府怎麼降杠桿,這是一個相互替代的過程,也是政策必須考慮的。
2016-03-07 11:07:56
- 曲衛國:
因為時間關係,本次記者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謝謝記者。
2016-03-07 11:22:13
- 中國網:
本次直播到此結束,感謝關注!
2016-03-07 11:22:22
圖片內容:
- 記者會現場
- 財政部長樓繼偉答記者問現場
- 記者會現場
-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
- 財政部部長助理許宏才
- 記者會主持人曲衛國
- 日本NHK電視臺記者提問
- 記者會主席臺
-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答記者問
- 財政部長樓繼偉答記者問現場
-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提問
- 財政部長樓繼偉就“財政工作和財稅改革”答問
- 新華社記者提問
-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答記者問現場
- 財政部長樓繼偉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提問
- 記者會主席臺
- 現場記者
- 台灣經濟日報記者提問
- 彭博新聞社記者提問
視頻地址:
- http://mp4.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6/3/7/2016371457318237694_360.mp4
圖片大圖:
-
記者會現場
中國網 郭天虎
-
財政部長樓繼偉答記者問現場
中國網 高聰
-
記者會現場
中國網 郭天虎
-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
中國網 高聰
-
財政部部長助理許宏才
中國網 高聰
-
記者會主持人曲衛國
中國網 高聰
-
日本NHK電視臺記者提問
中國網 高聰
-
記者會主席臺
中國網 高聰
-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答記者問
中國網 高聰
-
財政部長樓繼偉答記者問現場
中國網 郭天虎
-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提問
中國網 高聰
-
財政部長樓繼偉就“財政工作和財稅改革”答問
中國網 高聰
-
新華社記者提問
中國網 高聰
-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答記者問現場
中國網 郭天虎
-
財政部長樓繼偉
中國網 高聰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提問
中國網 高聰
-
記者會主席臺
中國網 郭天虎
-
現場記者
中國網 高聰
-
台灣經濟日報記者提問
中國網 高聰
-
彭博新聞社記者提問
中國網 高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