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3月21日訊 (記者 胡永平)“一個案例勝過一打文件”。5年來,各級法院審理的8000多萬件案件中,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和典型意義的案例非常多。最高法工作報告引用了33個案例,通過對每一個案例的闡發,擴大法治宣傳的效果,以公正裁判樹立行為規則,引領社會風尚,同時也讓代表委員和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這些案例向社會傳遞了法治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比如,社會廣泛關注的“醫生電梯內勸阻吸煙案”。2018年1月,鄭州中院作出二審判決,認為勸阻電梯內吸煙的行為合法、正當,符合公序良俗,是自覺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應當鼓勵,勸阻吸煙者不應承擔任何民事責任,故撤銷一審判決。各界普遍認為該案維護了法治尊嚴和社會公共利益,從中感受到了法治進步,增強了對法治的信心。
這些案例向世界講述中國法治故事,傳播中國法治聲音。比如“喬丹”商標爭議行政糾紛案,最高人民法院經審查裁定提審10起案件,並於2016年12月8日作出終審判決,認為中文“喬丹”商標的註冊損害了邁克爾·喬丹享有的在先姓名權,撤銷一、二審判決。這個案件的審判充分展現了我國智慧財産權司法保護的新形象,2017年,境外多家媒體刊文對中國智慧財産權司法保護工作給予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