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20日電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20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應大會發言人張業遂的邀請會見中外記者,並回答記者提問。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孫春蘭、胡春華、劉鶴參加。
李克強總理向中外記者介紹了各位副總理,並對大家表示感謝,歡迎大家提問。
3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應大會發言人張業遂的邀請會見中外記者,並回答記者提問。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孫春蘭、胡春華、劉鶴參加。這是李克強回答記者提問。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彭博社記者: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在過去的40年中,中國取得了巨大的經濟發展成就,成功使數億人脫貧。在中國進入新時代以後,面臨的問題將更加複雜,我們認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模式也會經歷一些變化,這集中體現在這次兩會期間通過了政府機構改革方案以及進行修憲等。請問中國特別是在吸引外資和促進外貿方面,奉行的改革開放模式會跟過去40年有什麼不同?
李克強:中國40年來有目共睹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和開放是密不可分的。開放推動了改革,促進了發展。可以説中國人民從開放中嘗到了甜頭。去年年初,習近平主席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發表演講時明確表示,中國將繼續維護自由貿易,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如果説中國的開放有新變化的話,那就是門會越開越大。中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關到府等於擋住了我們自己的路。
新的變化意味著進一步擴大開放,我們在開放方面還有較大的空間和潛力。比如貨物貿易,我們商品進口稅率水準在世界上處於中等水準,我們願意以更開放的姿態進一步降低商品進口的總體稅率水準。一些市場熱銷的消費品,包括藥品,特別是群眾、患者急需的抗癌藥品,我們要較大幅度地降低進口稅率,對抗癌藥品力爭降到零稅率。對於服務貿易,我們現在是逆差,進一步開放服務業會付出一些代價,但可以促進提高我們産業的競爭力。下一步重點要放寬服務業的準入,比如在養老、醫療、教育、金融等領域,我們會加大放寬準入力度,在一些領域逐步放寬甚至取消股比限制。我們還會全面放開製造業,在這方面不允許強制轉讓技術,我們將保護智慧財産權。
我們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會進一步調整縮減。今年及今後幾年會逐步放寬準入。而且我們還要加快推進涉及外商投資的三個法律合併成一個基礎性法律,以實現給外商準入前國民待遇的承諾。至於你提到的修憲、機構改革與開放的關係,這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已經批准了憲法修正案和政府機構改革方案,我們會遵循憲法,推進機構改革,這將更有利於堅持我們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我在報紙上看到,部分媒體對中國的開放有這樣那樣的議論,所以我多説兩句。我們的努力方向是要使13億人的市場逐步成為中外企業、各類所有制企業都可以公平競爭的市場,給中國消費者以更多的選擇,促使中國産品和服務升級,促進經濟向高品質的方向發展。
當然,中國的開放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有些當時看起來並不起眼的開放舉措,幾年後回過頭來看,可能成效令人驚訝。比如説5年前我們簡化了因私護照辦理和出境的手續,結果出境人次從當年的7000多萬增加到去年的1億3千多萬,而且其中多數都是去旅遊和消費。所以看中國的開放,不僅要看細節、領域,更要看長遠、全景。當然,開放是雙向的、是相互的,就好像雙人划船,光靠單人使力,這個船隻能原地打轉。只有兩人同向用力才能向前進。
中國日報社記者:總理您好,今年兩會期間,有代表委員提出要像當年抓GDP一樣,抓“放管服”改革,同時也有人説,中國目前的制度性成本還是很高,辦事還是比較難。請問總理,“放管服”改革要放多少?放了以後該怎麼管?是否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李克強: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上屆政府伊始,我們抓住轉變政府職能這個“牛鼻子”,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就是要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激發市場的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可以説這方面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成為政府持續推進自身改革、解放和發展生産力的一個利器。
這次兩會期間,我到代表團、聯組會參加審議和討論,不少代表委員都提出,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時候,政府要著力推動優化營商環境,提供辦事便利,這可以説是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對改革比較迫切的願望,他們提的有很多看似小問題,實際上連著大政策。我們要見端知本,改革就是要把突破點推向離市場、群眾最近的地方,把民之所望作為改革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