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北京3月16日訊 (記者 金慧慧)為推進京津冀教育協調發展,全國政協委員、南開大學材料學院院長卜顯和建議,健全組織協調機制,建立優質教育資源共用機制。
2017年,天津市教委發佈《京津冀協同發展教育專項規劃》,制定了天津市全面融入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為域內高校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卜顯和説,“但在推進過程中,還存在組織協調機制不健全,協同聯動合作和優勢教育資源共用不充分,參與者積極性需進一步激發,人才培養體制機制與區域發展形勢和需求不相適應等問題。”為此,他提出四條建議:
第一,健全組織協調機制。成立推進落實京津冀教育協調發展的領導小組或執行委員會,將教育協調發展的體制機制創新和聯動融入京津冀地區發展規劃,研究制定相關工作條例,進一步明確任務分工和各方職責。
第二,建立優質教育資源共用機制。推進京津冀地區教育資訊化,利用現代網路技術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用,構建合作編寫教材、教學資源庫、實訓培養基地、文獻資源、大型貴重儀器設備共用。建立師資培訓基地,為教師提供定期進修和講座,選拔教師到學校、政府等單位訪學、合作研究、挂職。開展委託培養、訂單培養等多種形式的人才聯合培養。
第三,完善激勵和補償機制。由政府出資建立京津冀教育合作專項基金,制定獎勵和補償政策,定期表彰有重要貢獻的參與者。出臺産學研合作的優惠政策,促進區域內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建立形式多樣、機制靈活的雙邊或多邊合作機制。
第四,創新人才培養體制機制。對接京津冀地區重點領域和産業需求,結合“雙一流”建設目標,完善學科體系,打造高水準學科群,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學科增長點,推動高等教育合理佈局。拓寬人才引進渠道,加快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探索利用重大産業科技開發項目聯合培養複合型人才的新模式。打破不同地區、學校、學科之間教育資源服務的局限性,探索共建大中小學貫通的人才培養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