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並養,享受清涼一夏的養生之道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中醫 -

身心並養,享受清涼一夏的養生之道

2024-05-23 14:30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隨著夏日的腳步悄然而至,陽光、海灘、冰淇淋成了這個季節的代名詞。然而,在享受夏日風情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夏季養生的重要性。在炎熱的天氣中,如何調整身心狀態,讓自己度過一個健康、舒適的夏天呢?

清晨運動,溫和為主

夏季烈日炎炎,早晨或黃昏是運動的最佳時段。此時運動不僅能避免高溫傷害,還能讓身體逐漸適應夏日節奏。運動時,應注重強度適中,避免過度出汗耗傷陽氣。

飲食調養,苦味與紅色為佳

夏季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為主。苦味食物能清心解暑,紅色食物則養心補血。以下是幾款推薦的養生食譜:

推薦一:鴨肉冬瓜湯

配料:冬瓜400克,鴨肉100克,太子參30克,金銀花10克;

功效:冬瓜利水消痰、除煩止渴、祛濕解暑;鴨肉養胃生津、清熱健脾。

推薦二:益氣養心粥

配料:太子參30克,山藥30克,蓮子30克,粳米200克;

功效:太子參益氣健腳、生津潤肺;山藥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蓮子清熱固糟、安神強心;粳米能益脾胃、除煩渴。

推薦三:荷葉茯苓粥

配料:荷葉1張(鮮、幹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糖適量;

功效:清熱解暑,寧心安神,止瀉止痢,對心血管疾病、神經衰弱者亦有療效。

作息規律,保證充足睡眠

夏季晝長夜短,氣溫升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較大,容易疲勞。應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保持充足的睡眠,儘量晚睡早起,晚上10點左右開始休息,並儘量保持午間小睡約半小時,睡好“子午覺”。

情志調節,戒驕戒躁

高溫天氣易使人煩躁不安,因此,夏季尤應注重情志養生。建議養成急事不驚、凡事不爭的心態。避免大喜大悲,保持精神安定、情志開懷、心情舒暢、安閒自樂、笑口常開,以免傷心、傷身、傷神。

預防夏季感冒,及時用藥

中醫認為,夏季的炎熱氣候導致人體出汗增多,皮膚毛孔打開以散熱,這容易使人受到風邪的侵襲。夏季常見的吹空調、食用冷飲等習慣可能會減弱身體抵抗力,損傷脾胃,影響正氣,導致在外邪侵襲時,身體的抵禦能力下降,更易出現感冒症狀,如發熱、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和咳嗽等。針對夏季感冒,既要驅散侵襲人體的外邪,又要清除體內毒火,可以選擇具有上述作用的中成藥,比如連花清瘟。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還可以輔以一些中醫特色療法。如艾灸疏通經絡,驅風散邪;拔罐促進氣血流通,有助於加速感冒症狀的好轉。通過上述方法,我們可以更好地適應夏季的氣候,保持身心健康,享受一個清涼舒適的夏日。

【責任編輯:李哲】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010-88828034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