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名家經驗,凝中醫共識,“西醫大家話中醫”分享座談會在京舉辦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中醫 -

談名家經驗,凝中醫共識,“西醫大家話中醫”分享座談會在京舉辦

2024-04-28 10:51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4月26日,“西醫大家話中醫”分享座談會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隆重舉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秦懷金,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張伯禮,中國科學院院士韓濟生,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運,以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相關部門和直屬各單位負責同志,《西醫大家話中醫》叢書受訪院士的團隊代表、顧問,在京“西醫學習中醫”醫師代表,省中醫藥管理局代表出席此次活動。

image.png

活動現場首先舉行了高端訪談實錄《大家話中醫書係•西醫大家話中醫》叢書新書發佈儀式。秦懷金副局長、張伯禮院士、韓濟生院士、張運院士、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侯衛偉社長、《中國中醫藥報》社王淑軍總編輯上臺共同為《西醫大家話中醫》叢書揭幕。

image.png

在隨後的分享座談中,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健康時報副總編輯王君平首先主持高端訪談,策劃參與本項目的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相關負責同志、《西醫大家話中醫》受訪院士代表、為叢書作序的院士、國醫大師,以及省中醫藥管理局、“西醫學習中醫”醫師,一同分享“西醫大家話中醫”項目進行過程中的難忘故事,談談自身經歷與心得感悟,共話中西醫的協同發展。

image.png

image.png

秦懷金副局長談到編寫這本書的初衷時表示,“中醫藥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多年來,我在同眾多西醫界朋友接觸中,深感西醫尤其是中青年醫生對中醫藥的認識還需進一步加強,做好這部分人的工作,擴大中醫藥發展的同盟軍與朋友圈,對於營造更好的中醫藥發展環境具有重要意義;此外,中醫藥古老,但理念不落後,理論體系完整,臨床療效確切,是推動中西醫結合和協同創新,開闢我國醫學科技創新發展的新方法、新範式、新賽道。希望此項工作能讓更多人關注中醫藥、研究中醫藥,共同促進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撐。”同時強調“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挖掘中醫藥這一偉大寶庫,從中尋找原創靈感,産生出對世界醫學有重大貢獻的科研成果,是我國醫學界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和實踐證明的行之有效的路徑。”

image.png

張伯禮院士高度認同,認為在當前歷史大背景下,總結並傳播“西學中”專家學者經驗的意義非凡。《西醫大家話中醫》的編寫,是一件有意義的大事。我國有兩套醫學,中醫和西醫,這兩套醫學從不同的角度來把握人體的健康,它們各自有各自的優勢,這些優勢可以互補,但是不能互相取代。中西醫結合需要高層次的有機、有序結合,實現優勢互補,成為未來醫學發展的方向。以病人為本,最大化病人受益是中西醫結合的最終目標,也是醫學發展的核心理念。這一觀念貫穿于《西醫大家話中醫》一書,致力於為病人謀福利,實現病人最大化受益的目標。

韓濟生院士談及個人親身經歷,從接到研究針麻任務時的難以置信,到親眼見證臨床實效的大為震撼,再到深入研究體會到其中深刻的社會意義,逐步成為用現代科學方法向世界證明針灸的開拓者。他認為中西醫結合不是從理論上開始結合,而是同樣的事實擺在那裏,用中醫來解釋,還是用西醫來解釋,這就是他多年的工作。他強調科研精神與現代科技結合,推動針灸治療精準化。呼籲用科學方法探索治療規律,優化方案,為古老針灸學注入新科學內涵。建議年輕人“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將中醫規律科學總結推廣,通過嚴謹科學論證,優化針灸療法,更好服務人類健康。

image.png

張運院士對《西醫大家話中醫》的立意深遠、形式新穎大膽表示認可。他強調中西醫的差異和思辨持續備受關注,“無論中醫還是西醫都在發展階段,人是這個地球上最高級的生物,我們現在對他的認識還非常膚淺,如果兩套體系能夠互相促進、找到共同的東西,著眼於人類的健康,就可以讓醫學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他建議西醫應借鑒中醫的辨證思維,中醫則可學習西醫的科技診療手段,實現優勢互補。回顧參與中藥通心絡研究的經歷,20年後功效得到證實,這讓他意識到即使不完全了解中醫,也能為中醫藥事業作出貢獻,凸顯了醫學跨界交流的重要性和成果的珍貴。

image.png

隨後,“西醫大家話中醫”項目主訪談人、央視醫學節目主持人安寧分享了項目推進過程中的難忘經歷,並主持省中醫藥管理局負責人代表和“西醫學習中醫”醫師代表共同參與的讀書分享。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米銀軍和“西學中”醫師代表、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主任醫師趙研,分別分享了“西醫學習中醫”開展情況和閱讀《西醫大家話中醫》的心得體會。

image.png


【責任編輯:李哲】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010-88828034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