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將至火氣大?對症滅火消春燥
春分將至,氣溫回升,雖萬物復蘇,生機盎然,但春季風高物燥,很容易使人出現口舌乾燥、嘴角破潰等症狀,這都是因為春燥引起的上火。
中醫認為,“火”按病理可分虛實兩類,平時身體較好的人易出現實火,虛火多見於平素體質較弱者。一般來説,實火宜瀉,虛火宜補。但具體到某一個人,往往存在虛實夾雜的情況。比如,有的人也許幾天未休息好,過度疲勞,導致陰虛火旺,但他身體素來強壯,這就是虛實夾雜,治療就要補瀉兼施。
因此,中醫時常根據不同的表現將“上火”分為心火、肺火、胃火、肝火等,然後再根據虛實對症治療,療效就更加確切。
“上火”症狀一:反覆感冒肺火太大
不少人在春天動不動就感冒,稍有不注意,就會發燒咳嗽,甚至引發哮喘,從中醫學的角度看,這種現象大多是由於肺部感受外邪所致。春天之所以反覆受到外邪的侵犯,主要是由於肺部正氣不足,陰陽失于平衡。
肺火大的人常出現口鼻乾燥,出氣熱的現象,很容易傷風,傷風後會出現高熱、咳嗽、痰黃稠而粘、舌紅苔黃等症狀。除此之外,喜吃冷飲,口唇發紅等,也是肺火旺的表現。
對於肺火大反覆感冒的人,應給予中藥進行治療,清熱解毒、宣泄肺熱的連花清瘟就十分對症。從其組方即可看出,連花清瘟是針對“肺熱壅盛”而設,全方以張仲景《傷寒論》麻杏石甘湯合吳鞠通《溫病條辨》銀翹散為基礎方,衛氣同治,表裏雙解;同時汲取明代溫病大家吳又可治疫病用大黃的經驗,先證用藥,通腑瀉熱,截斷病勢;配伍紅景天清肺化瘀,增強正氣;廣藿香芳香化濕,辟穢逐邪。此外,日常生活中容易有肺熱的人也可通過食療來清肺,可以多吃一些冬瓜,味道偏苦的綠葉蔬菜以及海帶、紫菜海産品等偏寒性的食物。
“上火”症狀二:口腔潰瘍心火太旺
中醫認為,舌為心之苗竅,心火最容易發在嘴上,尤其是舌頭上。口腔潰瘍、咽痛咽幹,是心火旺的最常見症狀。心火有虛實之分,一般來説,其中的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悸、心煩、失眠、健忘等,老年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病的人常有此類症狀;實火則表現為反覆口腔潰瘍、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身體健壯的中青年人容易出現。
心實火過盛者,除了選用含有祛病毒作用的連翹和清熱解火的黃連、銀花等藥物緩解症狀外,還必須積極治療牙齒本身的疾患。因為只有牙周及牙齒本身有疾患,才會受到上火的衝擊。而心有虛火者,主要還是治療心血管疾病,注意休息,比如冠心病患者主要是控制高血壓,血壓控制好,心火自然緩解。
”上火”症狀三:頭暈口臭肝火熾熱
春天以肝氣為令,冬天蓄積于體內的陽氣隨著春暖轉為向上外發,若藏陽氣過多會化成熱邪外攻,如果遇到陽氣驟升,內外兩陽碰撞,易引起內熱而生肝火,繼而誘發多種疾病。肝火旺的人平時脾氣大,愛急躁,面紅如醉,或平時有頭暈、血壓高、耳鳴、眼幹、口苦口臭、兩肋脹痛、舌邊紅等症狀。
對於肝火旺盛的人,中醫調治以清肝瀉火為原則,處方以龍膽瀉肝湯為代表。飲食方面,宜食用陳皮、蘿蔔、刀豆、金橘、佛手、芹菜、決明子等藥食同源食物,以養肝健脾和胃,抗禦外邪對人體的侵襲。在這個季節,中醫養生講究“減酸增甘”,要少吃酸味,肝火旺盛忌食人參、黃芪、桂圓肉、紅棗、老田雞等滋補食品。保持平和的心態是關鍵,可以通過練習太極、八段錦等傳統功法來舒緩肝氣,也可以增加戶外活動,如慢跑、游泳等。
春暖花開,謹防“上火”,學會給自己身體“滅火”,才能讓我們健康的享受春日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