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賦能文化|科技助力煥新

數字賦能文化|科技助力煥新

 

藝匠

傳承民間工藝 讓枯木重生


李明軍是河北省隆化縣一位根雕藝人。他從事根雕行業近30年,不起眼的樹根,經過他“三分雕刻,七分天然”的修飾,成為一件件美輪美奐的藝術作品。


鍾愛《史記》,潛心研究四十余載


40餘年來,他持續讀《史記》、講《史記》、研究《史記》,先後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出版專著10余部,主編學術著作20余種。


西藏尼木:藏紙技藝鋪就美好生活


 48歲的格桑旦增是“雪拉藏紙製作技藝”傳承人,也是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尼木縣雪拉藏紙農牧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昌南九老”之劉玉范先生


劉玉范,1942年生於山東青島,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昌南九老之一、中國書畫學會副主席、中國國畫院副院長、膠東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工程部中國畫創作室主任兼景德鎮陶藝工作室主任、景德鎮齊魯文化藝術聯誼會名譽會長、景德鎮瓷畫研究院特聘高級研究員。


彭祖述石刻藝術”首次亮相第九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


版博會是我國版權領域唯一的綜合性、國際性、國家級專業博覽會,自2008年創辦以來,每兩年舉辦一屆,目前已先後在北京、成都、廣州、蘇州和杭州等地舉辦了八屆。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成為集中展示展覽版權成果、活躍版權交易貿易、促進版權價值轉化、推動中外版權交流的重要平臺。


在蘇博,走近章太炎


日前,“太炎傳薪——章炳麟與蘇州展”在江蘇蘇州博物館開幕。


紮根中國大地 爭創世界一流美院


95年來,中國美術學院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努力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在世界藝術格局中弘揚中國精神,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浙江龍泉:尋找北宋風骨的“95後”夫妻檔


  “95後”陶瓷夫妻檔季雙俊和季資美是高中和大學時的同學,因為共同的興趣走到一起。從景德鎮陶瓷工藝美院畢業後回到故鄉龍泉,夫妻二人在甌江旁的爐田村駐紮下來,成立了“梅夫人”工作室,潛心鑽研北宋風格的青瓷器。兩人從古瓷中尋找靈感,力圖重現北宋龍泉窯的胎釉特點,並借鑒青銅器、金銀器、古代服裝上的紋樣,在瓷上傾注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藝術狂想:歡迎來到Mr Doodle的夢幻世界


Mr Doodle(塗鴉先生),本名Sam Cox,1994年出生於英國肯特郡。2017年,Mr Doodle(塗鴉先生)的創作一炮而紅,成為Fendi、Puma等一眾大牌的新寵,他本人也在藝術界聲名大噪。


殷之光:鏗鏘語調誦出一個激情世界


日前,“永遠跟黨走”名家朗誦會在保定舉辦。89歲的著名朗誦藝術家殷之光又一次登臺。老人飽含感情的朗誦盡顯聲音和文字的美好。


陳東山——精神故園裏的風雅生活


生於北京,先後畢業于北京工藝美術學校、天津美術學院國畫係,獲學士學位,2012年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訪問學者,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鐵路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央美術學院水墨人物創作班外聘導師,中國水墨畫院畫家。


101歲戴澤重回故里開展 百餘組作品展其筆下“萬物生”


2023年8月16日下午3點,由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重慶美術館(重慶畫院)、戴澤藝術基金承辦,重慶大學、解放碑CBD管委會協辦的第二屆重慶都市藝術節“萬物生——百歲戴澤重回故里藝術展”開幕式在重慶美術館舉行。


國家京劇院“星光讀書會”開講 范曾縱論哲學繪畫戲曲


在“星光讀書會”現場,范曾先生開講即道“我最愛讀書,其次才是畫畫”。他表示,讀書要探究“源頭活水”。而在中華文明中,“源頭活水”就是《史記》《漢書》,就是老莊哲學,就是《詩經》《楚辭》。


鐵揚88歲生日清華藝博開展


2023年9月10日,在第39個教師節來臨之際,適逢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館七週年紀念日,同時也是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鐵揚先生八十八歲壽辰,清華藝博迎來了“路之歌:鐵揚藝術展”的啟幕。


彭祖述大師“松花石百硯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


7月9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松花石百硯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此次松花石百硯展重點呈現了這位91歲高齡的老藝術家十二年精心創作的100方松花石硯及書法拓片題跋作品。


“天津泥人張彩塑進京展60週年紀念研討會 ”


癸卯孟秋,津門有期;彩藝傳燈,薪火不息。2023年9月3日下午,“天津泥人張彩塑進京展60週年紀念研討會”暨“彩藝傳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陳毅謙收徒儀式在天津美術館順利舉辦。


1  2  


藝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