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武安: 農村産權交易激發鄉村經濟新活力
今年以來,河北邯鄲武安市把農村産權交易作為深化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規範“三資”管理、助力鄉村振興的戰略舉措來抓,強化督導推進,狠抓業務提升,規範透明運作,發揮其在激活農村資源要素潛能、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加強基層治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
如何更好的發揮集體産權作用,讓農村“沉睡”資源變成“一池活水”?武安市委、市政府以農村産權交易為有力抓手,依託供銷社鋪點建網、建設運營,採取高位推動和大力度的政策支援措施,將産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和運營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建立健全各項制度機制,充分調動起各鄉鎮部門的工作積極性,全市農村産權交易蓬勃開展起來。目前,該市已建成市鄉村三級産權流轉交易體系,22個鄉鎮和工業園區、502個行政村服務站點建成率分別達到100%、80%。建立完善産權資訊數據庫,檔案數字化改造率達到100%,實現了交易資訊“互聯互通”。
由供銷社牽頭運營的農村産權交易中心加強調度督導和業務培訓,使交易業務全面鋪開,推進農民承包土地經營權、農村集體林權、“四荒”使用權、集體經營性資産、大額資金採購、建築項目招投標等12類農村産權“應進必進”,堅決消滅“零”交易、“難”交易村。作為河北省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交易試點縣(市),武安市發揮農村産權交易平臺作用,大力度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交易。1-11月該市共有69宗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在農村産權交易平臺掛牌出讓,交易金額達10.7億元。
結合武安實際,該市還創新實施了職能監管、巡察監管、群眾監督、督檢考評制度,將産權交易鑒證作為村財鄉管出入賬剛性約束,促進農村産權交易制度化推進和規範透明運作,避免非法交易、暗箱操作等違紀違法行為,實現保值增值。如,武安市南關街對臨街集體門店出租項目統一打包,通過産權交易中心掛牌公開透明招標,村集體增收40萬元。磁山鎮東孔壁村集體將該村閒置的20畝荒地通過産權交易中心掛牌競價,掛牌金額9000元,最終以16000元成交,村集體增收7000元,資産溢價率高達77%,不僅為村集體和農民增加了收益,也優化了土地資源配置,維護了農村和諧穩定。武安産權交易做法獲評邯鄲改革創新示範案例,得到省領導批示肯定。武安市供銷社黨組書記、主任祁少鵬説:“農村産權流轉交易讓鄉村經濟煥發新活力,下步將繼續推進農村産權機制創新,打造武安改革“樣板”,真正為鄉村振興蓄勢賦能”。(武安市供銷社 張利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