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峰縣關於推進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調查與思考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做好兒童關愛保護工作,事關家庭和諧幸福,事關社會大局穩定。為積極探索優化兒童關愛保護服務體系,今年
一、雙峰縣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開展情況
據調查統計,雙峰縣現有農村留守兒童5205人、流動兒童2461人,困境兒童3080人(其中孤兒52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315人,殘疾兒童563人)。
二、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一)兒童關愛服務部門協調聯動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儘管各級政府、家庭、學校、群團和社會力量已投入到兒童關愛保護工作中,但整個服務體系的構建與協同運轉尚需進一步完善。其中,有效的家庭監管、親情聯結及其衍生到的家庭教育,是保證關愛保護工作成效和兒童發展的核心因素,但這個問題始終未能找到行之有效的突破口和應對措施。整體來看,親情缺失和家庭教育不足成為制約基層關愛保護成效的關鍵因素。此外,因缺乏專業的心理教師及對農村學校教師的針對性培訓等原因,學校對留守兒童的關愛保護和發展促進的作用未能充分發揮出來。縣、鄉和村(社區)等對困境兒童的關愛局限在記錄臺賬、不定期電話聯繫、入戶訪問慰問等工作上,還需要有更深入、細緻的關愛保護舉措。雖然已成立未保工作領導小組,但各部門有針對自己的工作任務各自為戰的現象,資源共用少,聯動配合少,部門統籌、協調、督促、指導機制需進一步完善。
(二)兒童關愛保護服務供給成效有待進一步提高。雖然我們已連續6年組織開展兒童主任培訓,要求兒童主任堅持每月走訪特殊兒童,但仍有少數兒童主任因缺乏專業知識和技能,有部分關愛服務流於形式,收效甚微。雖然我縣已連續8年以政府購買服務委託專業心理工作室為全縣未成年人開展心理健康服務、開展家庭教育、開展心理健康培訓等,但農村困境兒童仍存在很多突出的身心健康問題。主要表現在:學習動機不強,學習興趣不高;孤獨、焦慮、抑鬱;同時主觀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等積極情緒偏低。與在外打工的父母的溝通和聯結過少是影響他們情緒的重要原因之一;自尊較低,有嚴重的自卑感,對自身的評價明顯偏低;攻擊行為和違紀行為較多,社會適應不良問題較突出。近年來,農村困境兒童中手機成癮和網路成癮的比例在不斷增加,嚴重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同時,農村困境兒童的社會支援普遍較薄弱,如親情缺失、父母缺乏教養能力和親子溝通能力、主要監護人提供的情感支援少、學校和社區的支援資源有限等,這些問題和風險都大大降低了農村困境兒童的身心健康水準和幸福感。
(三)兒童關愛保護服務人才隊伍規模素質有待進一步提升。近年來,該縣投入420萬元建成“兒童之家”示範點112個,普通點411個,實現了村級“兒童之家”全覆蓋。但調研發現,“兒童之家”陣地發揮作用不明顯,存在管理人員欠缺,開展活動不經常,內容也不豐富等問題。“兒童之家”日常活動經費、設施維護費、管理人員經費等支出基本為零。因經費投入不足,難以保證兒童活動的正常開展。目前,“兒童之家”兒童主任基本靠愛心與責任心開展一些粗放式的管理工作。“兒童之家”的服務功能基本處於組織文體娛樂活動、留守兒童通過網路與在外務工親人視頻聊天和提供臨時託管場所等初級階段。受兒童主任的綜合能力、精力等因素影響,大部分的“兒童之家”的文體娛樂活動組織程度不高,活動的開展影響範圍及覆蓋面不廣,所幫扶的兒童數量不夠理想,只是提供一個遊戲娛樂及臨時託管場所,有些“兒童之家”沒有開展實質性的活動,離兒童規劃提出的“提供遊戲、娛樂、教育、衛生、社會心理支援和轉介等服務”的要求還有很大的距離,仍有待探索建立起真正發揮作用的長效機制。
(三)加強“兒童之家”管理和監督。根據該縣“兒童之家”現狀,合理規劃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陣地佈局,改造現有兒童之家,對人流量較少的適當整合歸攏,對人流量較多的適當擴大規模,提高室外活動配套基礎設施數量和品質。鼓勵有效整合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和兒童之家,探索建設“老少歡樂之家”,積極推進公共服務共用。加強對基層兒童之家建設的協助和監督工作,在組織管理上實現“四有”,即有穩定的專職或兼職管理人員。由熱心公益、德才兼備的退休教師、退休幹部,或由基層幹部、聯繫挂點村幹部和志願者擔任,負責日常管理工作;有穩定的志願幫扶隊伍。開展形式多樣的常態化結對幫扶活動;有監督管理團隊。村(社區)要成立管理組織,及時協調處理“兒童之家”管理運作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監督“兒童之家”的運作;有科學規範的工作制度。確保工作運作規範。積極爭取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援,將“兒童之家”建設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形成多方合力,可採取財政支援一點,部門項目資金扶持一點,社會捐助一點等辦法,解決“兒童之家”運營資金緊缺的問題。(雙峰縣民政局戴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