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政務> 頭條區>

控量提質·重視大球·深化體教融合——國家體育總局相關人士解讀新修訂的《運動員技術等級標準》

2024-12-17 09:12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王鏡宇)最新修訂的《運動員技術等級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已于近日由國家體育總局公佈,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標準》涉及運動員技術等級稱號(以下簡稱等級稱號)的授予,而等級稱號又與高校高水準運動隊招生和普通高校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招生(業內簡稱為體育單招)的報名資格相關,因此此次修訂頗受有體育特長的學生和其家長的關注。國家體育總局競技體育司相關人士日前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對與《標準》修訂有關的事項進行解讀。

控量提質、嚴防造假

據相關人士介紹,本次《標準》修訂是貫徹落實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和《運動員技術等級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國家體育總局不斷加強和規範運動員技術等級管理工作。由於運動員技術等級制度與其他優惠政策掛鉤,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個別地方出現了政策走樣等問題,擾亂了運動員技術等級管理秩序。為進一步從制度上推動實現體育行業風氣根本好轉,結合持續深入推進落實中央巡視整改,堅決遏制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運動員技術等級證書“摻水”“造假”問題,國家體育總局對《辦法》進行了全面修訂。新《辦法》取消了運動員書面申請、體育部門逐級審核等環節,調整為賽後公示授予等級稱號,並在授予主體、等級標準、監督檢查、責任追究等方面進行了大幅度調整。新《辦法》將於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而《標準》是相應的配套政策。

根據《辦法》,等級稱號分為5個等次,分別是:國際級運動健將、運動健將、一級運動員、二級運動員、三級運動員。《標準》修訂之後,業內人士普遍感覺獲得等級稱號的難度明顯提升。相關人士表示,這次修訂堅持導向鮮明、統籌兼顧、從嚴從緊的基本原則,突出運動員技術等級制度鼓勵運動員刻苦訓練、頑強拼搏、不斷提高運動技術水準和競技成績的根本目標。修訂體現了適當控制數量、提高品質的導向,在可以授予等級稱號的賽事中,調整、刪除了一些過去水分比較大、管理比較混亂的賽事,其目的是讓那些真正優秀的運動員獲得等級稱號,儘量控制和防止“搭車”“混證”的情況。

更精準地扶持“三大球”

由於足球項目的運動員技術等級標準由中國足球協會單獨制定公佈,這次修訂後的《標準》未包括足球項目。籃球和排球在可授予運動員技術等級稱號的賽事數量和組別數量上,明顯高於其他集體球類項目。與此同時,與以往集體球類項目主要以球隊成績作為授予等級稱號的依據不同,修訂後的《標準》更加細化了對運動員個人技術水準的要求,如明確規定“未上場比賽運動員不得授予等級稱號”,並結合不同項目實際,將上場時間、技術統計、體能測試等列入授予等級稱號的必要條件。此外,在乒乓球、羽毛球、棋類等項目中,將運動員在團體比賽中的個人出場率、勝率、勝場數等列入授予團體項目等級稱號的必要條件。相關人士表示,以往在一些集體球類和個人項目的團體賽中,的確出現過水準沒有那麼高的選手“搭車”拿證的情況,這次的修訂是有針對性的。

據相關人士介紹,這次的修訂充分考慮了不同項目的競技水準、賽事體系、發展趨勢和普及推廣等因素,分類管理、精準施策,對《標準》涉及的賽事、組別、小項、成績等進行整體把握和統籌調控。國家體育總局對於“三大球”振興高度重視,中國足球協會在等級稱號的授予、等級標準制定等方面已經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而這次的修訂對籃球和排球項目也做了適當的傾斜,體現了較大的支援力度。

根據《標準》,新創辦的全國青少年三大球運動會也被列入可以授予一級運動員等級稱號的籃球和排球賽事名錄。考慮到《標準》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而首屆三大球運動會在今年11月已經舉行,國家體育總局作出相關安排,印發了《體育總局關於公佈第一屆全國青少年三大球運動會籃球、排球項目運動員技術等級標準的通知》,有關三大球運動會的政策將提前生效。

深化體教融合、推動賽事融合

據中國學生體育聯合會統計,相比2021年發佈的《運動員技術等級標準》,修訂後的《標準》大幅縮減了教育系統全國性評級賽事的數量。其中,中學全國性評級賽事由原來的20個大項減少為17個大項,大學評級賽事從51個大項縮減為28個大項。

國家體育總局競技體育司相關人士表示,評級賽事數量減少是這次《標準》調整的整體特點,而推動體教融合高品質發展尤其是賽事融合是這次調整的出發點之一。從目前情況看,體育系統和教育系統的賽事還有一部分在參賽資格、運動員註冊方面存在壁壘,部分教育系統賽事水準不高或者辦賽不夠規範。這次的調整希望從源頭破除體教壁壘,整合優勢資源,完善和規範青少年和學生體育賽事體系。從方向上來講,修訂後的《標準》更傾向於將體育和教育系統共同主辦、具有較高競技水準的重大賽事列入《標準》。《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義務教育、高中和大學階段學生體育賽事由教育、體育部門共同組織”,“職業化的青少年體育賽事由各單項協會主辦、教育部學生體協配合”,而《標準》的導向與這樣的工作要求是一致的。

據相關人士介紹,在全國比賽方面,此次修訂共涉及79個項目,有57個在青少年和學生群體中開展較好的項目將體育和教育系統共同主辦、具有較高競技水準的重大賽事列入《標準》,這有利於進一步整合體育、教育系統高水準比賽,讓青少年競技體育人才在同一平臺比拼,不斷充實和拓寬競技體育後備人才選拔渠道。省級比賽方面,修訂之後的相應表述為“可授予運動員技術等級稱號的省級比賽應當為省級人民政府、體育行政部門主辦或共同主辦比賽”,這是為了支援和推動地方體育、教育部門深度融合發展,促進青少年體育賽事競技水準、等級稱號“含金量”不斷提高。

體育單招錄取率或將提升

國家體育總局競技體育司相關人士表示,我國現行的運動員等級管理制度是1958年初創的,至今已有60多年曆史。在這個過程中,標準的“松”與“緊”是相對的,也是不斷變化的。在《標準》修訂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曾經查閱了2000年左右的《標準》,發現當時一些項目的要求更加嚴苛。

據競體司統計,2021年至2023年,平均每年全國授予5個級別的等級稱號總量約有7.4萬人次,而2024年迄今為止授予總量已達9萬人次。根據記者的了解,在近幾年體育單招錄取人數總量增長有限的情況下,隨著一級和二級運動員等級稱號授予數量的增多,體育單招的錄取率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今年僅在30%出頭。一方面,等級標準的提高的確會增加獲取運動員等級證書的難度;另一方面,體育單招的錄取率在未來可能會有所回升。

競體司相關人士表示,按照《辦法》要求,《標準》會以4年為一個週期進行調整,未來國家體育總局還會根據實際情況繼續進行動態調整,以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

【責任編輯:曾瑞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