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智庫觀中國創新發展論壇在京舉辦
12月16日,國聲智庫、中國商業史學會、中央財經大學中外經濟比較研究中心、《智慧中國》雜誌社聯合在京舉辦2024智庫觀中國創新發展論壇。本屆論壇以“機遇與遠見”為主題,旨在學習領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梳理和總結智庫在服務國家戰略及“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取得的成就,科學研判和謀劃2025年及“十五五”時期新型智庫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重點領域與工作。與會領導、專家學者圍繞發展新質生産力、數字中國建設、ESG與産業強國建設、智庫共同體建設、數字金融創新服務、國家中心城市高品質發展等議題展開交流研討,為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以及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建言獻策,貢獻智慧力量。
探索柔性創新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錨定科技強國高品質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核心要素”。我國正處在從“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邁進的關鍵躍升階段,必須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加快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新動能。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産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列為明年重點任務,要求加強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超前佈局重大科技項目,開展新技術新産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範行動,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
會議認為,建設科技強國,要紮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助力發展新質生産力。科技創新中蘊含巨大的價值,只有落到産業經濟上,才能實現創造力轉化為生産力價值。特別是在當前,經濟發展迫切需要在“新”字上創造增量、撬動存量,做好科創與産業深度融合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會議指出,增強新質生産力的涌現能力是一項長期戰略任務,要始終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産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人工智慧、綠色低碳、高端製造、健康生活、安全防護、計算連接等領域,將是今後一個時期形成新質生産力的主要方向。新型智庫應深刻領會和把握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大論斷,牢牢抓住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這一原則,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産業發展需要開展研究,助力各地結合本地産業基礎、資源稟賦,加強戰略性新興産業技術研發和規模化發展,超前佈局建設未來産業,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建設科技強國提供智力支撐。
國聲智庫自2020年以來深度參與“絲路科學城”建設,持續推進西安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新型智庫以實際行動支撐、服務科技強國建設提供了參考案例。國聲智庫深入圍繞《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高品質建設絲路科學城》等開展專項研究,多次組織專家赴西安進行實地調研、戰略合作。從戰略規劃、産業研究、人才培養與交流、搭建共建共用平臺、規劃科學價值鏈、培育科學生態體系、城市功能體系、公共配套體系等多維度為絲路科學城建設提供智力諮詢和專業服務,賦能絲路科學城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打造世界級科創策源高地。國聲智庫推動龍頭企業、智庫、高校院所、基金會、商協會等各類創新主體組建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突破更多關鍵核心技術,完善智慧財産權全鏈條服務,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産業化能力。支援西安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創新優勢,將全國22個自貿試驗區、自貿港的技術、産業、平臺、生態等稟賦資源有效鏈至絲路科學城,以制度創新推動科技創新,賦能絲路科學城加速成勢,建設現代化智慧新城。會議提出,面向2025年及“十五五”時期,國聲智庫要繼續將高標準建設絲路科學城作為服務科技強國建設的重要抓手,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在西安聚整合勢、發展壯大,助力西安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打造更高能級的國家中心城市,為西部地區科技創新及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助力數字中國建設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深入發展,數據成為新生産要素、算力成為新基礎能源、人工智慧成為新生産工具,共同構成新質生産力的重要驅動因素。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數字中國建設,國家數據局最新發佈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3年)》顯示,2023年,數字中國發展基礎更加夯實,上下聯動、橫向協同的全國數據工作體系初步形成;數字中國賦能效應更加凸顯,數字經濟保持穩健增長,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10%左右;數字安全和治理體系更加完善;數字領域國際合作更加深入。
會議認為,數字中國發展將進一步提質提速。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深度耦合發展,成為拉動數字經濟增長新的爆發點,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進一步深度融合,數字中國建設將與我國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同頻共振、協同發力,成為推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要引擎。
會議指出,展望2025年及“十五五”時期,大數據産業和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應是重點關注領域。近日,《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徵求意見稿)》《可信數據空間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8年)》相繼發佈,數據基礎設施建設迎來政策、部署。今年7月,“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寫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今年早些時候,《“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發佈。數據要素相關政策的密集出臺釋放了一個強烈信號:數據已成為新型生産要素的核心驅動力,數據産業將迎來黃金髮展期。與此同時,人工智慧作為推動産業數智化轉型的重要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産和生活方式。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展“人工智慧+”行動,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在各行各業落地應用。7月印發的《國家人工智慧産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2024版)》為“人工智慧+”的發展提供了標準化的指導和支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開展“人工智慧+”行動,培育未來産業。人工智慧的前景廣闊且充滿潛力,將是未來一個階段高品質發展的關鍵領域、培育新質生産力的重要增長點、推動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的重要引擎。
會議提出,智庫應精準把脈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大勢,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研發應用為重點,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大數據戰略、“人工智慧+”行動,助力産業增“數”賦“智”,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大力發展數字生産力,加快建設數字中國。
國聲智庫積極推動“新型智庫+大數據”融合創新發展,大力建設智慧中國大數據産業重點實驗室及科研示範基地。智慧中國大數據産業重點實驗室聚焦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字經濟發展前沿技術及創新應用,通過開展專項課題、專家調研、科技成果轉化等工作,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助力企業數字化智慧化轉型升級,賦能産業融合煥新。實驗室發揮數字化産業平臺優勢,聚合大數據産業鏈上多環節多種類企業和多種生産要素,打造大數據産業技術研發平臺、智慧財産權成果轉化平臺、數字能源平臺、産業生態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研示範基地、數字人才培養基地,推動共建“實驗室+智庫+高校+企業+基金”等多位一體的大數據産業生態圈,實現了數據的多場景應用、多主體復用,培育出基於數據要素的新産品和新服務,為數據要素開發利用創造了價值。
會議認為,智庫作為知識的生産者和傳播者,與人工智慧的融合發展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和價值。智庫應主動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快速、準確、深入地挖掘數據之間的潛在聯繫和規律,更好地理解複雜的社會經濟問題,預測未來發展趨勢,為政策制定和決策諮詢提供科學依據。國聲智庫守正創新,在智庫調研、課題研究、産業傳媒、項目運營等多個領域引入和應用人工智慧技術,讓人工智慧為智庫提供更加科學、全面的決策支援。國聲智庫成立“新型智庫AI應用平臺”,該平臺利用大數據、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技術手段,對大量産業數據進行智慧化篩選和處理分析,識別産業發展進程中的關鍵技術、創新點和潛在風險,形成深入的行業洞察和及時的研究成果,為産業轉型升級提供有針對性的建議和解決方案。該平臺將首先用於數字能源、數字文博、數字環保的研究,以新型智庫和數字科技的合力推動産業高品質發展。與會專家表示,新型智庫AI應用平臺將在服務戰略決策、成果轉化與應用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支撐政府和企業在快速發展的技術環境中作出更加科學的決策,推動智慧化管理和決策的廣泛應用。此外,與會專家還表示,要打造“經濟窗”品牌,通過深度剖析宏觀經濟政策、行業前沿動態以及市場熱點背後的深層邏輯,形成一個洞察時代脈搏的智慧平臺。
大力培育數字人才,服務人才強國建設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會議強調,創新驅動的實質是人才驅動,人才是實現高品質發展、贏得未來國際競爭主動的優勢資源和戰略資源。必須堅定不移、持之以恒地實施好、貫徹好、落實好人才強國戰略,注重人才的培養、引進和使用,努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備、結構合理、專業精幹的人才隊伍,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
數字經濟時代,數字人才培養是關鍵。會議認為,新型智庫匯聚高端智力資源和創新要素,搭建産教研用多方協同合作、共同發展的大平臺,是數字人才培育的重要力量。國聲智庫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和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充分發揮新型智庫平臺優勢,加快建構中國自主的人才發展知識體系,圍繞數字人才培育和交流開展工作,推進産教研用協同發展,優化數字人才培育生態,為發揮數字人才支撐數字經濟的基礎性作用、加快推動形成新質生産力貢獻了力量。
國聲智庫積極倡導“數字工匠”概念,支援加快培育一批既懂産業技術又懂數字技術,同時兼具工匠精神的的複合型人才,著力打造高水準數字人才隊伍,有力推動産業數智化發展,更好地助力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國聲智庫和西安人才集團簽約戰略合作,聚焦長安先導産業創新中心,積極探索“實驗室+”新模式。今年6月,國聲智庫積極協調促成了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與陜西省工業和資訊化廳在陜西榆林聯合舉辦“新質生産力與數字能源人才(陜西)高級研修班暨人工智慧賦能新型工業化活動”。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為我國加快開展數字能源人才培育、增加數字人才有效供給、推動地方能源産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範式。
為推動西部地區人才發展,國聲智庫與陜西省商務廳(省自貿辦)、西安市商務局(市自貿辦)、西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西鹹新區秦創原人才大市場聯合共建“絲路國際人才交流港”。絲路國際人才交流港旨在提升西部地區人才資源配置效率,促進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深度融合,激發國際人才創新創造活力,服務西部地區科技創新合作和“一帶一路”國際人才交流,推進西安絲路國際人才高地建設。今年陜西文物保護專修學院和國聲智庫共建文博研究院,聯合國家文物局文博人才培訓示範基地進一步開展文博領域課題研究、學術交流、諮詢服務,加強文博人才培養,構建文博文旅産教融合創新聯合體。舉辦“文明之光”講壇,推進大國陶瓷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建設,打造絲路國際數字文博傳播平臺。國聲智庫參與文博文旅數字應用創新實驗室建設,以國家文博文旅産業數字化創新研究為核心,大力推動創新實驗成果轉化及場景應用,引領、示範文博文旅數字化創新發展路徑。促進“文博文旅人才培訓基地”建設,助力西部地區培養産業亟需的數字人才、自貿人才、文博文旅人才。
會議指出,青年人才不僅是當下科技創新的生力軍,更是未來科技隊伍實力的決定性力量。應加強青年人才的培養、支援和使用,激發青年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培養凝聚一批思想敏銳、專業紮實的青年戰略科技人才隊伍。2025年,國聲智庫將把人才工作的重點放在青年智庫人才的培養和發展上,不斷完善有利於青年人才成長髮展的制度環境,實施“文明之光·青年博士智庫對話”,強化青年智庫人才的戰略諮詢能力,培養壯大青年智庫人才隊伍。
踐行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全面推進ESG與産業強國建設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品質發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明年要繼續抓好生態環保工作。要求積極運用數字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緊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營造綠色低碳産業健康發展生態,培育綠色建築等新增長點。
會議指出,綠色發展是高品質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産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産力。國際社會倡導的ESG理念與我國“雙碳”目標、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發展新質生産力、現代化治理等一系列發展要求高度契合,已成為可持續投資和企業高品質發展的新範式。智庫要將踐行綠色低碳發展與促進ESG産業創新發展有機結合,推動數字技術賦能重點行業和領域綠色低碳轉型,引導更多企業開展ESG資訊披露,加強ESG管理體系建設,讓綠色生態治理成為企業、行業以及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助推器,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貢獻智慧與力量。
國聲智庫認真貫徹落實“雙碳”戰略目標和經濟社會綠色轉型要求,設立ESG與産業強國研究課題組,通過整合多學科研究團隊和數字技術,深入分析ESG領域的政策環境、市場動態和趨勢,為企業和地方政府提供高品質的政策建議和戰略規劃。組織開展ESG與區域經濟課題研究,重點研究長三角一體化戰略與ESG産業發展、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戰略與ESG産業發展,總結推廣區域內企業在ESG創新發展上的先進經驗和成功案例,分析研究企業面臨的共性、突出問題,提供ESG解決方案和培訓指導,不斷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為區域注入新活力,賦能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例如在今年ESG與數字中國研討會上就《ESG與産業強國實踐案例》以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案例推介,發揮智庫平臺推介與發佈的新路徑。
國聲智庫聚焦能源領域新質生産力發展,與國務院國資委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智慧中國》雜誌社、上海全應科技有限公司等戰略合作,共建智慧中國數字能源論壇、智慧中國數字能源傳播平臺、數字能源産業共同體,打造數字能源科研示範基地、人才培養基地,以智庫稟賦思維創新構建數字能源生態新格局,推進人工智慧與能源行業深度融合,助力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聯合相關領域專家以數字能源課題組,前往黑龍江、山東、浙江、上海、北京、陜西等地數字能源科研示範基地開展調研,總結實踐經驗,提供戰略決策建議和研究成果的價值賦能,助力各地能源行業綠色低碳轉型、高品質發展。
通過國聲智庫賦能助力,宜興福鼎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積極籌建“數智環保平臺”。數智環保平臺建立了以新質生産力推動我國環保産業高品質綠色發展的新模式、新業態、新典範,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將為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作出新的貢獻。
做好數字金融大文章,助力金融強國建設
數字經濟時代,推進金融數字化轉型,大力發展數字金融,已成為金融業的重點發展方向。近年來,在相關政策支援引領下,我國金融業數字化轉型不斷提速,移動支付、數字信貸等多個領域走在全球前列。中國銀行研究院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我國數字金融市場規模達到41.7萬億元,佔全球數字金融市場規模的15.6%,居全球第一位。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門聯合印發《推動數字金融高品質發展行動方案》(簡稱《方案》),提出以數據要素和數字技術為關鍵驅動,加快推進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夯實數字金融發展基礎,完善數字金融治理體系,支援金融機構以數字技術賦能提升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務質效,推動我國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
會議指出,數字金融是建設金融強國的底座,對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形成支撐助力,是做好“五篇大文章”的重中之重。此次印發的《方案》為我國數字金融高品質發展提供了路線圖。要抓住這一新的重要機遇,做好數字金融大文章,加快金融業數字化轉型,高品質服務數字經濟和促進數實融合,為建設金融強國、鞏固和拓展我國數字經濟優勢貢獻力量。
2022年服貿會期間,國聲智庫、中央財經大學中外經濟比較研究中心、中國商業史學會一帶一路專業委員會、北京國聲絲路國際投資控股集團等聯合在京啟動“智投中國”創新賦能平臺。“智投中國”創新賦能平臺發揮北京金融稟賦資源優勢,聚焦金融與科技融合發展,通過深入開展數字金融、綠色金融、創新金融、智慧財産權金融和資産管理等服務板塊,全力打造“智投中國”開放創新的戰略對接平臺、投融資合作的交流平臺和金融服務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樞紐平臺,支援和培育具有關鍵核心技術的自貿試驗區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小巨人”企業成長壯大,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探索機制。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明年重點任務時指出,要健全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壯大耐心資本,更大力度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創業投資,梯度培育創新型企業。面向未來,“智投中國”創新賦能平臺應始終堅持將“為實體經濟服務”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發揮平臺優勢,把握數字化發展前沿,更多地將金融資本用於支援創新創業企業,總結推廣有益經驗和典型模式,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及未來産業高品質發展。
加強傳播能力建設,提升城市軟實力
話語權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體學習時明確強調:“推進國際傳播格局重構,創新開展網路外宣,構建多渠道、立體式對外傳播格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
會議認為,國際傳播能力和話語權也是一個城市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中心城市在國家城鎮格局中佔據最高層級,肩負國家使命,引領區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並代表國家形象。應重點加強國家中心城市的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形成與城市經濟“硬實力”相匹配的文化“軟實力”。
加大區域戰略實施力度,增強區域發展活力。大力實施城市更新;發展現代化都市圈,提升超大特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水準。國聲智庫把推動城市高品質發展作為服務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抓手,大力構建智庫型戰略傳播體系,高水準推進“國家中心城市傳播工程”建設,並以工程為平臺陣地,全面提升城市國際傳播效能和話語權,打造更高能級的國家中心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傳播工程倡導創新城市敘事,對內重點關注國家中心城市高品質發展取得的成就,尤其是在科技創新、産業發展、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文旅融合、人才發展等關鍵領域取得的成就,深入探究其與城市高品質發展的內在邏輯和外在聯繫,不斷呈現城市高品質發展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體現城市服務國家戰略的使命擔當。對外重點關注國家中心城市擴大國際人文交流、服務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的行動,特別是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建立友好城市的行動,助力城市不斷擴展“一帶一路”友好城市合作網路,打造“一帶一路”核心樞紐城市,講好城市故事,樹立城市國際品牌,提升城市國際化程度和國際影響力。
國聲智庫組織力量開展智庫共同體與實驗室建設,通過項目研究、科學決策諮詢、智慧財産權與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培訓與國際交流合作等工作,不斷開拓城市國際傳播事業發展的廣闊空間,全面提升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傳播效能。國家中心城市傳播工程調研組已赴北京、上海、西安、南京、鄭州、深圳、香港等地開展調研並形成智庫研究報告。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謀劃“十五五”規劃之年。會議提出,面向2025年及“十五五”時期,國家中心城市傳播工程應重點圍繞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開展工作。重點關注北京在“兩區”建設及北京證券交易所設立的重大機遇下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樣本案例,聚焦北京數字經濟發展、中關村科學城建設、北京自貿試驗區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建設、北京金融街改革創新發展等,為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關村論壇和金融街論壇提供傳播支援和服務,助力北京提升創新發展能級,高品質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重點關注上海自貿試驗區和張江科學城建設,總結推廣張江經驗和優秀案例,探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及城市治理現代化之策,為張江科學城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科學城、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長三角科創一體化提供戰略傳播支撐。重點關注西安國家“雙中心”核心承載區“絲路科學城”建設,中歐班列長安號、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設,長安先導産業創新中心建設。深入參與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發展研究智庫工作,探索西安“一帶一路”人文交流新模式的成功案例等,整合多方傳播資源和力量,服務西安打造更高能級的國家中心城市、“一帶一路”核心樞紐城市,助力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