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政務> 滾動新聞>

糧食再獲豐收!主産區各類糧企累計收購秋糧超1.4億噸

2024-12-10 08:34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主産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秋糧超1.4億噸——

收成金燦燦 收穫滿噹噹(大數據觀察)

儲好糧、管好糧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方面。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主産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秋糧超1.4億噸,秋糧收購工作平穩有序。今年秋糧收購有何特點?記者進行了採訪。

稻穀飄香,玉米金黃,大豆搖鈴……今年全國糧食再獲豐收,産量有望邁上1.4萬億斤新臺階。當前正值秋糧收購高峰期,各糧食主産區聚焦“有人收糧、有錢收糧、有倉收糧、有車運糧”,全力做好資金、人員、倉容、設備等保障,激發市場購銷活力、發揮政策性收購托底作用,確保糧食市場平穩運作,讓金燦燦的糧食裝滿糧倉,讓農民收穫滿噹噹的喜悅。

有人收糧

各類主體積極入市

“從進門到收錢,還不到40分鐘,方便著嘞!”高志強是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集賢縣忠安村的玉米種植大戶,今年種了375畝玉米,畝均産量1300斤。前不久,他把收穫的玉米一車車運往天興糧食收儲有限公司,那裏是集烘乾、儲存、收購、發運等於一體的糧食産後服務中心。高志強説:“通過‘龍糧管家’APP查詢到糧食産後服務中心預約電話,一個電話就能預約收購。”

首先是根據糧食品質確定價格。運糧車開進扦樣定價區域,自動扦樣器能夠智慧識別運糧車的長寬高,隨機選擇8個扦樣點收取樣品。工作人員王強指著操作臺介紹,按下啟動按鈕,樣本就自動取出。與扦樣區緊鄰的是檢驗區,在這裡能夠很快測出樣本的雜質、容重、水分、不完善粒等指標,價格也隨之確定,整個過程不超過20分鐘。緊接著設備自動稱重,糧食總價便確定好。

有銷售意願的農戶可以馬上結算,收到糧款。暫不出售的農戶也可以享受免費的計量、檢驗服務。“現在農戶們不僅會通過‘龍糧管家’APP上的公示資訊預約清理、烘乾和收儲服務,大多數人還會直接預約收購,能夠節省很多産後損耗和運輸費用,讓好收成切實變成好收益。”魏堯是“龍糧管家”APP上糧食産後服務中心指定的聯繫人,進入秋收季以後,每天都要接到幾十個周邊農戶的預約電話。

除了預約收購,糧食産後服務中心還會提供“向前一公里”到府服務。秋收時,30輛車直接開到田間地頭,向農戶宣傳糧食産後服務中心集約化清理、烘乾、收儲、加工、銷售等服務,並提供運輸服務。

在收糧場地裏,滿載的集裝箱整裝待發。“從今年10月14日開始,平均每天會開行1.5列挂載70多節散糧車的運糧專列,將糧食運往遼寧鲅魚圈港、北良港等港口,再通過海運實現跨區域流通,一個月外運了將近10萬噸糧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魏福龍介紹。

各地依託基層糧食收儲、加工、供銷企業及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一大批糧食産後服務中心。中儲糧“惠三農”、江蘇“滿意蘇糧”、安徽“智慧皖糧”、黑龍江“龍糧管家”、湖南“瀟湘糧儲”等一批平臺的推出,讓各地售糧農戶動動手指就能享受便捷、高效的預約收購服務。近年來,各地引導加工企業、貿易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及糧食經紀人等各類糧食經營主體積極入市,進一步擴大了農民售糧渠道。

有錢收糧

收購資金準備充足

在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三樹鎮周集村懷貴稻麥種植家庭農場,800畝高標準農田種下的“南粳9308”水稻已經收割並烘乾結束。“畝産1150斤!”農場負責人陸懷貴介紹,今年秋糧品質比往年更好。

淮陰區糧食集團三樹糧庫派出的專業服務隊伍,帶著一整套檢驗檢測設備,到府對烘乾後的稻穀進行評估。“經過檢測,水分14.5%;出糙率三等以上。”檢測人員説,這批糧食符合糧庫收購標準,可按照目前糧庫掛牌價格1.35元/斤進行收購。

陸懷貴開著農用運輸車,將這批檢測達標的水稻運到4公里外的糧庫銷售。駕車過磅,毛重、皮重、單價、總金額,都顯示在一旁的顯示屏上。“明白糧,明白價。”陸懷貴説,每天上午11時和下午5時,糧庫分兩次付款,保證當天把糧款打到卡上。截至目前,他已銷售400多噸水稻,共結清糧款100萬餘元。

收糧資金如何保障?據介紹,為保障糧食收購資金供應充足,江蘇推動建立政府主導、財政注資、企業參與的糧食信用保證基金,基金規模目前已達11.7億元,可帶動180億元市場化收購貸款需求。

淮安市在江蘇率先建立縣級糧食信用保證基金。淮陰區糧食集團總經理王明超介紹:“今年秋糧收購預計需要資金1.2億元。目前秋糧收購已完成六成,資金準備充足。”

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河南、江蘇、黑龍江、安徽已相繼啟動中晚稻托市收購,收購進展總體順利,市場平穩運作。作為糧食收購信貸主渠道,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已先期安排2000億元信貸資金專項用於今年秋糧收購,後續根據收購需要隨時增加。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商業銀行加大糧食信貸投放,支援糧食收購、加工、應急供應、倉儲設施建設等。同時充分發揮糧食信用保證基金作用,截至目前,已有18個省份建立210多只基金,規模合計70多億元,各地累計通過信用保證基金支援近4000戶(次)企業獲得貸款2500億元。

有倉收糧

智慧糧倉節糧減損

正值晚稻收購季,浙江省杭州市蕭山中心糧庫內,幾乎每天都有1500噸糧食入庫。

走進糧庫數字中心,技術人員正在整合大屏上分屏查看各儲糧單元的溫度、濕度、出庫風險情況,精準掌控糧庫狀態。“升級後的智慧糧庫,通過庫內外攝像頭搭載的AI圖像識別、物聯網直採糧溫等技術手段,將人、糧、庫動態變化數據實時傳輸到控制中心,自動預警異常情況,真正實現全天候不間斷巡航‘站崗’。”杭州蕭山糧食購銷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兼中心糧庫主任沈火軍説。

沈火軍介紹,糧庫一方面通過空氣溫濕度、糧溫24小時監測調節,在高溫天自動開啟空調降溫,冬季定期通風,有效降低糧食損耗。另一方面,採用氮氣氣調儲糧技術向糧堆內充入氮氣,在密封糧堆中形成低氧、高氮儲糧環境,達到殺蟲抑菌效果,比起傳統熏蒸殺蟲方式,氮氣抑蟲技術更加綠色環保。

2023年起,浙江全面鋪開“浙江糧倉”糧食安全數字化協同應用平臺建設,推動實現從“人管糧”向“雲管糧”轉變。作為第一批試點單位,蕭山中心糧庫將糧食質檢與“浙江糧倉”系統有機連接,通過檢驗數據直採與原始數據數字化管理,實現品質檔案管理的自動化和資訊化,確保收購質檢過程透明公開。

目前,我國已經基本形成與糧食生産、儲備和流通相適應的糧食倉儲體系和網路佈局。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佈的數據顯示,全國標準完好倉房倉容超過7億噸,糧食儲備能力總體能夠滿足需求。

“智慧糧倉”助力節糧減損。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糧食倉儲技術總體處於世界較先進水準。目前,糧情檢測、機械通風、環流熏蒸、穀物冷卻等“四合一”儲糧技術,在國有糧庫已得到普及應用。通過大力推廣應用控溫、氣調、害蟲綜合防治等綠色儲糧技術,在促進糧食儲存減損降耗的同時,實現糧食儲存綠色優儲、保質保鮮,也為糧食加工提供更多綠色優質原糧。

有車運糧

多式聯運物流暢通

遼寧鐵嶺農業發展集團開原中心糧庫,一輛輛滿載糧食的貨車穿梭進出。産自遼北大地10余個農場的糧食在這裡儲存、轉机、加工,再被運往港口。“每年我們運糧的車輛大概有1.2萬台次,交易量有50萬噸。”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

鐵海聯運是糧食跨區域流通的主要方式。一列裝載著黑龍江東部玉米粒的運糧專列緩緩駛入大連港散糧碼頭,車底部打開,金黃的玉米粒傾瀉而出,再通過履帶傳送到筒倉中。

在散糧碼頭,高大的糧食筒倉共有231個,能儲糧70余萬噸。不遠處的1號泊位上,停靠著一艘萬噸級的輪船,幾十米高的自動化裝船機有序作業,幾公里長的傳送帶將筒倉中的玉米傳送到船上。

“這樣的自動化裝船作業,每小時能裝糧700余噸。”遼寧港口集團大連港散糧碼頭公司副總經理王水介紹,“産自東北地區的部分糧食,通過火車集港,再轉乘船舶,運往我國南方各港口,去年共轉運糧食70多萬噸,今年已完成30多萬噸。”

遼寧是産糧大省,也是糧食流通大省。目前,全省高速公路設置糧食運輸車輛專用通道105條,保障糧食運輸車輛優先快速通行,現有港口糧食泊位30個,港口糧食總倉儲能力665萬噸。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國已形成了貫通東北、黃淮海、長江中下游、華東沿海、華南沿海、京津、西南和西北等糧食流入流出區域的重點通道,搭建了完備的糧食應急儲運、加工、配送、供應網路,糧食應急保障體系持續健全,大中城市還建立了成品糧油儲備,能夠有效滿足應急需求。

(本報記者歐陽潔、郭曉龍、姚雪青、竇瀚洋、劉佳華)

【責任編輯:曾瑞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