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這些人員易被境外間諜情報機關“眾包邀約”
“眾包竊密”的拼圖陷阱
近年來,國家安全機關工作發現,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利用眾包模式對我開展竊密活動,手法尤為隱蔽,需引起警惕。
何為“眾包竊密”
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將情報蒐集任務分解,利用有關眾包模式平臺廣泛招募人員,派發資訊蒐集任務,再將個體蒐集的零散資訊數據分析整合,最終完成竊密活動。值得注意的是,因其依託合法網際網路平臺,並將竊密任務分解,“化整為零”再“化零為整”,使得多數眾包平臺及任務參與者難以辨別任務背後的真實企圖,眾包模式使遠端竊密更具偽裝性、隱蔽性。國家安全機關工作發現,個別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借此大肆蒐集我海洋水文、礦産分佈、能源儲備、高精度地理資訊等敏感數據,對我國家安全造成危害。
哪些行為易為“眾包竊密”
——敏感點位資訊蒐集。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可能假借軟體開發為由,在“眾包”平臺發佈資訊數據徵集任務,要求參與者安裝其開發的專業地理測繪軟體,並到指定點位上傳數據即可獲取相應物質獎勵。其指定點位往往涉及我敏感涉密場所,眾人多角度數據上傳將對我敏感點位資訊安全造成威脅。
——搭建去中心化數據收集網路。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可能利用眾包模式,向參與者提供相關物聯網設備,要求參與者自行架設,企圖運用無線通訊和區塊鏈技術搭建點對點的無線網路,讓所有參與者成為網路的運營者之一,這樣參與者本人及其所收集的資訊數據均上傳至該網路。因其網路覆蓋面較大、匿名性較強、物理真實性較好,可能構建去中心化情報資訊收集網路。
哪些人員易被“眾包邀約”
——敏感區域周邊人員。在軍事禁區、重點實驗室等敏感涉密區域周邊工作、生活人員,他們日常活動範圍靠近涉密場所,有機會觀察到一些人員出入、設施佈局等情況,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可能會通過一些眾包平臺有針對性地誘使他們提供看似平常卻可能危害國家安全的資訊。
——科研學術群體。高校師生、科研機構工作人員,因其身處技術創新前沿,能接觸到未公開的科研成果、學術資料、實驗數據等。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可能會在特定的眾包平臺,通過提供研究資金、資訊交流等名目,有針對性地誘導他們分享敏感資訊數據。
——網路活躍群體。針對頻繁活躍于各類網路社交平臺、求職網站的人員,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可能會在網路上發佈所謂“高薪兼職”“資訊採集”等,誘使該類群體接受相關數據蒐集任務,為其蒐集情報提供便利。
國家安全機關提示
維護國家安全人人有責。我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增強保密意識,不隨意在網路上透漏敏感資訊,不參與來源不明的資訊收集活動,對境外情報機關“眾包模式”的竊密威脅保持警覺。如發現有關可疑行為可通過12339國家安全機關舉報受理電話、網路舉報平臺(www.12339.gov.cn)、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舉報受理渠道或者直接向當地國家安全機關進行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