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發佈丨棗莊市加大優質基礎教育資源供給,系統推進教育綜合改革
12月3日,棗莊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推進基礎教育擴優提質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新聞發佈會,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市教科院院長鄧淇作新聞發佈。
鄧淇介紹説,近年來,棗莊市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大優質基礎教育資源供給,系統推進教育綜合改革,著力構建幼有優育、學有優教的高品質教育體系,加快現代化教育強市建設,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棗莊教育。
——強化保障能力,夯實基礎教育“穩”的基石。出臺《棗莊市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實施方案》,從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義務教育強校提質、普通高中多元發展、特殊教育學生關愛、教育綜合改革等方面構建起基礎教育的“四梁八柱”。全方位增加教育投入,突出均衡協調,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全面提升教育保障能力。弘揚踐行教育家精神,嚴格落實師德師風第一標準,將師德師風納入學校全面從嚴治黨工作考核。科學設置教師招聘崗位,大力補充體育美育、科學、勞動教育等短缺學科教師。推進棗莊名師、名班主任、名校長工程建設,構建市、區(市)、校三級學科帶頭人培育體系,推進教師發展數字化轉型。深化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機制改革,加大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力度,逐步實現縣域內所有師資及優質師資的均衡配置。
——深化教育改革,激發基礎教育“新”的活力。制定《棗莊市進一步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實施方案》,明確實施深化教育評價改革五大行動,制定22項具體措施,形成部門各負其責、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強化評價改革工作落實,建立重點任務清單制度,印發《棗莊市教育評價改革2024年重點任務清單》,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和年度改革重點。推進改革試點建設,堅持點面結合、典型領路,2024年2月,棗莊市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棗莊市以實驗區建設為契機,立足課程本位,以跨學科綜合課程體系建設和中小學生科學素養監測平臺建設為抓手,綜合推進科學課程、綜合實踐課程、學生實驗課程和科技創新賽事活動有效實施,從創新能力、動手能力、知識遷移能力、科學思維能力、探究持續性、愛國主義等6個維度對學生科學創新素養進行監測,通過對學生創新行為的分析,建立較為科學的科學素養評價體系。薛城區、市中區、嶧城區、臺兒莊區被認定為第二批省級遊戲活動縣級實驗區,整區推進,學前教育保育教育品質顯著提升。《以教師評價素養提升為著力點,全面推動建設達標課堂》成功入選2023 年度教育綜合改革和制度創新十大典型案例。
——促進內涵發展,推動基礎教育“質”的提升。以新課堂達標為總抓手,加快推動品質整體提升。將2024年確定為“新課堂達標提升年”,圍繞達標課堂建設,開展教學視導。共查閱區(市)、學校新課堂達標提升年活動方案和學校課程規劃方案30份,學期課程綱要、學歷案、作業設計等教學常規材料680余份,檢查校級幹部聽課記錄1754節次,檢查區(市)各級幹部共聽課3218節。實施新課堂達標示範校典型引領工程,全力打造教育教學改革品牌。結合國家義務教育品質監測工作,組織市教研員對國家義務教育品質監測結果報告進行解讀,召開會議16場,研討優質課例15節。增強園本教研實效,開展園本教研示範園創建工作,推薦15所幼兒園參與省級評選,12個課題通過省級學前教育研究課題立項。推進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發展,持續開展省、市級特色高中和特色學科基地建設,省級特色高中達到5所,省級學科基地達到7個,市級特色高中達到8所,市級學科基地達到15個。持續鞏固深化“雙減”成果,提升課堂教學、作業管理、課後服務水準,強化校內外教育培訓機構治理。
——調整城鄉結構,滿足人民群眾“優”的需求。深入實施“十四五”教育發展規劃,主動適應人口變化和新型城鎮化進程,持續優化城鄉教育資源配置,緩解基礎教育公辦學位供需區域性結構性矛盾;“十四五”以來,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15所,新增公辦幼兒園 25 所、公辦學位 6795 個,學前教育公辦率達到 68.07%;新建改擴建中小學77所,新增學位9.7萬個,大班額保持“動態清零”;持續規範普通高中招生錄取,擴增招生規模,2024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計劃和錄取人數比2023年分別增加3000人,相比“十四五”初期增加9600人。全市特教學校實現全覆蓋,努力保障更多孩子能在“家門口”上到“好學校”。辦好農村寄宿制學校和確需保留的小規模學校,科學優化佈局調整小、散、弱農村學校,通過增加校車、提升學校食堂水準等方式充分保障學生利益。推進縣域普及普惠縣創建,起草《棗莊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推進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創建的實施意見》,通過加強統籌推進、實施分步推進、強化評估推進“三推進”策略,做好創建工作統籌指導、重點推進及難點突破,切實提升普及普惠水準。實施強鎮築基行動,充分發揮鎮駐地學校龍頭支點功能,開展四批省級強鎮築基試點鎮推薦和市級強鎮築基試點鎮評選活動,截至目前,全市44個鎮全部開展強鎮築基試點,省、市級強鎮築基試點鎮覆蓋率達到100%。深化強校擴優行動,採取優質學校集團化、聯盟化託管等方式,加大對薄弱學校輻射帶動,抬高發展底部,抓一所優一片。截止到2024年11月,建成教育集團13個,覆蓋學校29所;組建教育聯盟53個,覆蓋成員學校191所;開展結對幫扶113個,覆蓋學校123個;開展跨地域結對共建,48所鄉村中小學與煙臺市39所學校建立協作關係,各學校之間開展教研交流、教師挂職等協作活動。
——回應群眾期盼,提升教育治理“好”的生態。實施陽光招生入學,開展中小學陽光招生專項行動和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調研。將中小學招生報名“一網通辦”作為切入點,在全市範圍內開展“高效辦成一件事”行動,減少學生及家長負擔。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和一年級“零起點”專項治理工作,發佈《幼兒園“小學化”負面清單》,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組織實施幼兒園課程教學資源清理整治專項排查工作,規範幼兒園課程教學資源。規範日常辦學行為,深入開展“規範管理年”專項行動,保持對違規辦學行為高壓態勢,部署實施中小學睡眠保障行動,緊盯教輔材料、違規舉辦復讀班、違規開展小語種教學等工作進行治理,營造良好教育生態。持續做好“雙減”隨手拍平臺、全國基礎教育管理服務平臺等規範辦學行為的辦理工作。持續優化課後服務,全市各級各類中小學校全部建立課後服務“課程超市”,滿足學生不同的課後服務需求。廣泛宣傳學生資助政策,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對各項學生資助政策應知盡知,切實加強學生資助資金髮放和執行管理,2024年已完成發放各類資助金及學費減免共計9.9萬人次,9300余萬元。 (華敏 李順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