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新為“帆”,打通裝卸“最後20米”
憑藉“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的闖勁,搏擊商海、勇立潮頭,閩商逐漸成為一支在中國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影響的企業家群體。心無旁騖做實業,懷著企業家的責任擔當,一代又一代閩商,繼承創新基因,始終專注優勢領域,在時代的潮流中不斷推動企業向前發展。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給福建企業家回信10週年,福建省工商聯推出“牢記囑託勇擔當 民營經濟譜新篇”宣傳活動,在福地續寫閩商閩企新篇章。
物流是經濟迴圈的血脈,也是企業提質增效的關鍵要點。隨著人工成本的不斷增加,在倉庫與貨物運輸車輛間“最後20米”的高裝卸運輸成本,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痛點。龍合智慧裝備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合智慧”)以智慧製造為根基,為客戶提供智慧物流搬運、裝卸設備及其整合應用系統整體解決方案、智慧倉儲軟硬體綜合整合系統及屬具産品等多種物料搬運系統解決方案,致力於解決物流搬運難題,開創性地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先進的智慧無人裝卸系統。
龍合智慧幻影智慧無人裝卸系統
層層貨物間,子母穿梭車遊走其中,按照程式將貨物提出,隨著運輸軌道來到碼垛區,各個機械臂將貨物堆疊起,智慧無人裝車系統將貨物準確送入貨車中……,這是龍合智慧參與建設的智慧物流倉儲項目,現場不再是傳統倉庫及月台中工人繁忙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智慧機器人井然有序的身影。“通過智慧出庫裝車設備,可進行貨物自動裝車,裝車效率和安全性大大提高,原本需要一兩個小時才能完成的整車裝車工作,使用龍合智慧無人裝卸系統,最快只需要3分半鐘就可以完成,還可24小時不間斷作業。”龍合智慧技術中心副部長阮烜清表示,依靠龍合智慧裝卸設備,單臺自動裝卸設備一年可為企業節約至少500萬元的相關支出。
性能如此優越的智慧設備如何産出?如何精準瞄準行業“痛點”轉型?要從龍合智慧董事長楊靜説起。
龍合智慧董事長楊靜(右一)在生産車間
2012年,楊靜留學回來,懷著“學成歸國、報效祖國”的信念,毅然決然投入機械製造行業。在國家智慧製造戰略的指引下,她結合自身留學經歷和對中國製造業國際形象的反思,認為,要塑造一個中國智造的形象,首先需要的是加強品質控制和技術創新。於是,她下定決心投身智慧製造領域,專注研發高端物流搬運裝卸設備,助力推動從“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的新跨越。
“龍合智慧以叉車屬具製造起家,擁有與不同的工況,不同的場景合作的豐富經驗,在合作中我們發現了‘空白點’——倉庫與運輸車輛間‘最後20米’自動化裝車設備的缺失。”楊靜回憶道,從那之後龍合便開始生産帶動力的單機,進而研發專用的裝卸機器人,再到後來配套上軟體系統……,龍合智慧逐步從叉車屬具向智慧裝備轉型發展,並成長為全國物流倉儲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及全國工業車輛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單位和屬具工作組召集單位,牽頭參與國家標準的制、修訂工作。
楊靜深知科技創新是核心競爭力,龍合智慧在研發上積極投入上千萬資金,並與各大高校、研究院等建立了技術創新戰略合作關係,設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重點實驗室和新型研發機構等技術創新平臺。
在不斷的探索和努力下,龍合智慧首創出智慧無人裝卸系統,利用AI人工智慧、鐳射視覺導航等技術,解決了大體積、大重量貨物的高效搬運問題,同時首創終端物料托盤轉換系統,廣泛應用於石化、糧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大型企業。截至目前,龍合智慧獲得了超330項專利,其中包括發明專利60余項,軟體著作權120余項。
龍合智慧榮獲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國家工信部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重點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兩化融合試點單位。
為積極踐行讓世界見識中國智造,讓優秀智慧設備“走出去”,龍合智慧通過參與國內國際展會、建立海外銷售網路等方式推動産品走向世界。目前,産品已覆蓋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80多家國際客戶。
“把重要的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不會被市場淘汰,才可以真正做到‘一直被模倣、從未被超越’。”楊靜表示,在新的發展階段,龍合智慧將繼續發揮技術優勢,通過持續創新、深化産學研合作、拓展國際市場、培養高端人才等舉措,推動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供稿人:陳思佳)